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生:穿梭于四重身份“演”好四种角色

2017-06-15 18:26知一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枣农佳县枣园

本刊记者|知一

武子生:穿梭于四重身份“演”好四种角色

本刊记者|知一

小时候经常挨饿,靠母亲做的“枣炒面”才能填饱肚子的武子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与红枣结下了四十年的不解情缘。既是国家优秀科技特派员、佳县红枣产业办主任,还是朱家坬镇武家峁村支书、著名的“枣树医生”、“土专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四重身份赋予了武子生不同的责任,演绎着别样的精彩人生。

作家路遥笔下的平凡土地上,一直传承着奋进向生的精神力量,善良,不屈服,不认输,勤思考。这样的精神内涵根植于骨髓,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孙少安”是这样,“孙少平”是这样,佳县的武子生也是这样。

小时候经常挨饿,靠母亲做的“枣炒面”才能填饱肚子的武子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与红枣结下了四十年的不解情缘。

在陕西省佳县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万历年间,佳州(佳县)瘟疫流行,白云山道教始祖李玉凤真人痛心疾首,欲施术救治却苦无妙药。为寻良方,李真人顺黄河而上,约走了40余里路程,来到泥河沟,看到一片枣林,红玛瑙一样的大红油枣,让李真人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喜出望外,带着仙枣赶回白云观。将仙枣置于大瓦罐中配药煎熬,众患者蜂拥而至,饮此汤一口,当日病即痊愈。没过数日,佳州瘟疫就全然灭绝。

佳州仙枣配药降伏瘟疫之事,禀报延安府,又上奏皇帝。皇帝随即褒奖了佳州,并下令北京同仁堂,每年从佳州泥河沟调集一些优质红枣,作为皇室之药品与营养滋补品使用。因此,《同仁堂志》中留下“葭州大红枣,入药医百病”的记载。佳州知州感到脸上有光,就下令黄河沿岸各村寨,开始大力栽植枣树。佳州红枣不仅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名扬天下。

作为中国红枣的发源地,佳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了我国优质红枣的代名词,个大肉鲜,营养丰富。“佳县红枣一直发挥着瘟疫之年治病,穷苦之年治饿的作用。”佳县朱家坬镇土生土长的武子生说道。

武子生不是别人,他既是国家优秀科技特派员、佳县红枣产业办主任,还是朱家坬镇武家峁村支书、著名的“枣树医生”、“土专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四重身份赋予了武子生不同的责任,在他身上时刻都在演绎着别样的精彩人生。

农民:红枣救活了我。

“‘只要树上有枣就饿不死人’,这是佳县老百姓的一句俗话。枣树属耐旱作物,年年挂果、岁岁丰产,千百年来都是当地人遇灾荒时赖以生存的重要口粮。常言道‘靠山吃山’,枣林沟、枣树坪、枣树梁等地名,就是世世代代的佳县人把希望拴在枣树和红枣上的证明。”武子生表示。靠种枣维持温饱,这是武子生的初衷,也是佳县百姓的初衷。

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历史时期,枣树成为当地家庭的“救命树”,红枣成为了当地农民的主粮。陕北大旱成灾,佳县土地劣质经不起大旱,每遇大旱佳县灾情最重。在那一眼望去一片荒凉、赤地千里的佳县大地,唯有红枣能经得起干旱的考验,显露出一片绿油油的美景,因此红枣被美誉为“铁杆庄稼”。在大灾之年渡过后,佳县人民惊喜地发现,哪里有一片红枣树,哪里就能少饿死许多人。

在旧社会老百姓一遇大灾不是逃荒逃难就是饱受饥饿。人们说:“一粒黑豆能爬半面坡,一颗红枣可救命。”就是褒奖红枣和黑豆的营养价值高。通常情况下,佳县人把红枣连皮带核一块搅碎掺拌在秕谷糜糠等物中一同加工磨碎食用,当地群众把这种食物叫枣炒面。人们上山劳动、野外拦羊放牧、小孩上学、赶牲灵打工外出都以它携带方便常吃常用。那么渡灾荒佳县人当然选枣炒面为上好食品。枣树也还真的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人们称其为“救命树”。“小时候粮食匮乏,家里经常出现吃的问题。那时,靠着枣炒面养活了我们一大家子。”

武子生深知红枣能治饿的道理,在自家的土地上率先发起了种枣树运动。靠着枣树武子生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武子生自己也说是“发了枣树财”。

尝到红枣甜头的老武,心也越来越大,拥有8座烤炉、1座冷库的他用自己的土地通过置换,流转了近50亩土地,便于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其中投资7万元,雇用机械平整了一块近20亩的土地,统一栽植、嫁接相枣。武子生说,对细碎化土地进行整合,流转过来统一经营,更有利于枣树防虫管理;再者,土地整合、规模经营后,便于微耕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红枣采收和应用科技的提高,最大化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益。

村支书:18岁的村干部带领全村种枣树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对哥哥说,“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对于武子生来说,他也从来不缺乏拼劲闯劲,但是他心中一直想着带领全村村民“做点另外的事”。

