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7-05-31 00:36何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遗传物质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何军

【摘要】信息技術与生物教学整合能逼真地创设生物模型和情景,落实主体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互动性,给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DNA;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30-01

教材简析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内容中两个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生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还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微观领域的实验设计程序,知识较抽象,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再现科学探索过程的情境,设计问题串引导讨论,培养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图文资料,促进具体经验和抽象概念的联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思路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概述出实验结论。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将教材中信息化静为动、化零为整融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以显现学生讨论、探究的可观察性,促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融合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和比较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

1.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一些优势。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支持性的学习资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寻找信息,把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情景化、立体化,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力和可控性强,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形态,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关键事件引起的思考。

(1)教材中有一段文字:“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然后,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制备出DNA中含有32P或蛋白质中含有35S的噬菌体。”学生对这段文字比较难理解,对培养细菌和培养噬菌体的原理模糊,此时,应增加一个利用细菌培养噬菌体的简图,并做必要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是怎么获取的,才能进一步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2)教材没有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本中实验原理、过程、结论,以及读懂教材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图是有较大难度的。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收集更多资料,使学生获得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通过模拟实验图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评价修正→总结归纳”的方式化解重难点,加深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和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施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11(194).

[2]江崇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猜你喜欢
遗传物质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