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2017-05-31 19:25李靖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现状

摘 要:本文对镇原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地貌现状、工程给排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项目区域地质概况提出了相应的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原则。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布置原则;镇原县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004

1 工程地貌现状

镇远县城关镇位于县域中部偏南,城镇位于茹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属城关镇辖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142—1183m,南临茹河、北依玉皇山,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城区沿河流东西向延伸,被两条大的南北向冲沟切割,自然分为西、中、东三片,如包含规划区茹河南岸的一小片,县城可分为东、中、西、南共四片,中片为旧城。境内土壤主要有四种类型:

黑土类:是全县耕地中最肥沃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屯子、平泉、新城塬坳心地、淌淌的河淀水地、部分川地低洼處、阴山缓坡地区,面积约26万亩。

黄土类:占全县土地多数,山、川、塬均有。主要分布在塬边、梁茆、山坡,面积约127万亩,适宜种植小麦、高粱、玉米等作物。

沙土类:一般分布在沿川、河流两岸和浸蚀沟的出口,高山粱茆地带,面积约10万亩,适宜营林。

胶土类:多分布在山坡,沟洼、山谷、丘陵地带,面积约29万亩,适宜种植油料作物和苜蓿等。

本项目拟建区沿1级阶地前沿河漫滩通过,表层有薄冲、洪积含沙砾层,厚度5—10m,随厚度增加粒径变细,砾石层天然状态下呈中密状,地基承载力0.22—0.25Mpa之间。工程区自上而下出露岩层有下白垩系(k1)砂岩、页岩,第三系(N)砂砾石及红粘土。第四系更新统(Q1—Q4)黄土等,地层比较稳定,未发现和出现不良地质现象,具备修建本工程的地质条件。

2 工程给排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给水工程现状

镇远县城目前供水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自来水公司统一供给;一种是通过自备水源供水。

城区现有自来水厂一座,位于尤坪山上,86年动土修建,88年建成供水,供水人口14000人,日供水能力1000m3,其中生活用水500m3,生产用水500m3,人均生活用水指标仅36L/人·d。院内原有深井2眼,单井涌水量约为1200—1920m3/d,采用的是罗汉洞组承压水,水质良好,水质未经处理直接打入高位水池向县城统一供水。水池有效容积为500m3,县城自备水源能力约为3500m3/d。

该工程供水规模为10000m3/d。在原有水厂西侧新打深井5眼,与原有2眼井共7眼井总供水量10000m3/d;在原有水厂内新增500m3钢混清水池2座;加氯间1座,内设加氯设备两套;将水厂内原有加压泵房改造为变频供水泵房,更换设备并新增变频供水设备一套;增建和改造配水管网约8.775km,管径为D150—D400mm,将城市管网由原来的枝状网尽可能的改造成为了环状供水管网。另外,一些企业仍采用自备水源供水。

2.2 排水工程现状

镇远县城关镇现有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已建道路所敷设排水管道均为合流制排水管。如在西街敷设有DN400—DN8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900m,在中街敷设有DN400—DN600的合流制排水管网约700m,在东街敷设有DN400—DN6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500m,水荫街敷设有DN500—DN8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600m接入茹河,茹河街敷设有DN5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400m,洪河街敷设有DN8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500m等。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只有少数楼房进行了庭院化粪池处理。工业废水均未进行预处理,直接排入茹河,年工业废水排放量105.02万m3,对茹河水体形成污染。县城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排水不畅,大部分生活污水也未经化粪池处理,污水排放口较多,污水均就近排入河沟,最终排入茹河。

2.3 排水现状存在问题

(1)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县城区域茹河水体,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体环境并影响了城区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

(2)目前镇远县城的污水处理厂还没有建设,城区部分路段建有排水管道,但均为合流制排水管道,部分路段设有排水暗渠,使得市区排水系统杂乱无章,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沟渠或茹河。

(3)排水管渠覆盖率很低,不能将污水全部收集进入规划污水处理厂进程进行二级处理。

(4)排水体制与规划不符,镇远县城关镇现状的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合流制管道的缺点是晴天时因污水量小,流速小,污染物易沉淀、阻塞管道,下雨时雨水量大,造成排水不畅,雨水混合污水溢流,污染道路,水体及周围环境。

(5)排水设施不完善,城区除仅有几条道路设有合流制排水管和排水盖板渠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考虑排水问题,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不能解决城区的排水问题,生活污水又未经化粪池处理,城中臭气严重,暴雨时雨水、污水任意流淌,污染了地表水水体,破坏环境,并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水源。

(6)排放口位置不合理,城区河沟内污水排放口太多,污水均就近排入河沟,最终排入茹河。对城区周边的水体及茹河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原则

本次设计考虑在城区下游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全部集中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县城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设计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根据城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污水干管分别由北向南,将污水有组织排入设置在城区下游的污水处理厂。在本次设计中根据县城城区的排水现状及居民分布状况,对急迫需要排水改造的莲池路以东的城区进行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原则为:

(1)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排水管道工程统一规划设计,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推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佳的工程方案。

(2)与总体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相协调,并与现状污水管道相结合,统一考虑。

(3)设计方案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在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

(4)污水管道一般沿城市现状道路和规划道路敷设,尽量减少埋深和中途提升。

(5)排水管网尽可能布置在排污大户附近。

(6)排水管网的布设要考虑可实施性。

作者简介:李靖 (1988-),女,甘肃武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现状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