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6-10 17:10李勇
考试与评价 2017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小学生

李勇

在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显出过于简单之弊端,数学思维没有得到显现。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规律;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加快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伴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也明确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加快我国发展的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二,我们应该重点培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典型的理性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事严谨。当遇到问题时,会分析构成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让情绪左右思维而无法跳出困境。

第三,数学兴趣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有利于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在听数学课时兴趣盎然,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提高,进而解决了小学数学成为教学难点的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一,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手段加强联系。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研究和分析出理论知识的本质,最终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这也能深化思维,也就是我们要加强数形结合,深化思维。

第二,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爷爷有1个苹果,奶奶有2个苹果,那么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苹果呢?这样一来,就能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好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而是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长期影响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出学习的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从而来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四、总而言之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其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小学數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整体质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另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并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小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小学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