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017-05-30 10:48王新红李世婷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影响因素

王新红 李世婷

摘 要:通过理论研究的方式,确定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能力的内涵;其次,从创新驱动角度出发,对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因素划分为4大类,即产业升级能力的物质保障基础环境,产业升级能力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能力的基础要素产业结构,产业升级能力的支撑效益状况。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 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7)02-0109-06

Abstract:The paper firstly determ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driv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 through the way of theory research.And then,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novationdriven.Finally it came to conclusion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ility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the environment,namely the material basi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that is the key elemen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at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and the efficiency,that is the suppor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influence factors

0 引 言

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结合创新思想构建产业新体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原有的这种只依靠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会将我国限制在产业链的最低端,使我国经济转型陷入困境,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急需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升级能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表现,对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系统地把握住在创新驱动道路上产业升级的具体现状,因此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创新驱动是政府、企业、高校、个人等围绕科技创新利用知识、管理、制度、组织等要素对现有资本、劳动力、物质等资源进行整合,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驱动力量。产业升级能力是产业升级资源配置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能够整合现有资源以促进产业向高素质、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转变并能为社会经济带来效益的一种能力。创新驱动可以围绕科技创新协同管理、制度、组织等创新,改进产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升产业升级能力,因此创新驱动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关键(洪银兴[1],王来军[2],纪玉俊[3],张银银[4],王娟 [5],孙汉杰[6])。

关于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对象出发,探讨出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各类因素。

刘晓露[7]采用1990—2012年河南省各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影响河南省产业升级能力的因素,发现投资和政府规模等传统因素影响着产业升级能力的提高;刘川[8]在产业升级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产业资源投入和升级环境要素对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作用;刘秉镰[9]认为经济全球化程度、外商投资、国际贸易、社会需求结构、创新能力、供给因素、制度因素影响着产业升级能力;王利华[10]认为要素禀赋条件、产业基础、集群状况、创新能力,劳动力、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因子;陈山[11]采用2001—2014年福建省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福建省产业升级能力的因素有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城镇化;

杜传忠[12]利用1997—2009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得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因素有供给因素、技术水平、需求因素、政府因素、对外开放程度;潘兵[13]围绕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能力的相关问题,探析出市场、资源、经济、环境、技术、产业自身状况、投资环境等7大因素是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能力的主要因子。

2 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因素分析

创新驱动通过创新扩散和激励,引起一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需求的出现,这些新的事物又将刺激传统产业的改进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从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提升产业升级能力。因此文中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出发,结合创新驱动的实施过程来分析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如图1),如图1可见,从创新驱动出发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大部分,其中创新驱动中所运用的要素和资源可归结为基础环境因素;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科技创新又是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第二个影响因素为科技创新因素;创新驱动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又是产业升级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的直观标准,因此第三个影响因素为产业结构因素;创新驱动的成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经济社会效益的增加又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能力提供了力量支撑,因此当前效益状况也能影响产业升级能力,所以第四个影响因素为效益状况因素。综上所述,文中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将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分为基础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效益状况4个方面,下面便对这4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1 基础环境

无论一国或一地区的创新驱动还是产业升级能力,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基础环境,产业所在地的基础环境为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和条件支持,因此某地区的基础环境状况会对该地区的产业升级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基础环境因素如下。

2.1.1 资源供给

一国或一地区的资源供给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金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供给。

从自然资源供给角度出发。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通常如果一国或者某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那么其产业结构将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如果一国自然资源匮乏,那么它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就不具有优势,那么其产业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产业就相对较少。比如,中东国家石油资源特别丰富,他们就形成了以石油开采与加工为主的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结构;对于像日本这样资源匮乏的国家,中东这样的产业结构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资源缺乏直接导致日本形成了高度加工型的产业结构,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的供给会影响产业结构的类型,而产业结构的是否合理又是衡量产业升级能力高低的直观标准,因此自然资源的供给也会影响产业升级能力。

