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的修辞、色彩与意境分析

2017-05-31 22:44陈彬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修辞意境色彩

摘要:《祖国山川颂》这篇散文在语言上强调字句的提炼,也关注到色彩与意境的有机融合,从而使散文显现出古典诗词一样的韵味,既富有优美生动的特色,又不乏清新隽永的味道。拟从修辞、色彩与意境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

关键词:祖国山川颂;修辞;色彩;意境;高中语文

爱国主义一直以来是最为朴素、最为真挚的思想感情。对于祖国这样一个既宏大又具体的概念来说,其地理区位、自然风貌、人文精神的独特性,都使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其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保护、传承其绵延不绝的文化。黄药眠正是基于这种感情,创作了经典的《祖国山川颂》,该文情感深挚,而且语言和情感相得益彰,值得深入分析。

一、修辞让文章意蕴丰富

在《祖国山川颂》一文中,多种修辞手段交相应用,让语言显现出形象而生动的特色,既传神有力,又雅致自然。比如,首先在比喻方法的应用方面,作者注意到了比喻应当选用贴切新鲜喻体的要求,使文中的喻体始终流畅而传神。诗中把天上的羽云比喻成轻纱,把天空比喻成碧玉,把桥的两孔比喻成眼睛等等,其中“轻纱”“碧玉”以及“眼睛”等词汇非常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到了羽云、天空、桥等事物的真面目。可以说,正是喻体所具有的生动之美,让语言无形中显现出形象化特色。其次,在拟人方法的应用方面,作者大胆发挥想象力,使得客观事物仿佛真的具有人的情感、人的神态、人的动作。作者写到春天时,运用了“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昆虫们)正在以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等等,无一不是生动的拟人;另外像云雀歌唱、红光满面的太阳、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等等,都让大自然显得灵动,并且使得自然的节律变化和人的思想情感交织到一起,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效果。第三,在排比方法的应用方面,排比句式迭相应用,使得散文在语言上显现出繁富之美、雄壮之美。例如在说明祖国疆土之辽阔时,作者提到了像珠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诸多景致,用整齐划一的句式,把这些自然景物排比在一起,真可谓是一气呵成,使读者于一览之后,即能体会到祖国山川之壮美丰富,其行文大有包举六合、并吞八荒的气象。再比如有一段是用来形容扬子江江水的,作者在文中说:“它在成长,在变幻……奔腾在崇山峡谷之间的险滩……”这段描写可谓是一波三折、摇曳生姿,生动地刻画了扬子江极其壮美的身姿,犹如一首荡气回肠的交响乐。另外,像文中诸多段落同样采取了整段的排比句式,其势诚如扬子江之奔流,一气贯注,给人以非常强烈的旋律美感。

二、色彩让语言更绚丽

作者在文中融入了大量的色彩描写,从而让语言以繁花入眼的效果呈现在读者面前。按照作家刘白羽的说法:若是缺少色彩,那么便没有了艺术,色彩是表明形象特征的关键性要素。《祖国山川颂》一文大量色彩描写的成功应用便印证了这一点。比如为了描写与赞颂祖国大地焕发出的生机,作者写群山穿墨绿色衣裳,冈峦堆垛翠绿,沟壑辽阔葱绿,在这一段里面,作者以几种相近却又相互区别的绿色,让绿色海洋的图景层次十分分明,蓬勃无尽的生命力自然于此间显现出来。文中写祖国四季变化:“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又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色彩的铺排使祖国四季绝美风光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除此以外,文中还有多处涉及到色彩的描写,如用绿色形容苍苔,用碧油油形容春草,用银色形容小溪,用金红点缀果子,用翠锦斑斓指称黄叶等等,皆是如此。这些色彩应用,让一幅幅画面尽显绚丽夺目之致,传达出美不胜收的意境。而萧伯纳曾经讲过:“总的说来,文学作品和抽象观念是相背离的,所有的思想在文学作品里都应该是形象,所有的文字都需要可以显示出色彩鲜明的印象。”《祖国山川颂》无疑是这一理论观点的实践印证。

三、意境让作品显情思

《祖国山川颂》一文中的情思既包括诗情,也包括哲思。作者黄药眠以新诗名世,其后走向文艺理论研究,因此便有人评价其散文,称其诗意是弥漫其间的,而其抒情特色也便因此显现出来。在《祖国山川颂》一文中,这种抒情特色同样非常显著。首先,文中对仗工整,有明快的节奏、诗一样的韵律,都使意境跃然于纸上,如“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其次,有些语言能够让人对其他诗词产生联想,这种联想效果的形成,同样依赖于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文中在描写黄果树瀑布时,作者写“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其中“彩练”这个词,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六朝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而像“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是不是会让我们从中引申出宋代辛弃疾的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呢?再比如像“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句,和晏殊“微雨燕双飞”的意境又何其相似。第三,有些语言的哲理性是比较明显的,这让作品的思想意境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像“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一句,说明了宇宙永恒,但是人生无常的道理,约略等同于李白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像“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一句,既有诗情,又有哲思,可谓妙手天成。总之,无论是整饬的句式、诗词的联想,还是哲思的引入,都使本文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境,值得深入领会。

当赏读完黄药眠所创作的《祖国山川颂》一文后,一方面会被作者深挚的爱国之情所感染,另一方面也会为其隽永清新的语言所打动。其中该诗的语言特色表现较为突出,值得在教学时给予足够的关注,无论是修辞的使用,还是色彩的配合,亦或是意境的渗透,都能够给学生以语文素养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张建杰.批判,应成为文本鉴赏的一种常态——以《祖国山川颂》教学为例[J].现代语文,2015,(9).

[2]王友花.赏析《祖国山川颂》的语言特色[J].新课程(上),2015,(3).

[3]吳丽萍.贯穿兼流水,煮缣而熟之——《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及教学后记[J].语数外学习,2014,(2).

作者简介:陈彬(1978— ),男,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修辞意境色彩
春色满园
神奇的色彩(上)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一朵花的意境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