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现状分析

2017-06-03 15:15宋志光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互联网+互联网

宋志光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更加多样化。这给民办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表现更加明显。本文基于“互联网+”,对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取得的成效、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探索。

关键词: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FL(K2][KG2][HJ1.2mm]一、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取得的成效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传统的课堂往往是学生和教师必须在一个教室里,这样才能完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但是,在“互联网+”出现后,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如此,“互联网+”使课堂教学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

其次,“互联网+”的出现使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传统课堂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师上课也仅仅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知识面非常有限。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大量知识信息涌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再次,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实现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讲、學生听的单向教育模式,俗称“填鸭式”的教学。然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种教学平台迅速实现了多元化,各种QQ群、微信、微博都为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平台和途径。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这正是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变化。

二、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时代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向更加明显

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充斥着学生和教师的视线及思维,这时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网络监管工作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和教师或多或少接收到一些消极甚至反动的言论。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一些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2.“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权威性形成了挑战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权威性是不容撼动的,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多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的。但是,“互联网+”出现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变得非常丰富,学生往往会根据课余时间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与教师上课所讲的理论进行对比,甚至反驳,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权威性形成一定的挑战。

3.“互联网+”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必须在教室中,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既定方式,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之外的知识需求量急剧增加,使传统课堂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建立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原因

1.多点对多点的跨时空交互式传播与单向式授课方式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课堂,只需要教师讲、学生听就可以完成教学。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引入课堂,不管是信息来源还是教学手段都变得更加立体化,有时候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讲解一些时事热点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在无形中缩短了正常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大纲要求的东西可能没有办法正常完成。

2.“信息过载”与学生媒介素养不高之间的冲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而高校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和言论充满兴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网络的冲击,难免会出现价值观“跑偏”的情况;再加上学生的整体素养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这就导致互联网媒介与学生的整体素养产生一定的冲突。

3.互联网信息与学生道德失范频现之间的冲突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相当丰富,每个社会个体都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观点和言论。但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隐秘性,一些偏离社会价值观的言论和观点也逐渐在网上出现。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逐步成型的关键时期,极其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一旦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了这种观点,其价值观必定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违背,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互联网信息与学生道德失范频现之间的冲突,也是“互联网+”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困境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14-119.

[2]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2):159-162.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