从资金资源供给角度出发。资金是一国、一地区的重要生产要素,是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资金资源供给主要通过资金总量和资金投向2方面来影响产业升级能力,从资金总量来看,资金的总量规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积累等因素有关,资金短缺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产业优化升级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由于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深度加工、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便有所困难,那么提升产业升级能力便受到阻碍;而资金投向结构则与政府产业政策、投资者偏好、资金回报率等因素相关,资金的投向不同,也会影响一国或某地区的产业结构。比如,一个地区的外资企业是中小型外资,那么其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反之外资企业是大型外资企业或高新技术型外资企业,那么其投资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层次高和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这类资金投向就能够为产业升级能力提升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从劳动力资源供给角度出发。劳动力资源供给主要通过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来影响产业升级能力。从劳动力数量上来讲,当人口较快增长时,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此时较容易形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且当劳动人口过多时,一方面会消耗过多的有限资源,另一方面会减缓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產业转移的速度,不利于推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减缓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进程;从劳动力质量上来讲,当一国或一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高并且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那么则有助于该国或地区的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自由转移,有利于该国发展知识密集型与高技术产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2.1.2 基础设施

一个产业能不能顺利成长,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都取决于当地的基础设施是否良好,同样产业升级能力会受到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的影响。比如当一个企业所在的区域和行业,能够为其提供诸如便利的交通、成熟的产业园、良好的城市规划等有利的物质条件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备良好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同时也就具备了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基本条件,因为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对协调各产业间的关系极为有利,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第一,需求的多样化与结构变化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的合理变动有利于深化产品加工、丰富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第二,投资基础设施具有乘数效应,它能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动,进而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第三,基础设施属于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增加对它的投资,会增加第三产业产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2.1.3 政府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影响产业升级能力。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发展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指导性措施,产业政策在宏观上可以改善产业的外部环境、协调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以引导产业结构变化,在微观上可以调整产业内部各企业的规模,排斥垄断促进有效竞争以实现产业之间的优胜劣汰,因此产业政策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上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产业规划是政府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后,制定出的科学产业发展计划以及实施方案,产业规划可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企业自主进行转型升级,并且政府可以从不同层面出台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优化产业间的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2.1.4 教育情况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升级能力。一方面,教育能够为创新驱动提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从而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的自主创新,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教育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重要经济职能,因为教育可以通过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优化劳动力知识结构,为不同产业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以实现产业间的分工和专业化,提升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2.1.5 开放程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能力必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开放程度对一国或地区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际贸易。首先,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影响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升级能力,一方面FDI的投资导向会直接引起该国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转移,改变其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资本的涌入会为东道国带来先进的技术,有助于促进东道国模仿和吸收对方的先进理念,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升级能力。其次,国际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通过国际市场在产品、资源、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2大部分,出口贸易增加会推动出口产业的发展,进口贸易增加会影响本国同类产品的发展,又可以满足别的产业发展对机器设备、原材料和新技术的需要,这些会对本国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本国的产业升级能力。

2.1.6 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情况和比例关系,投资结构能够通过影响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来影响产业升级能力。首先,投资在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布和比例不同,会引起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发展,如果投资主要集中于某产业的科研技术活动,那么这类产业的技术水平越高,对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就越有利;其次,投资方向不同,会引起产业、企业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转移,导致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而影响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进程。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产业升级能力。同样,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在各产业间分布的比例不同,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不同,进而使得产业之间数量比例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最终影响产业升级能力;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可以创造出新需求的投资,从而推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原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此时产业升级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2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是政府、企业、高校、个人等围绕科技创新利用知识、管理、制度、组织等要素对现有资本、劳动力、物质等资源进行整合,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驱动力量,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此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多样化的国家,各个区域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有所不同,各区域的产业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产业升级能力同样具有差异,其中影响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各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不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关键。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创造全新的环境

科技创新能给产业升级能力带来新的技术创新环境,这种技术创新环境是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国家对创新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国家对创新的经费投入、社会对创新的态度等,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可以通过优化、整合资源,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以达到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科技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积极研发新产品,让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进而引发人们的新需求,促进新的产业部门发展,让生产要素流入该产业,或者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生产率,让生产要素流向其他产业,生产要素的这种变动可以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着产业升级能力。

2.2.2 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供给因素

供给因素是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可以通过影响供给因素来影响产业升级能力,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科技创新能够改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进实现产业升级能力的资源供给状况。第二,科技创新能够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扩大资本积累,从而改善实现产业升级能力的资本供给状况。第三,科技创新还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改善实现产业升级能力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

