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软件工程课程实施和评价设计

2017-06-03 01:26桂文明曾岳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工程教育认证

桂文明++曾岳

摘 要:工程教育认证出发点是工程师的培养,国际和国内对信息技术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决定了软件工程专业着手进行认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该文在介绍了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重构方法后,重点提出了課程实施和评价方案的设计思路,从教学大纲重构、考核方式设计、指标点达成度评价、教师和学生理解的重要性层面进行了阐述。该文所提方案是软件工程专业实施教育认证的一种具体可行方案。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毕业要求指标点 达成度评价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97-03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认证溯源于《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于1989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1]。从2005年起,中国开始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体系,逐步在工程专业开展认证工作,并把实现国际互认作为重要目标[2]。2013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初接受了转正考察。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得到国际认可,工程教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发点是工程师的培养,当前国际和国内对信息技术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决定了软件工程专业着手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用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目前最新版本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于2015年3月修订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5版)》[3-4]。认证标准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份。其中,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适用于国内所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的工科专业。各特定专业还必须满足相应的补充标准。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补充标准目前涵盖了机械类专业、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等16个专业类或专业。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所指的专业是“计算机类专业”,包括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专业。

1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重构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首要的是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需要按新思路和新标准进行重构,重构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工程教育认证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重构的原则是从人才需求出发,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由毕业要求出发最终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设计。

1.1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确定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5]。培养目标来自于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过程中进行广范围的深度调研是必须的。培养目标的高低定位是和每个学校实际情况相关的,没必要也不应该是一致的。

培养目标确定后,毕业要求需根据培养目标本地化。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毕业要求有12条,是所有专业毕业时需达到的能力要求,各院校在制定专业的毕业要求时需根据自身情况或特色进行本地化和细化。该文对细化的指标表示为i.j的方式,比如第10条要求的第2个细化指标可表示为指标10.2。指标的细化程度应该适中,我们认为j的最大值不应大于5。

1.2 毕业要求和课程的关联以及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根据目标导向的原则,毕业要求应逐步细化到二级指标点并逐条落实到培养方案和过程,并最终体现到相关联的课程。通常的过程是建立指标点和课程的关联矩阵,矩阵的值是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程度,用百分比表示。一个指标点由若干数量的课程进行支撑,同时一门课程可支撑若干数量的指标点。

对于每一门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能反映该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是否达成。因此,课程的实施方案包括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案也需要重构。该文的重点就是这个重构过程。

1.3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和持续改进

如何评价培养方案是否有效,或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不仅需要定性的评价方法,而且要有定量的评价标准。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最终转换成对应课程的考核评价。最后汇总各课程的考核结果,便可以得到当期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

需指出的是工程教育认证强调培养过程的持续改进,通过最终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可以总结各培养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并改进各个过程。

2 课程实施和评价方案设计

该文重点讨论课程实施和考核方案的设计。首先必须明确,每门课程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指标点和课程关联矩阵中对应的指标点的达成。因此,课程教学大纲应能反映相应指标点的能力要求,教学方式应能适应相关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部分的分配与承担的支撑任务应相匹配。

2.1 教学大纲设计

秉着教学大纲要反映指标点能力的原则,传统的教学大纲从形式到内容需要重构。在形式上,课程的教学大纲需明确支撑的指标点和支撑程度,也就是指明了该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在内容上,教学大纲的内容是由需求确定的,即指标点的能力要求,只要能培养该能力,内容上可以有很多变化空间。而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专家基于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安排的知识点。教学大纲在原有的形式上需增加的内容见表1(以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为例)。

与此同时,对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应能促进指标点的达成。比如,软件工程专业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软件项目实施能力,因此教学方法上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

2.2 考核设计

课程的教学大纲要增加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内容,同样,在考核方式设计时,要明确相应指标点的考核[6]。在考试考核方式的设计中,试卷就应明确各题目是对应哪个指标点的考核,而题目的分数则是对相应指标点考核所占的课程权重。该事项可通过考试前的试卷审批或是考试后的试卷分析中注明。注明的形式见表2。

这样从该表中应能计算各指标点考核的所占总分百分比,而这个比例应和该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权重相匹配。对实践类考核或考查课程也应按试卷的形式明确对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考核。

2.3 指标点达成度评价

在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均在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基础上重构之后,对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便有了定量的评价依据。从考核方式设计中,我们有了该课程总分中各指标点的支撑总分。而每个学生在该课程中的总成绩和对应指标点的支撑总分也可以统计出来,所有参与该课程的毕业生的平均成绩和各指标点的平均支撑分数也可以算出。最后,可以得到毕业时该课程对指标点i.j的达成度评价:

(1)

对支撑该指标点的所有课程进行达成度评价,便可以得到该指标点的毕业达成度。

2.4 教师理解和学生理解的重要性

课程实施和考核方案是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的最终落脚点,该项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成败。而整个实施方案的重构需要得到教师理解和学生理解才能真正实施成功。新的实施方案无疑大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比较好的方式是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对教师进行正面激励。而对学生来说,应采取讲座或其他方式宣传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课程实施方案和考核方式的变化。

3 结语

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有助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措施。如何面向工程教育认证进行各项工作的展开是每个软件工程专业面对的首要问题。该文提出的课程实施和评价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可对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华盛顿协议[EB/OL].http://baike.baidu.com/. 2016.

[2] 人民網.历史性突破,开启新征程——中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603/c1006-28410286.html. 2016.

[3] 王观玉,石云辉.工程教育认证下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6(4): 97-102.

[4] 中国工程教育协会.认证标准、程序和数据[EB/OL].http://cn.ceeaa.org.cn/index.php.2016.

[5] 陈道蓄.按照国际实质等效的标准建设合格的本科工程专业[R].2015.

[6] 崔江涛.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建设与探索[R]. 201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工程教育认证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