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推进“放管服”改革

2017-06-05 11:54朱松琳
决策探索 2017年9期
关键词:放管服简政放权政府

朱松琳

2017年4月27日上午,全国第一份“不见面”审批发放的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南京诞生,南京锦号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市栖霞区薛盛泉电子经营部的营业执照分别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发出,这条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人们不禁拍手称庆——原来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办营业执照了!

曾几何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各级政府“衙门作风”盛行,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一直都是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的真实写照。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2013年发生在河北的一件事: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河北小伙为办护照返乡6次历时半年,后来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很多人表示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事实上,各类公章和证照束缚人民群众手脚的事例比比皆是:一位普通市民四处找人证明“我妈是我妈”;一位创业者被各种“证”卡得开不了业;一位企业家甚至详细记录了自己耗时799天的审批历程,绘制出一张长达4米长的“万里审批图”。

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直在路上”,不仅考问的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更考验着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是找事,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是本事。

如今,足不出户就能办执照,有力证明了中央近几年提出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从2013年开始,简政放权就是每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重点部署,更是写进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

在就任总理后的首次“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曾用通俗的语言形容,一些地方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群众“恼火得很”,因此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他形象地比喻:“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的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拉开。会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2014年5月20日,天津滨海新区成立全国首个“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18个不同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并到一个部门,由1枚公章取代了109枚公章,工作人员从近600人减到120多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承担起了先行先试的重任,突破传统的审批模式,解决了“权力碎片化”问题。通过减少审批、整合职能、优化流程等改革,所有必要的审批都集中到一起,这一改革使新注册企业井喷式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同年9月,李克强总理赴天津考察调研,“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束缚了多少人。”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李克强曾掂量着其中一枚铜质公章感慨道。

自此,简政放权这项自我革命的改革全面提速。

“放管服”,是一个政府改革走向成熟化和体系化的过程

“放管服”三管齐下改革思路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逐步提出和完善的过程:

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

在2016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以减权限权促源头反腐,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放权含金量、增强监管有效性、突出服务主动性。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要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经济下行压力和传统动能减弱的“能量对冲”,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挤压效应,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都在考验着本届政府在“水浅而舟大”的经济领域中如何驾驭巨舰的决策力和执行力。而中央政府在见招拆招中,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三管齐下,不仅抓住了用转变政府职能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还用这套“组合拳”打造了宏观调控的先手棋。

从简政放权,到放管结合,再到优化服务,既是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认识深化过程,也是政府改革走向成熟化和体系化的过程,标志着政府改革从以前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向“标本兼治”转变。

“放管服”改革的顶层设计,让企业得到放水养鱼的滋润,让市场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更让国民经济形成了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少跑腿、快办结,是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直接的期盼

针对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的现实问题,中央提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然而,对地方政府来说,简政放权,多“简”为简?放管结合,如何结合?优化服务,怎样的服务才算是优质服务?有没有更具体的标准?

其实,不管怎么设计、怎么推进,改革的效果归根结底要以百姓感受为依归,让百姓和企业评判:办事到底是不是方便了?

浙江:“最多跑一次”背后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今年年初,浙江率先提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是要使浙江成为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最少、审批速度最快的省份。

何为“最多跑一次”?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柯婉瑛说:“最多跑一次”指的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机关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府公共服务等涉民涉企事项,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时,能够少跑、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实现特定事项或环节一次性办成。

今年2月27日,杭州市公布了第一批“最多跑一次”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市共计4909项。其中,市本级642项,13个县(市、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共4267项。这些公布在市、区(县)政府官网上的事项,都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并接受社会监督。

以杭州江干区的远洋香奈项目为例:过去,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按常规需要经过8个阶段、20多个环节,周期至少需要1年。而今,通过做减法,从“外循环”变“内循环”,从“串线服务”变“并线服务”,短短一个多月该项目便完成了全部流程。

4909项清单的公布,得益于杭州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的先发优势,得益于政务服务供给方式的大胆创新,也得益于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破冰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早在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就要求各地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之后10多年,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脚步未歇,不断深化的“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与“互联网+服务”,优化了政府职责体系、划清了政府与市场界线,发挥出了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全面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

“最多跑一次”5个字引来各方共鸣,更是被写进2016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最多跑一次”的意义不仅限于其内容本身,更是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带来百姓、企业、政府的共赢局面。浙江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最多跑一次”的目的是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加快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用“最多跑一次”来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用“最多跑一次”来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零上门”机制。

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行政效能提升的背后,是从上到下对改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吹响了行政效能改革的集结号。

成都:一次性取消298项证明 最大力度“减证便民”

