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

2017-05-31 06:13刘丽琳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双关语文学翻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越来越加快,对外贸易的频次也逐渐增多,学好一门外语也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且学好外语无非是为了能够看懂外语内容,能够使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本文就有关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英语文学 文学翻译 信息差 双关语

由于外语与我国语言不管是在语句组织上还是字词和句式排列上都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外语翻译中难免会出现言内意义和信息差等问题,相关言内意义表述不清晰以及信息之间存在有误差是外语翻译时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外语文学来说,外国的语言文化与我国也存在很大差距,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国的相关传统等内容接触较少,在翻译上很容易出现常识性等方面上的错误。下面就有关英语文学翻译的内容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彌补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探讨。

一、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

1.词汇双关语的处理。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处理言内问题上,首先有对词汇双关语的处理,比如说有例子: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该句的意思是:尽情吃吧,不要害怕破坏你的体重,该句中双语的词汇是spoil,spoil oneself 是指尽扫某个人的兴,而句中的spoil your figure 则指破坏了某人的身材,这里也有言外之意的意思,如果对一个减肥者来说破坏了他的身材自然就是扫了自身的兴致,因此,在翻译时就需注意站在所描述的对象上进行思考,以找到最能迎合其表达的词句。

2.分别表义法。其次,还有利用分别表义法在言内意义上的处理应用,例如有: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该句是加拿大的啤酒广告,译为:加拿大最烈的酒,而spirit在词中表达的应当是精神的含义,在该句的具体译文中也可做分别表义,为了进一步保证其双重含义,还可译做“加拿大的精神,喝最烈的酒”根据此,我们在相关内容的翻译中,不能局限在词汇的固有意识解释上,要善于变通,进而表现出其双重含义。

3.套译法。此外,英语文学翻译文内意义里还有套译法,比如说一则香烟广告里的“As is well is ends well”该句的意思是只要结局是好的,那么整体就都是好的,这是一句俗语,用在该广告词上,其中的end带有另外一种含义,类指香烟的烟蒂,在翻译中运用套译法,生动形象的将烟蒂在香烟中的这一形象表现出来,也能让受众对此印象深刻,还能进一步让受众对该品牌香烟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该类套译法的运用在很多广告词中都有体现,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具备创新精神,不能由统一的死知识固定了思维,要善于换角度思考。

4.侧重译法。最后,还包括有侧重译法,侧重译法主要是在翻译中结合上下文内容,侧重的表现出某一类的信息。比如说有“When the wind is bite... and you fell a little bitter ... please bite nuts”在该句的翻译里所要变表现的重点是bite,因此只用翻译出与之相关的句子意思,而不用将整个都译出来,在侧重译法中要求译者能够读懂文章整体,了解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非要点,有了一定的重心分配就能使得翻译更有针对性,也可进一步强化读者对其的理解。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信息差的弥补

1.语音方面的处理。在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信息差时主要内容有首先第一是在语音上的意义差处理。很多译文在音译的情况下,由于发音等问题会造成翻译的偏差,这就需要尽量避免这一信息差,尽可能的还原最初始的音译文件,以此增强翻译的准确性。

2.句式方面的处理。其次,还有句式方面的处理,在处理句式上,就需要根据实际的语法加上句式排列的不同类型展开对应翻译。且外语句式排列与中文不同,我们都是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在外语翻译中,没有特定的句式排列,需要根据实际含义加以判断,然后在逻辑思维指导下将各项信息进行排列。

3.书面表达上的处理。最后是在翻译的书面上存在的信息差,在翻译的时候为了迎合我们书面语言上的特点或多或少都会对外语原文造成一定的意思改变,而这种翻译上的信息差也是难以避免的,只能说要尽量使得书面翻译的语言与原文表达的内容更相近一点。在英语内容翻译过程中,信息差是难免会产生的,为了进一步降低信息差的产生,要在充分把握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内容翻译,以便更接近译文本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有关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中,翻译要把握真实还原的原则,且要最接近原文大意,要能充分体现原文主旨。而要做到对原文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也是必须的,对相关词汇定义的理解也不可太过刻板,要学会灵活贯通,进而才得以翻译出最接近和最能表达相关思想的内容。今后,我们仍会继续深入对有关翻译内容进行探讨,以便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克东.分段式教学 特色教材 互联网辅助 作业多样化 培养学生创造性——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2]胡爱国,杜华良.文学翻译中语用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3]许丽芹,胡爱国.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作者简介:刘丽琳(1989.07.27-),女,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化及其翻译。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双关语文学翻译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双关语的随附性解释
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
也说双关语的解读机制*——兼谈最佳关联推定策略的细化
双关语翻译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