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采用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

2017-06-01 11:29黄绮雯
关键词:盆腔妇科复发率

黄绮雯

(廉江市安铺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廉江 524444)

分析比较采用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

黄绮雯

(廉江市安铺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廉江 524444)

目的 系统地观察在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来院治疗的82例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5%明显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7.3%相较对照组复发率31.6%,明显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可推广。

妇科慢性盆腔疼痛;中西医;疗效;安全性

在临床上,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率较高,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包括盆腔脏器器质性或功能性因素,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且发病无规律,其主要症状包括痛经、腰痛、性交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会对其生活幸福感造成影响。在以往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时,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等西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药物半衰期短,难以持续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这也就限制了西医常规治疗在此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1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40.2±2.7)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病程(2.2±0.4)年;观察组41例,年龄26~57岁, 平均年龄(41.7±2.3)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病程(2.4±0.6)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具有研究比较价值。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不存在子宫肌瘤、卵巢癌、宫颈癌等严重妇科疾病;参与本次研究前1周内未服用过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等西药;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无既往过敏史。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妇科疾病的患者;患有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疾病的患者;患有全身感染、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行西医常规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分别口服0.2 g的左氧氟沙星(江苏祥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65616)和0.5 g的替硝唑(湖南康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43020081)。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疗法,其药物组成包括:甘草15 g,芍药30 g,川牛膝12 g,川芎12 g,丹参30 g,川楝子18 g,泽兰18 g,辨证加减原则[3]: 湿热重, 加白花蛇舌草30 g,败酱草30 g,白茅根30 g;阴虚患者,加熟地30 g,黄精30 g;肾阳虚患者,加巴戟天30 g,淫羊藿30 g;气虚患者,加黄芪30 g。服用方式为水煎口服,每日1剂, 分为早晚各1次,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28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的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判定[4]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地消失,对其行B超检查可见,患者的盆腔无积液或包块;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且对其行B超检查可见,盆腔包块或积液显著改善;好转:治疗后,症状和B超检查结果均有一定改善;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消失,对其行B超检查可见,患者的盆腔积液或包块没有变化或恶化。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5%明显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复发率对比 治疗后对两组均随访2年,结果发现,在观察组中,共计有3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是7.3%(3/41);对照组中,共计有13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是31.6%(13/4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52,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恶心,1例腹胀;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恶心,1例头晕,对上述患者减少药物用量后,症状得到缓解。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慢性盆腔疼痛属于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病情可涉及多个组织系统如盆腔、泌尿、生殖、肛肠等,病因多种多样,病程长,且病情会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以往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时,西医常规疗法比较常用,其能够有限控制患者的炎症病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其药效迟缓,半衰期短,痊愈后容易出现复发现象[5]。鉴于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用药方案,我们特开展本次研究,对照组使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行西医常规治疗,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5%明显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7.3%相较对照组复发率31.6%,明显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就证实,在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价值要显著优于单一西医疗法。

中医研究认为,慢性盆腔疼痛症属于“ 痛证”的范畴,发病机制为不通则痛,其病机主要是虚实夹杂,具体可表现为肾虚、血虚、血瘀以及热毒余邪等。也有研究人员指出,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肝郁气滞血瘀严重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坚持扶正祛邪、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治疗原则[6]。本研究中,观察组所使用的药方中,丹参、芍药、川芎的药理作用为活血化瘀; 川楝子、川牛膝能够有效地理气行滞;泽兰的药理作用集中于活血止痛;甘草性温,用于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合用,能够起到活血散结、理气止痛、利湿燥湿的治疗目的[7]。现代研究表明,川楝子、川牛膝能够有效地激活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生物活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增强血浆胶原酶的生物活性,进而能够改善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少机体内的炎症因子;丹参、芍药、川芎有着显著的抑菌消炎的功效,能够有效地加速腹腔淋巴管对血浆蛋白的吸收,进而可以加速包块的吸收和消散[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可推广。

[1] 张朝德,陈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30):375.

[2] 宾力,林忠,杨玲玲,等.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7):610-611.

[3] 吴瑞瑾.慢性盆腔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C].//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36-38.

[4] 陈秋霞.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 罗园媛,吕书平,蒋琪,等.盆腔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88-90.

[6] 覃凤稠.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4):49-50.

[7] 周依歌,李世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慢性盆腔痛4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7):1027-1028,1035.

[8] 陈瑶.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3.

黄绮雯(1975—),女,广东廉江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妇产科工作。

R711

B

1004-7115(2017)04-454-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4.043

2017-01-12)

猜你喜欢
盆腔妇科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