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里的欢愉与寂静

2017-06-12 23:08刘艳萍高旗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奇学段理由

刘艳萍+高旗

这是一堂不可思议的习作指导课,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习作指导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发生着,而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概念化的作文教学指导,教学的推进是从学生的需要发生,教师只是在学生写作需要的时候递上一支方法的“话筒”。下课了,文写好了,也评好了。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创意迭出,在歡声笑语中学会了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一段话,同时掌握了如何衔接前后具有语义关系的段的方法。该课既体现了中段习作教学的规矩方圆,又在规矩方圆中开创了一片精彩天地。

一、守住规矩与方圆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部分表述如下: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很多时候,习作教学又和学生的口语表达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还要关注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目标的达成,为书面表达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表述如下: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从习作和口语交际两方面的目标与内容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习作教学的规矩方圆要求比较明确,可以将其提炼为“三有三会”六个关键词:有段篇、有信心、有个性,会想象、会运用、会修改。宋老师在这堂课上紧紧围绕“三有三会”展开教学,老师教得灵动,学生学得扎实。

(一)把握年段特征

四年级习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段落教学仍是习作指导的重点,但相较于三年级,学生的构段能力应该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为第三学段写成篇文章做好铺垫。宋老师课时教学目标始终围绕段落篇章教学展开,先带领学生经历构段的过程。如,学生从一个关键“被外星人抢走”,到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我没有做作业,是因为作业本被外星人抢走了”,最后再围绕句子展开想象,把理由写得生动具体,新奇可信。在此基础上,宋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另一个段落习作。然而,他话题一转:“就这样交给你的老师,估计只能得50分。怎样让文章变长呢?有什么好点子?”在“我要学”中,在交流讨论中形成共识“要想故事一个个往下写,离不开‘有一天,又有一天,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的词语”,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就这样不知不觉渗透在写作过程中。在这个属于孩子们和宋老师的欢乐世界里,一个一个写作的生长点不知不觉地落入笔下。他们学会了如何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能有理有据地言说一段话,他们掌握了如何衔接前后具有语义关系的段的方法。

(二)表达个性自信

课始,学生小心审视,惜字如金。当宋老师抛出一个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猜猜中国最有名的小学生是谁”时,学生顿时眼前一亮,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他们声音响亮,思维开阔,表达自信。宋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营造出了轻松快乐的交际氛围。在自由表达的时空里,孩子们畅想出“我”没有做作业是因为泥石流冲走了、姐姐梦游时撕掉了、掉进正在修的水泥路里凝固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孩子们才敢于敞开心扉,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课堂上迸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理由”,这些“理由”新鲜有趣,充满个性。宋老师是一个敏锐的聆听者,每当学生口中、笔下出现精彩语句时,他总适切地送上真诚的欣赏与赞美。这赞美不仅是对一个孩子的肯定,更鼓舞着所有孩子打开心灵,放飞想象,大胆表达。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课时,宋老师连说三次“下课了”“可以下课了”“真的下课了”,学生却久久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回不过神来。课后他们把宋老师团团围住,纷纷将自己满意的作品捧到老师面前请求签名,宋老师此时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

(三)目标层次清晰

宋老师本课教学目标层次清晰,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整堂课由“困扰找理由”“理由要新奇”“新奇能可信”“可信须有法”四个环节组成,带领孩子一次次向更高更深的目标前进。孩子最初找到的理由多是“生病、忘写、忘带”,平淡无奇。在理解“新奇”的基础上,孩子们开始修改自己的“理由”,此时描述理由的词语变得新鲜、有趣,甚至荒诞。如果仅止于此,习作教学并未真正发生,“理由”既新奇又可信才是学生写好段落、提升语言的着力点。在随后的交流展示中,宋老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关注孩子新鲜词句的运用,比如“云脚长毛”等,及时送上赞美,引导如何将事情写得可信。接着,让学生将习得的方法内化运用,自主修改习作。学生的习作在修改中从笼统变得具体,从平淡走向生动。之后,通过“核心词语”的点睛,水到渠成提炼出“题目”。

二、方圆的精彩

(一)开发习作新材料

小学习作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说会道,顺意表达。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显然是有难度的,教材中的习作内容一是趣味性不足,二是新鲜度不够。学生不知为何写,不知写什么,不知如何写,言语表达欲望低下。而宋老师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是儿童漫画中的一个颇具幽默感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夸张的发型设计、趣味的人物表情、动作无不在吸引学生的眼球。宋老师说:“无论你们怎么打招呼,他都不会理你。知道为什么吗?小明没做作业,有心事。”于是帮助小明找一个没做作业的“借口”顺理成章地成了本次作文的“楔子”。

(二)让习作多点欣赏

宋老师在报告中不止一次强调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欣赏比指瑕更重要”,这是基于实际学情的考虑。第二学段处于习作起步阶段,孩子在用字用词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遣词造句的精彩度等方面会存在很多问题,作为老师不应该用放大镜去找出孩子们的一个个瑕疵,而应该用放大镜将孩子的优点无限放大,让孩子体验到习作表达的成功和喜悦,从而让他们爱上习作。

(三)交际意识很重要

长期以来,学生在习作课堂上的交际环境是缺失的或者是失真的,老师和学生对于为什么写某一篇习作都缺少明确的目的,好像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习作的热情,表达动力不足,从而造成表达质量差,习作能力低下。基于学生的表达,宋老师创设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言语交际情境,学生为了让老师相信不做作业“理由”的真实,他们急切地、手脚比画地向老师解释着。为了解释的需要,儿童不由自主地修正自己的言语,努力将理由表达得新奇可信、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当学生有了真实的交际对象和明确的交际目的,他们才会有写的动力。

宋老师的课例深入浅出地揭示出了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是能说会道、顺意写作。他针对儿童习作中的无力、无趣、无着、无感现象,引领大家深入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用则空。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儿童出发,遵循年段目标,注重运用,努力在习作教材的开掘、言语情境的创新和学生作品的评价方面,形成具有我们特质的作文新教学。

猜你喜欢
新奇学段理由
十二星座上课迟到的理由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新奇的包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迟到的理由
新奇博物馆
迟到理由
管他三七二十一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