浅析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30 14:52殷春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资金管理中小企业

殷春

摘 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保增长、保就业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资金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基于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资金管理 资金预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066-02

在企业发展、成长中,现金流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小企业是我国创造社会财富的主體之一,在全国企业总数的占比超过99%,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60%,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并且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于2015年6月11日出台国发〔2015〕32号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的意见,足以见得中小型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负的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帮扶中小型企业做好资金管理,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忽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竟争环境中,企业的货币资金本身不多,无需占用更多的精力管理。管理层更多的侧重点应放在如何进行生产管理、开拓市场,扩展业务方面,忽视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没有意识到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无意识的资金管理状态,造成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资金不受控制,资金流量与公司业务不相匹配,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混乱。

企业的资金管理,包括货币资金的管理和营运资金的管理,如果拼尽全力开拓市场,提高的业务,全部都体现在企业庞大的应收账款及居高不下的库存上,那么公司利润也仅仅是体现在利润表中的一个数据而已。

1.2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相对比较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建全,也没有审计制度及独立审计机构,甚至在最基本会计岗位设置上也存在岗位职责划分不清,不相容岗位一人兼任之现象。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开展业务有多样化,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或资金管理配套措施落后,对资金的掌控能力不足,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资金风险。此类风险主要包括:第一,资金使用随意,缺乏计划性,未经可行性论证即盲目支出,造成资金占用或产生损失。第二,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营运资金被过多占用,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高额资金成本吞食企业的利润。第三,拆借资金随意,企业一方面承担高额拆借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账面的资金没有很好的规划,呈分散、闲置状态。

1.3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导致资金管理环节簿弱

有的中小型企业把财务人员的作用定位在收支、记账、出报表、程式化的报税,所以对财务部没有较高的要求,所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管理能力差,认为只要保险柜现金及银行存款没丢不少,与账面一致即完成工作任务,意识不到资金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缺少具有财务专业管理能力的财务人员,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导致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而且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再学习充电的动力不足,知识更新缓慢。

2 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意识,重视营运资金管理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就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尽可能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持良性循环。这就要求企业在应收账款、商品库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作做好计划协调工作。资金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企业的资金流是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各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例如。

第一,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及销售部门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健全营销政策之赊销政策,通过权衡资金的收益与成本的关系,必要时采取折扣拆让的方式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销售部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工作,尽可能在既定的账龄范围内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死账的发生。

第二,加强企业商品库存的规划管理,做好“以销定存”及“以产定采”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有效合理利用。控制存货水平, 降低资金占用, 提高存货周转率。

第三,对于资金流相对充足的中小型企业,需要避免资金闲置。同样要考虑资金成本、资金收益及资金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充分利用资金时间价值,考虑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按照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选择效益更高的投资方案。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启动有效资金管控工作—资金预算

2.2.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业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企业会计的基础核算工作,提高会计基础核算的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主要包括:第一,选择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会计科目的规范使用。第二,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特别是将企业资金流量真实反映出来。通过对资金流的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第三,划分不同财务岗位,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及个人。同时注意财务上不相容的岗位不得兼任的原则,比如:担任出纳的人员就不得再担任总账及明细账的记账工作,因为这两个岗位是职务不相容,极容易产生会计人员循私舞弊现象。此外,还可以考虑在财务内部设置轮岗制,通过轮岗来发现财务管理上的问题。

2.2.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实施全面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查找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徇私舞弊等建规现象,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时,要坚持内部审计机构应是独立部门,与企业财务机构相互独立,同时要保证内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相互独立,只有这样设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应有监督作用。

2.2.3 依据企业经营计划,编制资金预算

启动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对于完善企业资金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货币资金预算为企业日常货币资金流动提供了依据,也是评价企业对货币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量标准。通过对货币资金的预算编制,增加了企业资金运行的透明度,防止企业资金的挪用、乱用之现象的产生。

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机制。中小企业编制资金预算,不能过多地依赖历史运营数据或经验数据,而要根据企业设立的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经营计划上,为了实现经营计划,编制与之相应的经营预算。资金预算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以不同时间的长度为单位(包括:以月为单位,以季度、年度为单位),也可以进行长期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年度预算侧重于全年资金的平衡与预算,月度执行预算主要用于月度的資金调度与控制。

资金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导致经营计划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及时按照新的经营计划对资金预算进行调整或追加。同时,可以按一定时间,或月、或季等对各部门的日常现金流量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反馈,及时纠偏。资金预算执行的跟踪管理是对各部门用款进行监控的重要步骤。

2.3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及不断学习的能力

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对企业财务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掌握新的财税政策及财务管理理念。通过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认识到财务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选聘财务人员时,采用科学的用人机制,选聘具有与工作要求相匹配且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注重财务人员的思想品德,选用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财务人员自身的充电学,包括提供给财务人员一些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陶小来.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3,25(11).

[2] 廖学梅.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5(12).

[3] 苗洁.对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探讨[J].时代金融,2006(11).

猜你喜欢
资金管理中小企业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