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电商集成演进创新发展路径选择

2017-06-14 22:44龚文龙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跨境电商

龚文龙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当前凭借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我国的外贸行业也开始积极投身到跨境电商贸易中来,跨境电商应运而生,为全球贸易发展开扩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将我国的跨境电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对三个发展阶段的概况、特点和优势进行介绍,通过对跨境电商发展进程进行梳理,以期找出跨境电商发展的规律、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跨境电商的不断完善、优化打下基础。

关键词:跨境电商 集成演进 制度创新

引言

我国传统外贸增速连年放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出口增长30.49%,2011年出口增长15.14%,2012年出口增长5.03%,2013年出口增长5.95%,2014年我国出口增长4.96%,2015年我国出口增长-1.74%。跨境电商出口增长率连续保持每年超过20%的增长,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25.71%。跨境电商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逐年提高,截止到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已达31.12%。我国传统外贸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必须寻求可替代的稳出口途径,而跨境电商无论从增速还是体量增长都是传统出口的替代。因此,研究通过跨境电商实现外贸转型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外贸的转型存在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个是制度转型,即通过市场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发展方式转型,由粗放式的外贸发展转变为集约式的外贸发展。这两个导向涉及到技术、市场和制度的相关问题。因此用跨境电商作为外贸转型的重要支撑,有必要从技术、市场和制度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进行跨境电商促转型的演进分析。

跨境电商1.0—以技术创新构造在线集贸平台

跨境电商1.0时代的特点是平台的产生,早期的平台功能单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集贸平台。即便如此,也极大地提升了匹配效率,降低了搜寻成本。在该时期互联网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创新催生了外贸B2B平台,如早期的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等平台,在电子商务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只是对信息流进行创新,通过平台集聚需求和供应商,让供需以信息匹配的形式直接撮合,买家可以在突破时空约束,规模化地在信息平台上对众多的卖家进行删选和评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早期的B2B信息平台也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供需匹配的效率,但由于技术和风险的约束,B2B信息平台不能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来支撑交易的闭环,无法在支付、信用、物流、交易环节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交易仍然在线下完成,属于跨境电商初期模式。

跨境电商1.0的主要特征是技术创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在线集贸平台。这样做的优势是:

(一)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在国际贸易中,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贸易成本的重要原因。Rauch(2001)总结了信息不对称对贸易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在贸易中都产生了搜寻成本,搜寻成本的解决依赖现有的商业联系,而非公开市场。互联网技术驱动的B2B信息平台为交易双方有效地减少了搜索成本和匹配成本,是互联网技术创新对传统业务模式的一次改造,是互联网技术通过平台的形式对交易双方的一种整合。通过这一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外贸B2B平台的出现从功能上替代了传统线下的外贸展会或市场,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中介形式的变革,实体场所和人工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降低了交易成本。其次,互联网平台形成信息匹配的规模效应。传统的外贸询盘需要诸家询问,依次沟通。在B2B平台上,可以实现一对多的群发式信息推送,让需求或供给迅速被众多供应商或买家获知。增加询盘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在外贸B2B平台上,信息匹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外贸企业的交易成本。最后,外贸B2B平台去中介化使供应链趋于扁平化,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外贸B2B平台让生产商也有机会和国外买家直接联系,让供应链上的链条更短,压缩了交易成本。

(三)交易去中介化

在早期的跨境电商中,出口商品的供求品类、质量、数量、供货时间和风险控制的匹配,不一定依靠外贸公司或广交会等传统外贸中介和市场,可经由B2B平台直接匹配,解决双边的信息不对称。这是对传统外贸模式的创新。在传统上,我国供应商有出口的需求,国外采购商有购买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都很分散,面临供需匹配难题和交易成本约束。所以外贸展会和外贸公司充当了供需匹配中介的职能,而且中间环节代理较多,交易成本较高。B2B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约束,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供需双方,解决信息不对称,且效率更高,规模效应更明显,它可以让买家直接和工厂见面,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流通渠道扁平化,去除了交易成本并让供应链更有效率。

(四)信息匹配的二元边际不断提升

信息匹配的二元边际是指信息匹配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随着信息不对称解决能力的提升,B2B信息平台交易信息匹配的规模效应凸显,具体主要表现在信息匹配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效果不断提升。从出口企业视角看,出口产品总量的提升即集约边际,出口产品种类的提升即扩展边际,以及进入新市场的可能性和数量(Melitz,200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口企业借助B2B信息平台进行供求信息匹配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效果不断提升。通过B2B平台的信息在线展示和匹配,由于信息的透明度和充分性得以提升,增加了交易机会,出口企业出口产品的数量得以提升;同时,出口企业出口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并且扩展了企业进入新市场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B2B信息平臺的不断完善,信息不对称现象不断被改善。

跨境电商2.0—集成实现市场创新

跨境电商2.0是对1.0的升级,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后,不断完善功能,整合更多的服务商嵌入平台,共同打造闭环交易平台。体现了以市场创新为特征的深度集成。技术创新催生了技术密集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密集型企业成为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投入。由于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共同作用,使得产品在制造提供时更关注差异化需求的满足,从而产生了对价格竞争的替代,使得市场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网络经济比传统经济更具竞争力并推动市场结构的持续演进。在这一时期,跨境电商平台的集成市场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交易平台创新

流通组织创新以节约交易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为标准。纵向一体化理论(Williamson,1985),商业生态系统理论(Moore,1996,1998)都发现了企业通过某种形式的集成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消除Klaes(2000)提出的交易摩擦。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推动下的市场创新,通过网络效应和信息共享,特别是跨境电商平台模式的市场连接,有效地消除了这种交易摩擦,让进出口买卖双方集成在同一个平台上。一方面,平台通过不断提升搜索技术提升搜索效率,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降低搜寻成本,使交易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平台在不断优化过程中建立了平台管理制度,防止投机行为,保护平台上的买卖双方利益不受侵害,从而进一步增强平台的集聚用户的能力和交易效率。

