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培民营经济发展土壤

2017-06-09 09:04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7年19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经济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唯睿

厚培民营经济发展土壤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唯睿

2016年,贵州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097亿元,同比增加851亿元。民营经济比重达52%,发展更具活力。

3月30日,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强,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敖鸿为荣获工信部第二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的贵州企业授牌。贵州普黔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公司总经理感慨:“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贵州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土壤。”

2016年,贵州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097亿元,同比增加851亿元。民营经济比重达52%,发展更具活力。

民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发展民营经济,企业和企业家是主体。

近年来,贵州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精简办事流程,让民营企业受益颇深。

“现在办理很多证照,都是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绿建联创(贵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军说,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不用一趟趟跑相关部门,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经营人员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生产中去,提高经济效益。

简化办事程序、明确办理时限,严格“限时办结”制度。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在减少事前审批的情况下,让事中事后监管跟上来。一系列举措让企业家为之称赞。

同时,一站式服务在贵州全面推开。省市县成立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网上办事大厅,建立全省联网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时限大幅减少。并实行了行政审批办理时限承诺制,压缩省直机关行政审批平均办理时限50%以上。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省级共清理行政许可事项97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52项,2016年底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只保留321项。

今年2月,贵州省进一步放宽了市场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同一地址可以登记为多个市场主体住所的“一址多照”、工位号登记、“一照多址”等更为宽松便利的登记方式,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保障创新创业,既免去企业管理多个证照的麻烦,又有助于整合分支机构资源。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优势的竞争、要素成本的竞争、服务态度的竞争、感情关系的竞争。”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敖鸿说。

多举措融资减轻企业负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

在致力于改善发展环境的同时,近年来贵州省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把为企业融资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做好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工作。

政府搭台、银企唱戏。2016年7月,贵州省成功举办全省工业及大数据信息产业项目银企对接会,组织了2769个工业及大数据信息产业企业,动员35家银行、担保、信托、证券、保险、基金、投资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参会。

对接会上,提交项目达1858个,实现融资总需求超过3500亿元;签约项目数912个,签约金额1377.35亿元。涵盖了装备制造、白酒、化工、建材等我省传统优势行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等具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银行注入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企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与贵阳银行签约后,镇宁万祥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激动地说。银企对接会的举办进一步拓宽转型项目优势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完善了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有效缓解银行放贷难、企业贷款难问题。

“要继续筹备开展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银企对接会。”吴强表示,今年要推动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和融资。

不仅如此,贵州省还不断推动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探索“政府支持+社会投资+市场化运营”机制,在省内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去年,省级服务热线96968已经设立并正式开通,各市州也在紧锣密鼓地设立中小企业服务热线,以便及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在资金、政策的合力推动下,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民营经济成就业第一渠道

民营经济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4%,成为就业的第一渠道。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641万人,同比增长21%,比2015年增加112万人。

目前市场经济多元化,民营经济比重很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有想法、看准市场、有一定创业条件的人都纷纷当了老板。

“有条件的人在创业,而没有条件的人正创造条件来创业。”贵州省工商局微型企业发展监督管理处处长童琨说,民营经济的发展,正在输入新血液。为了激发有条件、有创业激情的人创业,贵州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如已经实行了几年的“3个15万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等。

柒黔民族文化发展公司,是2015年享受我省“3个15万元”扶持政策的一家微型企业。

“少数民族的淳朴,正是现如今人类最缺乏的灵魂载体。”创业者蒋开雄和他的合伙人吴英才从小受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熏陶,两人共同的梦想就是能够把家乡最精髓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喜爱。

正值旅游旺季,蒋开雄在店铺里不断听到回头客认可的声音,他感到非常满足:“营业额每天都在增长,店里也有15个员工了。”

蒋开雄和吴英才从公司职员转身当老板只是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成功缩影。

201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采取“3个15万元”措施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

五年来,贵州省通过对核心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叠加支持措施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以“3个15万元”政策为基础,各类支持措施为支撑的“3+N”政策体系,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构建覆盖微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扶持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扶持微型企业10.8万户,创业人员覆盖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涉及加工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和特色食品生产等行业,带动就业人员58.15万余人。呈现出“以创业带动发展,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助推增收”的良好态势。

有企业,就得用人。“近几年,我省民营经济确实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招聘市场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参加招聘的民营企业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很多时候都要排队预定展位。”贵州省兴黔人才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顾海凇)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为荣获工信部第二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的贵州企业授牌。(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宣传部供图)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