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7-06-10 18:25令狐曼
考试与评价 2017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培养

令狐曼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而跨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和使用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首先应对异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具有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文化教学。我国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对目标语应用能力较低;二是对异域文化的学习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仍然偏重传统教学中的词汇,语法等的学习。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简单阐述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 培养

海姆斯 (Hymes)曾提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比语言能力在社会文化知识和社会环境中更为重要,因为它注重的是使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和目标语国家的人进行交际,也就是跨文化交际(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除了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 (如 :语音 ,词汇 ,语法等 )外 ,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目标语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可追溯到古代,如丝绸之路、鉴真高僧的东渡、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等等无一不具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性质。而回到当前,随着全球化在中国的深入,国人与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变得日益频繁,从而带动了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大众对外语方面的教学也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外语学习者特别是高校外语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却仍未见太大提高,哑巴外语者和蹩脚的中式外语者是屡见不鲜,这跟许多高校的英语课堂仍然是以着重讲解语法知识及基本句子结构有关,可见影响实际交流的交际文化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培养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不懂目标语蕴含的文化内涵就很难自如的运用该目标语,英语作为外语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因此,高校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正确运用英语进行有效地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及后者的重要性

1.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基本语法,词汇外还要对目标语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因為语言与文化本身是紧密相关的,語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文化背景不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

跨文化意识简单来讲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或者是民族文化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保证交际者能够准确有效的进行交流。

2.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是否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对高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没有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是无法进行有效交流的。有人把跨文化意识比喻成一种特有的符码,同种语境下,交际双方用相同的一套符码进行交流,但是在跨文化语境中,双方如果不了解对方的语言环境特点,他们往往就无法共用一套符码,这就阻碍了交流。有专家就曾说过,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它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英语学习中对目标语的文化越了解,就越能够相应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双方如果都考虑到文化差异才会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和交流障碍,因此培养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的现象,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主要原因是在于传统英语教学的失误 ,因其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没有相融合,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对目标语运用能力的低下。北京外国大学博导胡文仲教授经调查总结出中国高校学生易犯的与语言文化有关的四种错误:一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适当的。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寒暄时喜欢用“Have you just eaten?”或者当受到他们赞扬时会说“NO,no,no,Im not good enough.”这在外国人眼里是不可理解的。二是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我们中国人喜欢给朋友惊喜,比如突然出现在朋友家门口等,而这在西方国家是行不通的,你去看朋友之前要有预约的习惯,否则你的突然出现,也许给主人的只有“惊”没有“喜”。三是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如西方人注重individualism,而我们中国人强调的则是collectivism。如,他们在隐私方面比我们看得更重一些,不能随便问年龄或者薪水之类的问题。四是过于简单化或过于笼统化。如对美国人的印象就是放荡不羁,自由奔放,而觉得英国则是严于律己,刻板,正式。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交际上的不愉快。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高校英语教学若重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适时、有计划在带入文化知识 ,不但可以促进语言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帮助其克服在学习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和语用失误。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担任高校英语教师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增加文化知识的导入,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而会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一是提高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当学生们对语言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接下来对具体内容的掌握也就会手到擒来。二是加强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教学的承担者,除了基本的语言功底外还应撑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接下来就对这两点进行一一说明。

1.提高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对語言的学习亦是如此。要想学好一門语言,如英语,培养出对其文化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

第一,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们了解差异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每次课中预留15分钟左右专门作为文化导入的时间或者在讲课过程中,根据所讲内容,发散思维随机引入文化知识也是可取的方式之一。方面从日常的寒暄到宗教信仰,只要有可能引起文化差异的内容都可以适时的引入并举例说明,让学生参与进来,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对比西方的文化的不同,更能让他们记忆深刻。用笔者一次课堂教学为例,当时说到寒暄,我们中国喜欢“你吃了吗?”而英国人去喜欢问天气,这都是跟本国的文化息息相关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中国人对吃是特别讲究也特别的重视。因此我们的寒暄跟吃有关也就理所应当。而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大多数是阴雨或者是大雾,天气的多变影响到了人们的一般生活,因而英国人的问候方式更关注天气状况。生活中的例子既简单又亲切,学生也容易理解并记住。

第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如英语电影,英文歌曲及课题相关的英语视频或者音频向学生更加生动地展现文化知识。如,每堂课开始的Warm up部分就可以用一首跟主题有关的音乐引入,让学生听觉得到了享受的同时也缓解了上课本身会带来紧张感,能以更好的状态开始接下来的环节。将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或者动画片引进课堂,使学生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及文化差异,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他们对异国文化的向往。除了直接观看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让学生自选电影中的一个片段进行配音或者演绎,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英语文化的氛围,从而对英语所包含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2.加强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除了继承上一代的文化精髓外,还担着培养新生代,延续文化的辉煌的任务。因此想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必须从改变英语教师做起。首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并适当在课堂中增加文化知识的导入;其次,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素养,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之后并没有再如像在学生时代那样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知识,导致知识面狭窄,本身对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大多靠“吃老本”。因此,增加阅读扩充知识不只是学生的任务,教师不仅要做还要做得更好。再次,教师不仅要了解本国及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外,还要善于结合教材把目标语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结合起来跟本国作对比,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论

由于高校学生要面临就业和工作的须要,因此对外语的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在校期间,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目前现状仍然是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教学。无论是校方,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给予跨文化意识应有的重视,导致跨文化意识的缺乏,使学生经常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的失误。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教学也慢慢开始注重方式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了,但还远远不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提高跨文化方面的意识,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语言学习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英语、应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进行交际,最终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参考书目

[1]姚丽丽. 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必要性[J].同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报,2009,9,(5).

[2]潘洞庭.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2007(6).

[3]石英.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4]龙茂菊.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 学科教学,2009,2.

[5]冯源源. 论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4.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培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