(二)流程整合创新

互联网时代,大规模制造主导的工业时代的价值创造流程变得效率低下,以“生产—市场”流程逻辑受到挑战,造成库存积压。在互联网时代,这一价值创造的流程顺序变为逆向开展,以用户为中心,在技术推动的市场创新中,市场主导生产,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特别是在跨境电商中,技术创新推动下的市场创新的典型应用是跨境电商平台,平台连接了买卖双边。原来的制造商和外贸中介都参与到供给中,呈现了去中间化—外贸流通渠道扁平化;再中间化—外贸中介建立服务竞争优势;融合化—线上线下融合、传统和网络融合的新模式。在平台的技术支撑下,跨境电商实现了组织创新,平台既不参与生产也不拥有资源,而是对接终端用户需求,组织生产与流通。平台成为价值创造的组织者和整合力量。

(三)服务集成创新

跨境电商发展到2.0时代,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市场创新,改变了传统外贸价值创造方式。在工业革命时期,制造过程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在互联网时代,以市场创新中兴起的服务创新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服务创新嵌入到跨境电商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全过程。工业时代的服务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用户信息无法融入业务全过程。互联网时代的服务创新是以顾客为核心,集成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来提升服务的效率。在跨境电商活动中,顾客可以参与服务创新,企业不断发现客户需求。跨境电商平台第三方服务的开放集成就是在这一主导思想下的服务创新,将用户需求开放给第三方共同提供服务,提供敏捷精益的提供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服务创新。

一方面,技术创新驱动着市场结构的快速演进。在跨境电商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多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和技术为主的要素投入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以网络平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寡头或垄断者逐渐形成。这一垄断是基于技术创新而形成的。另一方面,不断变化的市场结构反过来也会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中的垄断并不长久稳定,也没有形成有损社会福利的产品垄断。而且垄断者为了维持其垄断地位会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网络经济中,在位者和进入者的竞争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循环变换垄断地位。总之,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互相激励、双向互动。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创新互为因果。

跨境电商3.0—集成实现制度创新

促进互联网技术推动的内生性增长,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政府职能从审批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质检、海关等政府机构全被跨境电商拉上网,推动了政府效率的提升。从传统外贸产业的技术外生到跨境电商的技术内生,是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技术创新促进制度创新的过程,其本质是技术由外生变为内生,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技术提升外贸产业效率,优化外贸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模式,最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过程。在跨境电商对传统外贸改造过程中,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创新,同时也促进了制度创新。从技术创新促进制度创新的飞跃是跨境电商发展不断升级的结果。具体而言跨境电商3.0时代的制度创新受到几个方面的推动:

首先,跨境电商带动了政府的创新。国家的竞争力表现为产业的竞争力。从宏观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看,我国传统外贸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较弱,而跨境电商模式开展外贸增速高,是外贸创新发展的趋势,具有技术创新的引领性,是外贸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效率的有利方式。同时,互联网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外贸产业,以创新驱动引领外贸的产业发展,这有利于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从微观外贸企业业务模式看,跨境电商以全新模式开拓市场,实施新的业务流程,传统外贸出口环节的政府的监管和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业务需要。政府必须面向市场,对接跨境电商的需求,利用制度和政策手段大力扶持跨境电商发展。

其次,跨境电商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制度创新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是要对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不是追求某一家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驱动。因此,以互联网技术创新为特征的跨境电商是要对传统外贸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技术作为知识型要素投入,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易于形成比较优势,更易于在行业内形成示范和技术扩散,跨境电商对外贸行业的普遍性升级改造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增长和比较优势,但要形成良性的扩散机制,扩大跨境电商采用的规模,还需要政府的助推。一方面需要政府利用相应的制度来创造良好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制度上的支持也更有助于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对于跨境电商政府制度创新的具体举措有:政府服务创新是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2016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广州、深圳等12个城市增设跨境电商实验区,在这些实验区内将杭州实验区的经验推广。政府针对跨境电商业务实施了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汇聚物流,金融配套等措施,政府参与打造了跨境电商完整的生态链。

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政府进行了各项变革。这些措施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度创新,去除阻碍要素高效流动的政策壁垒,让市场配置资源。积极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服务型政府,便利跨境电商企业成长和创新,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运营流程,释放制度红利。在跨境电商模式下,实施这样的政府创新,可以形成跨境电商企业的集聚,产生规模效应,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集聚后更加有利于政府实施监管和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结论

当前跨境电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技术创新构造在线集贸平台;第二阶段是集成实现市场创新阶段;第三阶段是集成实现制度创新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创造发展机遇,通过交易去中介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让信息匹配的二元边际不断提升,但同时这一阶段也因缺少配套服务来支撑交易闭环催生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虽然利用集成实现了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交易平台创新、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和交易效率,但是跨境电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依然需要制度進行进一步规制,因此出现了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利用集成实现了制度创新,工商、税务、银行、质检、海关等政府机构纷纷开始实现跨境电商领域的监管,将更有利于跨境电商朝着更科学、合理、合规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跨境电商利用政府的引导实现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章发.大数据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6(6)

2.吴敏.“互联网+”视域下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思路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3.梁云.出口贸易与流通业企业生产率提升:机制与效应[J].经济问题探索,2016(7)

4.徐松,张艳艳.应将跨境电商建成“中国制造”出口的新通道[J].经济纵横,2015(2)

5.邹磊,徐策.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跨境电商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