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针灸防治偏头痛中的运用

2017-06-09 23:50吴书奎
今日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治未病偏头痛防治

吴书奎

【摘 要】 偏头痛是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其在祖国医学中被归为“头风”范畴,病情严重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针灸是通过疏通经脉、调理气血,使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治未病”则是为预防疾病发生或進展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其中心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大措施,对我国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针灸防治偏头痛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治未病 针灸 偏头痛 防治

偏头痛是医学神经内科中常见慢性疾病,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具有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病情严重者甚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因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针灸是提倡“内病外治”的祖国医学遗产,其按照中医诊疗方法对患者病因予以诊断,然后辨别疾病性质并确定疾病关键,最终运用相应的配穴处方对疾病加以治疗[1]。随着社会公众健康管理意识的增强以及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探析如何在“治未病”理论思想下运用针灸防治偏头痛具有重要意义。

1 治未病思想在针灸防治偏头痛中的具体运用

“治未病”是指采取一定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进展,首次出现于我国现存中医文献中成熟最早且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其思想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病后防复[2]。就未病先防而言,注重通过饮食、情绪等日常生活方式的调养预防疾病发生;就既病防变而言,注重掌握病症发生、进展等客观规律后利用针对性调养预防疾病恶化;就病后防复而言,注重避免病发诱因、出现病发先兆后及时调理以便预防疾病复发。

1.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的重点在于养生,其提倡调和人体阴阳平衡,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变化,保持精神持守不外散,以实现增强机体抵抗病邪、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生活中饮食不当、作息紊乱、情绪不定等多种因素均易引发偏头痛,因而需要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引导社会民众树立“未病先防”的概念。

1.1.1 节制饮食

我国中医理论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形成痰湿上扰,烟酒无度容易导致化火伤阴,进而引发偏头痛疾病,所以膳食均衡、扶正固本对于减少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时间有积极意义。具体建议如下:偏头痛患者应当少食奶酪、柑橘、巧克力等易发性食物,同时注意禁食螃蟹、烟酒等;若为发病较急、病程较短且多为胀痛、灼痛的实证头痛,则应坚持清淡饮食原则,如米饭、面条、青菜、水果等;若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且多为隐痛、昏痛的虚证头痛,则可以多吃营养丰富食物,如猪肉、蛋类、母鸡、桂圆等。

1.1.2 规律作息

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充足睡眠、定期锻炼,有利于通畅人体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偏头痛疾病的发生、进展。但锻炼时患者应当以自身年龄、耐受程度等实际情况为依据,适当增减运动量,并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多汗时及时补充水分,季节更替时不能过度贪凉。

1.1.3 调理情志

情绪不定、波动起伏是诱发偏头痛的直接因素之一,祖国医学提到:突然而强烈的精神刺激易导致人体气机逆乱,体内血气阴阳失调,进而引发疾病。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消极情绪、维持平和心态等调理情志的方法对于防治偏头痛具有重要意义。

1.2 既病防变

1.2.1 重视偏头痛先兆予早期干预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质变,因此治疗偏头痛更需重视头痛先兆,急性期治疗无效或者近3个月中平均每个月头痛持续时间超过4天或者每周使用镇痛药物至少2次以上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并考虑运用针灸预防性治疗[3]。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主要通过人体腧穴、经络的传导作用于疾病。近年来,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对防治疾病的价值愈加得到重视,有临床研究文献提出:针灸治疗偏头痛可以降低头痛频率、减轻头痛程度,其效果与预防性药物相似甚至更佳,所以患者于头痛初始阶段用针灸进行干预更能够缓解痛感并阻滞疾病进展[4]。

1.2.2 确定偏头痛类型行针灸刺穴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人体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五脏六腑清阳之气均注于头,肝肾脾胃布输气血均养于脑,所以风寒暑湿、燥火扰清窍易造成外感头痛,而脏腑诸疾易造成内伤头痛。针灸时,医师可选百会、风池、太阳、列缺等穴位治疗外感头痛者,选太冲、肝俞、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内伤头痛者,一方面能够有效刺激患者穴位和脉络,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环,实现舒经通络功效;另一方面可以滋补患者肾脏、维持机体之本,促进身体恢复,防止疾病进展[5]。此外,穴位处方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加以辨经选穴效果更佳,因偏头痛部位以侧头部最为常见,所以针灸治疗时可以少阳经穴位为主。

1.3 病后防复

按照药物预防治疗的相关原则,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周期也应为2个月及以上,观察周期应为6个月及以上。但由于针灸法耗费时间长且一般要求患者定期至医院治疗,易导致患者难以坚持,加之我国中医针灸包含针刀、毫针、温针等疗法,因而治疗偏头痛患者应该根据其身体状态和自身要求选择实际性方案。

结束语

“治未病”理论是我国中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为中心思想。非药物疗法中的针灸对偏头痛疗效良好,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痛感,而且可以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针灸防治偏头痛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具体可通过节制饮食、规律作息、调理情志等环节实现未病先防;同时重视偏头痛先兆予以早期干预,确定患者偏头痛类型进行针灸刺穴实现既病防变;最后鼓励患者坚持间歇式针灸、长期性生活干预实现病后防复,进而为缩短患者头痛时间、防止疾病进展、减少疾病复发几率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徐欣,王军.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思路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2(11):1755-1758.

[2]沈婉婉,鲍勇,郭丽君等.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6,1(19):42-47.

[3]曹丽翠,蒋敏之,王磊等.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机理研究进展[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2(37):227-230.

[4]周志勇.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90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36):139-142.

[5]杨菊香,涂春兰,李志峰等.治未病理念应用于亚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健康促进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15:61-63,64.

猜你喜欢
治未病偏头痛防治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