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政策,响应国务院“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要求,今年年初,成都市开始清理规范村(社区)证明事项,从基层实际开具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具两个层面入手,梳理各类证明事项,累计有313项之多,涉及政府部门32个。

随后,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和法制办“三堂会审”,涉及清理的政府部门逐个“过堂”,对每一个证明事项反复论证、逐条审核,依法依规给出保留或取消意见。凡需保留的村(社区)证明,严格遵循办理依据只认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规章、文件的原则。

“不合法、不合理的一律取消。不能取消的,该合并的就合并。”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江维表示。

经过严格的“挂图清理”,4月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村(社区)证明事项保留清单〉的通知》出台。“保留清单”向社会公布,原来313项证明保留15项,且保留的每项证明均规范了事项名称、明确了用途范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简单干净、一目了然的“保留清单”,让基层组织有了“底气”。“以前不肯开一些‘奇葩证明,社区干部还要挨群众的骂。”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说,“现在好了,有了明文规定,上级部门不能再‘任性,跟群众解释也有法可依了。”

为加快“保留清单”落地实施,成都市要求各有关部门在4月28日前网上公布证明“范本”,按照办事指南的方式,规范文本样式、明确办理用途及法律依据,方便群众和基层参考使用。

成都市还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并打通民政、社保、卫生、残联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一键”联网查询身份、产权、亲属关系等信息。這一信息服务平台,群众只要提交过一次相关信息,就可长久查询。

这一被称为成都史上“最大力度”的“减证便民”行动,不仅让群众少跑腿,给基层组织减了负,还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江苏:“放管服”新招落地 全国首张“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发放

4月27日上午9点11分,南京锦号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燕登录手机APP网上申请,与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视频通话互动后,直接在手机上填写申请表、承诺书等,然后代理人、股东等相关当事人上传身份证和照片,人证一致认证后实时签名,接着上传房产协议、产权证等相关材料,完成所有法律文书递交。受理人员通过审核后,及时将《受理通知书》发给徐燕,并将相关法律文书通过网络实时传送至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后台集中审批。

9点31分,“南京锦号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顺利打印,装进中国邮政EMS信封快递。从申请到执照寄出,全程20分钟。

至此,全国第一份“不见面”审批发放的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在南京诞生,南京锦号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在该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发出,率先享受了江苏省“放管服”改革新招利好。

“‘不见面是推进审批提速、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江苏省编办、江苏省审改办主任俞军介绍,实现“不见面”有6个重要环节,分别是:外网受理、内网办理、集中审批、无偿代办、公开透明、快递送达。

“建立实时场景沟通平台,强化了真实场景、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真实信誉,把好了商事登记准入关,确立了申请主体及投资人责任,杜绝了用假身份证虚假注册,消除了设租寻租空间。”中央编办、国务院审改办副主任何建中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他认为,“不见面”审批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成事,显著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

现在,南京市栖霞区的成功试点正在江苏推广复制。“到今年10月底前,确保全省80%的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俞军介绍,届时“不见面”审批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实现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3550”目标,力争让江苏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优化服务,实现简政放权再升级

转变政府职能既要给市场松绑,还要突出优化服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了这样的内容: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实不到位,涉企收费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行政执法中存在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现象,少数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这些问题的指出体现了自信和勇气,这也正是深化简政放权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努力的方向。

今年年初,陕西西安市一名创业青年4个月办不成一张营业执照变更的经历,让今年的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深深自责。这名创业者从事的广告设计和制作业务,相关审批早已被取消,但当地工商分局以系统无法查阅为由将他拒之门外。王永康说:“我们本应该做到‘最多只让企业跑一次。但是从这件事中,我们没有看到相关部门的‘责任在哪里,服务在哪里。”

汪利民委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加强监管的同时,优化服务改革,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全国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只有“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才能实现优化服务,让简政放权实现再次升级。

“放管服”的改革归根结底是要正确、科学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精干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精简规范政府审批事项,提高政府行政审批效率,让群众和企业点赞叫好。

换句话说,政府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才能让人民获得更多幸福感。

结语

一个现代政府,既要有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和关切的重要标志,还必须通盘考虑国民福祉和红利。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说:“把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力释放出来,这就是改革最大的红利。”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逐年前移,2016年比2013年累计上升了18位。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是,2016年全国新设企业552.8万户,同比增长24.5%,日均新设企业1.51万户,新增市场主体继续“井喷式”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由“放管服”带来的改革红利将蒸蒸日上。

但是,我们切不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毕竟,改革的精神是永远“在路上”。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这也是中国式改革的时代语境。

正如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的:“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要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

猜你喜欢
放管服简政放权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