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生活必需

2017-06-01 12:21老树
老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书香社会全民读书

文 老树

让阅读成为生活必需

文 老树

阅读现状 不容乐观

2016年2月19日中国新闻网刊文《中国“全民阅读”现状:大家对自己的阅读状况也不满》提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综合阅读率为78.6%。对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表示,这意味着78.6%的人有阅读行为,包括阅读图书、期刊、报纸、手机、网络在线等,同时反映了21.4%的人什么都不读。从2005年至2014年,中国的人均阅读量基本维持在 4.5~4.7本之间,2014年国人的年均阅读量是4.56本,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阅读量。“大家对自己的阅读状况其实也不满意。”徐升国说,在调查中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不够,只有两成的人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表示满意。

2016年5月10日《中国青年报》推出的一篇报道《图书馆异化成“大型自习室”》指出,如今的图书馆在很多大学生心目中就是一个大型自习室,其原有的功能渐渐被遗忘了。西南某高校图书馆的一位副馆长说:“我们学校这两年书籍是越来越丰富了,可真正来图书馆借书、阅读的人却越来越少,更多的同学只把这里当成自习室了。”对此,有媒体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忙于学习,阅读的图书大多都是教材教辅类,“只读有用的”已成为不少大学生的阅读信条。

2016年4月27日中国新闻网刊文 《如何破解阅读危机》称,年轻人本应是阅读的主体,但他们中的更多人放弃了传统阅读,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来阅读,其阅读形态变得电子化、碎片化和快餐化。

网络和各种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爆炸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致使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读书,以阅读为精神家园的人群比例愈加减少,这种大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人们阅读生活的式微及“阅读人口”的下降。

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思想也侵蚀着人们的阅读生活。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各种成功学、厚黑学、制胜术、财富术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图书,以及各类养生图书等,在市场上颇为走俏盛行。其实,这也折射了国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即国人的功利主义阅读的特征越来越突出,使本应为得到精神交流和心灵共鸣的阅读,背离了阅读本身的意义,彻底和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变为谋取现实利益的工具。

阅读的现实表明,当前的阅读的确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阅读观念的挑战和冲击。如何破解“阅读危机”,已不只是作家、书评家及读者所关心和讨论的读书话题,更是关乎民族阅读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了。

化解之道 多管齐下

2016年1月15日人民网的文章《化解“阅读危机”绝非一时一事之功》认为,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文明的今天,全民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却是,拥有悠久文明史、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早已经陷入“阅读危机”。

阅读时间危机。国人为什么“不读书”?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工作忙”“没时间”。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个小时,占全天的13.15%。而在这3个多小时里,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通过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也就没有时间能够留给阅读。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α and wavelength λ can be described using a power law function of the form:

阅读习惯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阅读、电子阅读器、移动阅读等阅读终端迅猛发展,国人可以随时随地以这些终端为载体进行阅读。然而,这些载体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是从本质上讲,它们只是一种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浅阅读”,容易导致国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

阅读氛围危机。当浅层化、碎片化、功利性阅读占据主导,虽然阅读量在增加,整个社会却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心变得浮躁;升学和就业下的国民教育追求,造成功利化的阅读导向;生活压力大,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再去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

化解国人阅读危机,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不是一时一事之功。阅读立法固然不可或缺,与此同时,还需要各种积极力量的共同努力、长期推进,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我要读书”的良好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公民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优先于其他选择的选择。

2016年7月6日光明网的文章 《全民阅读的路还很漫长》指出,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全民阅读的软硬件与群众需求还不相适应,这将成为制约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的瓶颈。

一是阅读公共资源亟须增加。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本,这同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1.5~2.5本图书馆藏书量等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二是重点人群阅读亟须保障。我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的阅读资源及阅读习惯地域性差距较大,加上全国共有2.9亿进城务工人员、610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和8900万残疾人(其中视障残疾人为1200万人),公共阅读设施现有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社会阅读氛围亟须引领。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等虽便捷普及,但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书店面临人力、房租等经营压力而生存艰难,城市阅读生态堪忧。

