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 音乐与修身

2017-06-09 09:04叶小文
当代贵州 2017年19期
关键词:满天星交响乐团大提琴

读书与做人 音乐与修身

叶小文

本刊顾问,十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等职。

音乐与修身,音乐与青年,音乐与人才,音乐与优秀文化,音乐与美学精神,都可以有关联,都可以带来人生感悟、生命感动和事业激励。

我的退休生活已经一年多了。2016年2月卸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职务后,我主要忙两件事: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

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2600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钱穆说。

怎么做一个摆脱平庸的人?要读书。“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余秋雨说。

怎么做一个高人?要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怎么做一个新人?要读书。今天,要善于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创造性地读书。

读书,要夜以继日。我在职时以“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为座右铭,退休了,这股精神不能退。2016年,我发表了七十多篇文章,其中包括,《求是》杂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新华文摘》23期选载的《文化自信五题》。

不做官了,修身还得继续。古人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修身途径很多,音乐是其中之一。

有个“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经民政部注册登记,其名称来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理念;其成员主要是热爱音乐的教授、专家和干部,也有一些忙于本职工作但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我当上了乐团团长兼大提琴首席。

乐团以“做普及优秀音乐的使者,为全面素质教育做贡献”为奋斗目标,以“爱乐、博雅、奉献、至诚”为价值追求,坚持业余,坚持公益,积极参与文化部和教育部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16年共演出29场,到了全国15省市的高校、中小学。我虽61岁才重拾少年时代摸过几天的大提琴,经过五年的学习,在“深圳交响乐团2016年音乐季”、厦门大学“浪漫大提琴协奏曲之夜”、日本奈良鉴真精神研讨会前的小型演奏会、国家大剧院杂志100期纪念演出以及“贵阳交响乐团2017年新年暨贵州日报改版音乐会”等专业音乐会上,都应邀演奏了大提琴独奏曲《鸿雁》,受到大家欢迎。上海交大学生赞扬我们:“才略文韬,琴音歌赋,齐聚星河如火。谱思源曲,歌隽永如昨。堪忆昔年往事,扶社稷,勋绩良多。韶华逝,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

人的一生,要不断修身。传统文化中,先要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要有修为和定力。首先要在实践中历练人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也包括充实和丰富人生,提高文化素养。那么,热爱音乐,学习、练习和享受音乐,与修身有何关系?音乐,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修身。因为音乐可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实效,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礼以言其志,乐以和其声”。“九三”大阅兵中天安门广场气盖山河、响彻云霄的千人大合唱,使我们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音乐与修身,音乐与青年,音乐与人才,音乐与优秀文化,音乐与美学精神,都可以有关联,都可以带来人生感悟、生命感动和事业激励。

在充实与快乐中,倒也确是“韶华逝,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著名导演同时也是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小提琴手的陈燕民先生写诗赠我:“官场磨砺久,依然赤子心。清新去浮饰,磊落超凡尘。妙手文章著,鸿雁天下闻。琴弓起落处,依然少年人。”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满天星交响乐团大提琴
满天星
大提琴之味
仰望星空
满天星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满天星
杜普蕾和大提琴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