过去,武家峁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吃粮靠救济,花钱靠借贷”。18岁开始,武子生就在村里担任村干部。“要想富,栽枣树”,上世纪80年代,武子生动员村民新栽红枣1600亩,实现全村耕地面积枣林全覆盖,正常年景红枣人均收入4000余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成了远近闻名的红枣专业村。他还率先成立了千年枣业合作社和红枣加工厂,注册了品牌,运用自己独特的加工技术,生产出的红枣产品远销省内外。武子生不但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而且帮助周边群众解决了红枣销售难题,带动了大家共同富裕。

红枣合作社由武家峁村及周边邻村的240多户枣农组成,通过“合作社+科技+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品牌创建、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提高了农户分散经营对风险的抵抗力,让枣农减轻了销售之忧。对于村里的贫困户,武子生更是关照有加,在同等条件下,以高出市场价30%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红枣,在合作社的带动和帮扶下,武家峁及周边村生产的红枣不仅能卖上好价钱,而且枣农还掌握了丰产技术。“目前,合作社已累计帮助200多户枣农走上了致富路,其中50户贫困户、180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带动农民增收600多万元。”老武自豪地说道。

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才能保持长效的创新活力

为了想要枣树枝头年年挂满大红枣怎么办?武子生告诉记者,首先要从自家的枣园做起。“枝条都剪完了,怎么结枣!”武子生妻子到枣园看到枣树被修剪得不成样子,一下子火冒三丈,跟武子生翻脸,几天不和武子生说话。原来是武子生认为红枣质量不高,应该降低枣树高度,疏除枝条。当时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认为武子生是在瞎折腾。

武子生坚持自己的修剪方法,对修剪的枣园认真管理,结果,红枣丰收了!和原来的枣园相比,示范枣园的红枣品质提升、果个增大、挂果率提高。红枣亩收入比原来的枣园增收了1500元左右。武家峁村枣农纷纷效仿武子生的做法,亩产量、产值均明显提高。武子生成了管理红枣的能手。他总结出了红枣管理方面的许多小窍门,把自家20多亩枣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才是武子生的梦想,他将红枣管理“秘籍”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枣农。在武子生看来,“把技术握在手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推广开来才能保持我创新的活力。”。

作为一名科级特派员,他的科技成果都在位于陕西佳县的30多亩红枣丰产技术示范点乃至全县逾80万亩的枣园里。

“一天到晚电话不停,有咨询技术的,有洽谈市场的,还有邀请我去授课的。”他说。对于红枣的热爱,武子生只要一看到关于红枣管理科技书籍和资料,武子生就如饥似渴,反复研读,遇到红枣专家下乡搞调研、搞培训,他就不失时机地提出好多问题。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反复实践,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枣树医生”。

2013年,对枣树伤害极大的“绿盲蝽”虫害袭击佳县。“那年全县枣歉收,很多人家里绝收,和‘绿盲蝽’有很大关系。”他说,那时获得科技特派员身份不久,于是全身心扎到果树林里,通过跟踪观察枣树叶片,不断比对找出办法,选择适合的农药和喷施方法展开防治,取得不错的成效。他也因此被县上安排为枣农进行技术培训,不仅为佳县数千名枣农讲解,还去了周边的枣业大县共享“防病秘籍”。

摆脱了病虫害的威胁,武子生随后与当地红枣产业办、红枣工作站等机构共同开发了30亩的“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示范点,这种新技术将枣树的优果率提升1倍。到2016年,这一丰产技术已推广到全县8个乡镇50个行政村的3万亩枣园,每亩能增收2000元左右,并顺理成章地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的认证。

红枣办主任: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2016年9月30日对武子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日子。因为在这天之前,他还是当地一个地道的枣农,还是黄河边上的一位远近闻名的红枣“土专家”,还是带领乡亲们种枣致富的村党支部书记,这天之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主任。

“小学没读完的农民当正科级红枣办主任”的消息瞬间在佳县四散开来,引发了各界争议。有的人认为聘用武子生当红枣产业办主任是肯定他在红枣的种植管理方面有技术有贡献,为了更好地推广其在红枣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使枣农受益,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县上才不拘一格,破格录用。也有人说让一个马上60岁、小学都没念完的农民出任正科级事业单位的第一负责人违背了干部任用的组织原则。

2月28日一大早,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主任武子生就来到了朱家坬镇,准备启动开春以来的第一次枣树“强力降高塑型”种植技术培训会。“坐在红枣办主任的位置上,我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在任一天我就要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武子生说。解决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工作赢得信任,用能力击破质疑。身为红枣办主任的武子生接下来有的忙了。

“也许人生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武子生是平凡的,但是他时刻都想着变得不凡,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奋进,在纷繁的人物角色中平衡,他始终想着掌握一门将枣树变幻成“金树”的艺术,看到更广阔的天地里结出更多的“金枣”。

猜你喜欢
枣农佳县枣园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快乐佳县人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延安
佳县找回“佳米驴”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