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2017-06-15 22:40唐晓霞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新形势

唐晓霞

摘 要: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以往的教育结构与知识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建设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但在新形势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观念落后、缺乏丰富的就业经验等问题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加以深层次分析,探讨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就業困境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总数量供过于求。据相关统计数据,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大学生的数量仅仅为21万人。而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上涨态势,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逐渐由最初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高校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6年的765万,仅仅15年的时间,毕业生人数就增长651万。但与此同时,据人社部毕业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职毕业生与上一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加在一起,待就业人数约为1500万人。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同比增长6.7%,低于上一年的GDP增速,经济形势出现下滑趋势。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及大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当今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上大多数企业对具备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就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然而由于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高校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经验与心理素质的锻炼;部分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提升各科成绩,也形成了“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等思想,只学习书本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3)产业结构与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失衡。除上述内容,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偏好的严重失衡也是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遍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落后和教育机制改革力度较小有关。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教育机制改革还相对滞后,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职业规划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

二、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路径

(1)端正求职心态,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各高校应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及学生实际状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就业指导。在实际教育中,高校应不断转变以往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切实做到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求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管理体制束缚,大多数高校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这就要求各高校应打破陈规陋习,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此外,面对新形势下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各高校还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着力点,不断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搭建起校企合作平台,并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指导,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等。

(3)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模式。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偏好失衡的状况,各地区政府应不断健全宏观调控模式,致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改善行政体制,取消户口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束缚,构建起完善的就业信息渠道、社会保障机制及其相关就业法规等,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实现就业机会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仍旧面临着大学生总数量供过于求、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产业结构与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失衡等问题,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应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模式;其次应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应端正求职心态,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淑文.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2).

[2]郭 芬.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 .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新形势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