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献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2017-06-09 14:28刘俊丽
今日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处理预防

刘俊丽

【摘 要】 目的 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确保献血者安全。方法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献血反应 预防 处理

近年来,无偿献血已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一般来说健康适龄公民按规定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发生献血反应的概率很低。但有极少数献血者由于心理或生理等的因素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不可避免的发生献血反应。献血反应对献血者的身心有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人们对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给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注意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献血反应,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证献血者健康,是血站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整个无偿献血事业的推进和发展。

1 一般资料

在血站工作实践中发现,极少数献血者由于心理、身体、环境、操作等因素出现献血反应是难以避免的。献血反应是以血容量急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表现为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如何预防和处理献血反应确保献血者的安全就成为血站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方法

2.1 加强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

宣传《献血法》、无偿献血知识、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等内容,让公民知道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献血可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不但可以挽救亟待输血患者的生命,而且起到定期检查身体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献血相当于给自己和家人上了一份“血液保险”。血站使用的采血器材都是经过国家严格检验合格的产品,注射器和采血袋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灭菌的一次性用品,献血不会传染疾病。缺乏献血知识可导致献血者精神紧张及心理恐惧。特别是对于首次献血者,应根据其不同的性格、职业和年龄等,充分运用心理学技巧,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同献血者进行交流和宣传,让献血者认识到献血后稍作休息就可正常活动和工作不会影响健康,以减少和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增加献血信心,有效减少了献血反应的发生。

2.2 严格执行献血体检标准

采血前的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应周密严谨,重视采血前对献血者的征询,耐心细致解答献血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献血者放松心情消除恐惧,防止献血反应发生。对献血者的饮食休息及睡眠等多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空腹者劝其进食后再献血;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献血前饮酒、食用高脂肪食物、情绪欠佳、感冒身体不适服药期间要延期献血;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及疾病恢复期、有严重晕针晕血者不宜献血。体检医师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无偿献血体检项目及内容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严格查对献血者体检登记表的各项内容,全面了解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把好体检质量关。在体检工作中,做到态度和蔼、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不漏项不漏检不误检,严防有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人参加献血,符合体检标准者才准献血,凡不符合体检标准规定者不得献血或延期献血,避免献血反应和血液安全隐患的发生。

2.3 营造舒适安全献血环境

为献血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献血环境,维持良好采血秩序防止拥挤,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做好保温夏季做好防暑,提供方便舒适献血体位,推行人性化的服务,使献血者有一種回家的感觉。采血环境可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献血意向及身体状况。采血环境不理想人员拥挤、声音噪杂、空气污浊、气温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献血反应。安静舒适、整洁卫生、温度适宜的献血环境可使献血者感到温馨快乐、身心放松,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使献血者愿意再次奉献爱心。

2.4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护人员的素质不仅体现在穿刺技术水平上,还包括工作责任心、仪容仪表、服务态度以及对献血者心理护理等整体素质。医护人员的情绪表现对献血者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态度热情遇事不乱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预防。采血者熟练的技术、细致的观察、真诚的鼓励均能增加献血者的信心和安全感,让每一位献血者都能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下完成献血。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规范服务行为强化优质服务,使医护人员用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熟练的采血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献血者对采血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使献血者维持较佳的身心状态,减少了献血反应的发生。

2.5 熟练处理献血反应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采血过程中,采血人员应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反应的各种先兆。当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等献血反应时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停止采血,扶献血者到空气流通处使其头低脚高位平卧以增加脑部供血量,松开衣领,待症状缓解后适当饮用糖水或饮料,有恶心呕吐者使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准备好容器盛装呕吐物[1],注意适当保暖,嘱其进行慢而深的呼吸。对有晕厥、神志不清者按压人中或合谷穴位,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及镇静剂,一般可在5-10分钟内即可恢复,待无不适感觉即可离去。医护人员在对症治疗同时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献血者了解到这种反应是常见的并非他们的身体有问题,通过休息和对症处理症状会很快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以消除其思想顾虑。

3 结果

通过加强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严格执行献血体检标准、提供舒适安全献血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正确及时处理献血反应等措施的有效实施,献血反应的发生明显下降,平均每年的发生率从实施前3.24%下降到实施后的1.18%。

4 讨论

献血反应不仅关系到某一个献血者的健康及他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而且关系到整个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不仅可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还可营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范宇.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272-273

猜你喜欢
处理预防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