2.2.3 推动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关键。首先,科技创新促使各产业部门迅速变革,通过主导产业的关联作用使整个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过渡,以此来提升产业升级能力。其次,科技创新通过提高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促使一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衰落,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增强传统产业的生命力,促进产业不断向高技术、高素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升级能力。最后,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出口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提供国际便利条件。

2.3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产业是否升级的关键标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是产业升级能力是否提升的直观表现,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最基础的要素。

产业结构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初级结构、中级结构、高级结构3种类型,产业结构存在着由初级结构向中级结构再向高级结构演变的客观必然性。这种演进规律存在的原因是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规律和主导产业转换规律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些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路程,也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产业升级能力是一种能够整合现有资源以促进产业向高素质、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转变并能为社会经济带来效益的一种能力,而产业向高素质、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转变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其落脚点仍然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因此產业结构是产业升级能力最基本的要素。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高度化,一方面能直观反映出产业升级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一方面又能揭示出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能力在原有产业结构上的优化空间。

2.4 效益状况

产业升级能力是一种能够整合现有资源以促进产业向高素质、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转变并能为社会经济带来效益的一种能力,着重体现在实现产业升级的资源配置过程和效果上。因此产业升级能力不仅仅包括实现产业升级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还应包括这些综合素质带来的效果,这些效果既是当前产业升级能力的直观表现,同时也是进一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支撑,因此当前产业升级的效果也应纳入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当中。文中将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分析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效果因素。

2.4.1 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总是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能力提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过程,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产业升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明确了调整方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文中所指的经济效益是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了解当前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升级能力情况,因为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为产业升级能力和技术研发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2.4.2 生态效益

创新驱动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强调与环境和谐共存,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出发,评价一国或某地区的产业升级能力,其生态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达到真正的产业升级,我们必须要与环境和谐发展。

一国或某地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无论是创新驱动还是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所拥有的资源,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新能源,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循环经济,从生态效益的资源角度出发,产业升级能力如何要看其利用和消耗资源的情况如何。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对环境污染尤其严重,因为工业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较大,因此要求企业在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大环境治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这个角度出发,产业升级能力如何要看当前环境污染程度和治理情况。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生态消费的需求,寻求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产业升级能力的状况如何,当然不能离开生态效益的角度,单纯的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衡量。

2.4.3 社會效益

文中所指的社会效益是指满足人类活动公共需要的度量,从人类角度出发,社会效益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改善人民消费结构,提高居民平均收入,提高居民教育素质,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保证;从企业出发,社会效益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力,有秩序的生产环境,从而促进企业转型的升级,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减少阻力;从国家出发,社会效益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为国家的基本建设提供支持,为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提供政府支持。综上所述,社会效益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重要保障,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效益中必须包括社会效益才能更完整的展现出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因此完整的产业升级能力评价自然也离不开社会效益的衡量。

3 结 语

文中在创新驱动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环境因素、科技创新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效益状况4个方面(如图2)。

1)基础环境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物质保障。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基础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给、基础设施、政府政策、教育情况、开放程度以及投资结构,这些因素为创新驱动的实施提供了资源,从而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2)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它能为产业升级能力创造全新技术环境,并通过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供给因素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3)产业结构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基础要素。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产业是否升级的关键标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是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直观表现,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要素。

4)效益状况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力量支撑。影响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效益状况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效益即是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表现又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能力的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11.

[2]王来军.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3]纪玉俊,李 超.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5(11):1 651-1 659.

[4]张银银,黄 彬.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3):107-112.

[5]王 娟.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115-11.

[6]孙汉杰,李春艳,秦婷婷.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5(12):74-78.

[7]刘晓露,裴少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9-74.

[8]刘 川,宋晓明.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4(3):99-104.

[9]刘秉镰,刘 勇.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研究[J].开放导报,2006(6):82-85.

[10]王利华,许树辉.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态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韶关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05-511.

[11]陈 山,郑庆昌.福建省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J].发展研究,2016(2):57-60.

[12]杜传忠,郭树龙.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J].广东社会科学,2011(4):60-66.

[13]潘 兵,白 林.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能力影响因素的路径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6):28-31.

(责任编辑:王 强)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影响因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