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进研究综述

2017-06-06 22:38高文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演进产业结构

高文静

[提要] 产业结构演进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研究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大量学者在考察和研究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更替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产业结构演进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借以指导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优化调整

中国分类号:F26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8日

一、国外有关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配第,配第的理论为解释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思路,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由效率低的产业向效率高的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有主要的推动作用。

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1946)就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础,通过对若干个国家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由此揭示了经济进步过程中产业部门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当国民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同时,劳动力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又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与克拉克同时代的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通过对近20个国家在1880~1929年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尤其是重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提出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成长率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工业部门间的特定的结构变化,而且具有一般倾向。经过研究发现,各国工业化虽然进行时间早晚不同且发展水平各异,但都表现出一个共同趋势,即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并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质。霍夫曼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66)进一步研究了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规律,他不仅从劳动力结构,而且从部门产值结构方面,对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作了更为彻底的考察;不仅限于观察值的利用,而且对截面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得出了按人口平均产值与相应份额的某些合理有用的基准点价值;不仅考察了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一般关系,而且分析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使经验分析更具有一般性的意义。他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

70代后,一些学者利用库兹涅茨的分析方法对6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库兹涅茨分析不完全相同的一些结果:在一些工业先行国,无论是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其第一次产业比重的下降趋势在70年代都有所减缓,在其中的主要国家(如美国和英国)都已降到了4%以下。第二次产业的比重自70年代后在这些国家也都已出现下降的势头;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降低。第三次產业则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趋势,其比重已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

二、产业演进理论

刘易斯(1954)通过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研究表明:一国的整体经济大体可以分成传统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这两个部门,这样两个部门的经济就称之为二元经济,他首先提出一国从二元经济发展到一元经济的理论模型,后来费景汉(1964)和拉尼斯等人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作了进一步修正和发展,形成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发展模型,该模型表明:一国的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生产部门逐步向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业生产部门流动,并且由于这种流动使得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这时也就完成了整体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因为城市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相对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工资水平,正是这种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从传统农业部门渐渐转向城市工业部门,另外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政治、心理偏好等因素也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发展。

罗斯托(1991)的主导产业理论以及其经济成长阶段论表明,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增长率不可能是同一的,由于各产业增长率的差别,经济增长可以看作是一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较关键的产业高速增长所带动的,这些产业就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演进有关理论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和各个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也会引起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2000)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即内贸和外贸相互结合。因此,他提出著名的“雁行理论”,即为了使产业结构国际化,需要将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相联系。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以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扩大生产”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就好像三只飞翔的大雁在空间排列出的“V”形式。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某些相对具体较弱优势的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升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是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随着直接投资的增加,有关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销售渠道也会同时进行转移与升级。

四、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实质以及有关产业结构变动原因的研究减少,这些少量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市场规模和贸易以及资源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经济结构或者产业结构作用的研究逐步替代有关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原因的研究,成为产业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

五、我国产业结构研究

对于产业结构演进,国内学者力图从不同角度论证我国各省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国家产业结构的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孙尚清通过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结合“亚洲四小龙”和拉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的多少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其产业结构。钟勇从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机制入手,探讨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系统环境,最后从创新、自组织、产业“涨落”、路径依赖等分析产业演进机理。姚静等利用三轴图法描述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并分析其产业结构现状及区域差异,进而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具体的产业政策。毛剑峰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17个产业进行需求、关联及特征方面分析,最后提出三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再起,徐艳飞.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与产业结构演进[J].经济管理,2014.9.

[2]应庚谚,徐乐怡.“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协同演进的状况和机理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4.7.

[3]姜玉砚,焦斌龙.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2.

[4]李丽.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演进分析[J].财贸经济,2014.1.

[5]刘杰.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6.

[6]王晰巍,林明兴,刘恋.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演进中知识创新螺旋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1.7.

[7]刘建利,杨思远.创新资本、经济危机与产业演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

[8]钱利英,吴映梅,徐燕苗.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演进状态协调分析[J].经济地理,2010.8.

[9]于雪原.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

[10]梁军.产业结构演进与山东经济增长[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6.

[11]柳杨青,杨文进.产业演进中的循环经济[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2]赵春艳.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3.

[13]鲁奇,张超阳.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14]陈晓红.经济全球化与产业演进[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9.

[15]谢植雄.深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4.

[16]肖云.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对外经济的战略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1994.5.

猜你喜欢
演进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