四是全民阅读体制机制建设亟须加强。全民阅读工作涉及面广,但中央层面还没有建立全民阅读协调机制,无法形成合力,长期、持续深入开展的动力明显不足。相当多的省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缺乏财税政策支持,甚至没有全民阅读工作经费,无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书香社会 未来可期

2016年12月29日中国文明网刊文 《推进全民阅读要善用“路线图”》指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圆满完成这一工程,必须用“路线图”来导航,只有这样,才能按部就班、稳步推进,直至到达“目的地”。

《规划》着眼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民阅读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同时充分借鉴10年来全民阅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既立意高、站位高,又务实、接地气。特别是从阅读活动、阅读内容、阅读设施、阅读保障、阅读氛围等方面科学界定全民阅读工作的范围,可谓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很强。只要将《规划》研究透,未来一个时期内的全民阅读工作就会抓到点子上,就会积极主动、轻松许多。

完成全民阅读规划的目标任务,需要落实具体责任,唤起各自担当。这其中,落实好地方政府责任十分重要。只有让各级地方政府承担起应有责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才能撬动全民阅读的大局。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机构应将责任落实到位,强化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让其按照“路线图”的指引前进,直至整个社会书香满溢。

2016年12月27日新华网的文章《为打造“书香社会”提供“行动指南”》提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据介绍,编制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全民阅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说,通过编制规划,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在全社会更加深入开展,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提升全民阅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以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二是建立全民阅读工作长效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全民阅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商推进机制。三是形成全民参与的共建共享局面。“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全民既有参与感,又有获得感。”周慧琳说,《规划》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引导公共阅读资源科学布局、优化整合、均衡配置,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书香社会的一员。

2016年12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文章《书香社会,未来可期》称,如何让全民阅读这一关乎国家战略实施、关乎人民群众福祉的好事办好,是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文化单位和相关组织、团体亟须认真思考和积极行动的问题。如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给我们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划》为我们绘制了可行的蓝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和路径。下一步,只要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认真组织好每一起活动,实施好每一项工程,书香社会的美好未来就为期不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链接:国外阅读形态

日本:日本通过立法形式鼓励和促进全民阅读。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儿童读书活动促进法》,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儿童阅读日。日本民间成立阅读推进组织,促进全民阅读。2008年,日本通过《关于国民读书年的决议》之后,民间阅读推进组织也发表了《国民读书年行动计划》,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日本人重视终身学习,促使了全民阅读环境的形成。很多日本年轻人学校毕业之后不是放下书本,而是重新拿起书本,开始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接受相关职业培训。

以色列:作为国土面积接近北京、人口数量只有北京1/3的亚洲国家,以色列多年来一直稳坐各类阅读量排行榜的头把交椅,无论从报刊浏览量还是人均图书馆拥有量来看,都被公认为是最有阅读传统的国家。在以色列,每周五晚到周六是安息日。安息日期间,人们不能接触带有火或电的任何东西,公交停运,商店、饭店也大多关门,唯有书店会迎来络绎不绝的顾客。以色列人阅读量大,除了犹太民族本身重视教育外,还有宗教的原因,很多人习惯于通过阅读来度过安息日。

韩国:韩国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韩国政府于2007年颁布了《读书文化振兴法》,并成立了读书振兴委员会,每五年制订一份读书文化振兴基本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首年,韩国便向阅读推广基础设施、阅读教育、出版产业振兴、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弱势群体阅读保障等项目投资116亿韩元。

美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小布什也制定了“阅读优先”方案。美国教育部部长会利用暑假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例如,图书馆邀请教育部部长和社会各界名人参加夏季阅读站,与孩子们一起朗诵图书。“暑期阅读之乐”网站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推介各种夏日阅读书目及指南,还开展许多有趣的亲子活动。除了每年4月23日人们公认的世界阅读日外,美国还有“阅读遍及全美日”“免费漫画日”“好奇日”等多个与图书相关的纪念日,以此时刻提醒人们关注阅读。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书香社会全民读书
全民·爱·阅读
阅读存折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可持续全民医保
“书香社会”的“领读者”
创新服务在书香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书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