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效益

2017-05-31 22:24肖丽华
关键词:课堂效益儿童视角

肖丽华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存在低效、冲突、乏味等不和谐的音符,应采取确立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营造良好的教学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儿童视角 和谐教学 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81-0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育的主阵地所在,因而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应成为教育永远的本真追求。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曾指出:“事实上,人不过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身心方面达到统一和谐,学习的思维和情绪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才能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和掌握技能,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但反观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即可发现,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地学习,课堂缺乏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因此,如何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成为每一个教育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课堂教学不和谐音符

1.当前课堂教学现存问题之一——低效

课堂教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它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探究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首要关注课堂教学状况。但长期以来,当今中小学课堂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景象充斥在课堂的各个角落。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教学目标的偏位,即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么单方面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第二,教学内容的无度加量。为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教学贪求内容的无边无度,形式的多样齐全,为了追求功利性的升学率而忽视学科自身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

第三,教学活动的虚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停留在盲从和形式的境地。在课堂中,一些关于“参与”“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教学设计,其实质并非要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

2.当前课堂教学现存问题之二——冲突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冲突,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育目标,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课堂教学冲突,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第一,语言冲突。主要是由于师生双方在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在不断激化的矛盾状态下,以直接的语言对抗方式呈现出来。

第二,行为冲突。当采用说理论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时,教师即以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但这种方式却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抗意识,导致师生之间由初期的语言冲突升级为行为冲突。

第三,心理冲突。面对不良行为的学生,差生,教师并不采用批评、体罚、训斥等直接的方式惩罚,而是以冷嘲热讽、故意冷落、忽視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隐形的心理惩罚,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冷漠,导致师生的心理距离愈走愈远。

3.当前课堂教学现存问题之三——乏味

乏味、沉闷、过度“言语化”的课堂氛围是我国课堂教学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乏味课堂的存在原因有二:

其一,教学内容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的注入。教师的教学理应是充满激情、富于情感、丰富多彩的,但由于现实教育体制的制约,迫使教师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成为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倾向于言语上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而在过度“言语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拘泥于课本教学,平时让学生无休止地为考试做准备,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其二,教学形式单一、远离学生生活。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照搬教材内容,没有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搭建一座理解的桥梁。因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知识、而缺乏主动构建的兴趣和能力。

二、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策略

1.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走进学生

教育需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也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教育者一般都是成年人,而成年人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问题,而孩子则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这就很容易以一种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审视各种问题,背离孩子的思维和出发点,甚至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而同时,孩子也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无法理解成年人怎么会如此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出现视角的错位,从而让教育失去着力点,甚至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千万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和眼光先入为主,在这样两种思维有交集的地方,需要认真审视这种思维,否则这样的思维和这种思维导致的教育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教育的成功和教育的精髓不在于有多高的教育技巧,而在于是否能够蹲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否能够从孩子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2.创设和谐教学氛围——亲近学生

和谐教育理念是和谐教学之根。每一位教师都是带着自己的教育思想走进课堂的,他们的教育行为背后都隐藏着自身的理念,彰显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因此,要改变教师不良的教育行为,首要前提就是要帮助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说,要改善这种低效、冲突、乏味的现象,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关键之处在于教师头脑中要时刻都持有“和谐教育”的先进理念。只有“和谐教育”的理念成为教师教学的主导思想时,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用心挖掘学生的潜力,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科学地进行工作,才会时刻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使教育教学工作力求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在这种教育状态下,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较强、举止文雅、心理健康、体魄健壮的人。

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教学之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中人际交往和关系,既是教学本身,也是教学的条件。可见,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师生是处于不对等的地位的,学生大多数消极被动地应付学习,学习的情绪、思维处于封闭压抑的状态,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地激发,课堂教学不可能有好的效益。而在现代新型的教学关系中,师生之间是相互平等、互尊互爱的,学生在学习中是积极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情绪、思维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于是他们便更愿意学习,学习效果也更好,也更富有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平等互助的教学环境和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关注课堂主体性——引领孩子

在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仅仅依靠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课堂上没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没有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且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没有达到和谐统一,那么,和谐教学就会成为只流于形式的一种教育口号而已。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去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师生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主选取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把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形式化为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高度统一,能把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借助心理辅导技术——师生共赢

目前课堂教学之所以存在教师“一相情愿授真经”,学生“无所事事混课堂”的现状,究其根源,我们在研究教材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最基本的目标重难点的理解,还有一个是教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等等,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除了我们常规的培训和听课学习外,其实心理辅导技术会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依据与方法.我们可以搭建一个以心理辅导技术培训为指导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把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心理辅导理论进行解析,以心理辅导技术进行解决.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关于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教学口语技能;体态语技能;提问技能;情感交流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课堂纪律管理技能等等的以心理辅导技术为依托的专题学习,并结合课堂教学实施,运用相关辅导技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结合课堂出现问题的实際需要,通过教导一些简单、方便、易掌握、易操作的心理评估及沟通技术,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找出影响学习的因素,从而更加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同时帮助老师能够更好地明白学生的需要,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师与学生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成长。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积极面对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音符,主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诸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等各要素间的关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了解他们,亲近他们,引领他们,使它们始终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是高涨饱满的,思维是活跃开放的,品德得到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4.

[2]跟上孩子的成长的脚步.小巫.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6.

[3]从同文走向未来.孔虹.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12.

猜你喜欢
课堂效益儿童视角
立足班级特色,预设有效课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探讨如何提高新课程信息技术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