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特色文化课程的建设

2017-06-21 00:10刘文荣
艺术评鉴 2017年8期
关键词:特色音乐课程

刘文荣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往往汇聚更多的人才资源,引领学术前沿。高校因科研设备与科研资源的较为集中,使重大科研基金、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集中荟萃,高校成为科研的重要集散地。地方特色文化的丰富与发达,加之如上高校元素,往往使高校能集中深入与有条件展开地方文化的科研工作,从而促进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在高校中的课程建设,进而以课程建设再促科研,课程教学中以教促研,得到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科研和课程教学中得到科研,如此良性循环,已至往复。不仅能促使地方文化特色与高校的对接,亦能在结合中促使高校关注地方文化特色,高校关注地方文化资源,科研关注地方文化资源。本文结合甘州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试谈地方高校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对接以及高校中特色文化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 地方特色文化 甘州古代音乐 课程建设 河西学院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106-02

甘州位居河西走廊腹地,“丝绸之路”要冲。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甘州拥有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资源。如《唐书·礼乐志》有载:“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①。段安节《乐府杂录》亦有载,唐代教坊软舞中即有《甘州》。软舞风格为委婉柔美,适于管弦。这与《隋书·音乐志》所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首,多用西凉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②相符。崔令钦撰《教坊记》所载四十六首大曲中,“甘州”排名第七,足见其在唐时之兴盛。唐甘州乐舞的兴盛,促使其进一步进献皇庭。“甘州”边境曲的进献,据《资治通鉴》载“上盖嘉运之功,以为河西、陇右节度使,使之经略吐蕃”,可知是为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由盖嘉运所进。据史料记载,盖嘉运酷爱音乐,且好以河西边塞曲的的进献而取悦玄宗。《全唐诗》亦载《凉州歌》亦为盖嘉运所进。

无论什么,甘州曲成为唐宫中以及教坊演奏的重要曲目。并且传之于日本。日本朱雀天皇承平年间(931年-937年)乐书《倭名类聚抄》中就记录有唐乐132曲,其中,在“平调”曲中就有《甘州》。另外,由日本人藤原师长于1171年编撰的《仁智要录》是一部收录中国唐传筝曲的谱集。其中,《甘州》位列卷第六“平调曲”之第六首,为目前保存在日本最重要的唐乐之一。并且极为难得的是收藏于日本国会图书手抄本中就有十三弦筝《甘州》曲。日本幸存与遗存的《甘州》音乐史料资源,是展开古《甘州》曲研究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依据。幸运的是,在日本尚能看到原件,保存完好,极为难得,十分欣慰。国人对《甘州》的研究,要极为重视日本的存谱。《甘州》有谱,但甘州地属远在河西走廊,故日本学者水原谓江为研究《甘州》谱,早在九十年代到甘州寻根考察。

唐时甘州,音乐文化发达。天宝年间,唐诗人岑参过张掖时,曾陪同张掖太守天使君游历甘州东北的居延花门山堡。赋诗《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一首,诗云:“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铤右铤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甘州具有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资源,而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建设,是推动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甘州地处河西走廊要冲,是古“丝绸之路”往来的重要通道,甘州古代音乐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河西学院恰位居甘州,是甘州乃至河西走廊唯一的一所綜合性高校。在学校院系相关课程的开设中,要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进以做到挖掘、传承、保护,并且以高校的力量做到、做好、做强甘州文化的研究,进而适时灵活的将研究渗入教学,并与教学相结合。以研促教,以教普研。

我校在占地理之优,研究之便的条件下,要应以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将甘州古代丰富的音乐文化进行精细化的研究,并使其走向课堂,以实实际际的教学,真实的课程培养来再现甘州古代音乐文化的内涵。

特别是,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荐“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国家提出更大举措的“一带一路”建设规划。“要促进人文交流,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夯实“一带一路”建设”。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携手“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丝绸之路”再一次吸引全世界的眼球,“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学术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丝绸之路”文化建设进而“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必将迎来一个更为迅速发展的时期,处“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河西走廊古代音乐艺术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社会对“丝绸之路”艺术人才的需求则显得会更为突出。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对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亦要有所行动。这对我们的高校教育带来了思考和要求。机遇就是挑战,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或能出此培养。

此外,对甘州古代音乐文化的研究与走向课堂,对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高校中的结合与实施,以及对“丝绸之路”大课题创造性的本土化实施,能起一定的助推作用。基于此,我们要不断拓宽与优化教学资源,吸收有利因素,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因地制宜的个性发展观,巧施教法,借力使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选择与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结合自己不同的兴趣点、志向与学习要求,学生选课后经过学习会有不同的收获。要适应音乐舞蹈学生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与毕业工作去向的多选择性即是其中之一,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时代对学生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亦是高校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所虑之一。地方音乐文化会受一定地域性的影响,观众与社会对音乐舞蹈在地域音乐文化选择方面的要求,在地方高校课程设置上亦应体现这种因素,并适应时代发展对地方高校在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方面成果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是地方高校更有义务集中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说,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设置是适应时代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专业学习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与实施化的结果。

另外,对于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认识“丝绸之路”古代音乐文化存在的重要历史价值。并且在尊重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在部分培养方向与专业理论课以及公选课中适时开设。在务实师生调研,论证、听取意见会的基础上,与学校对接,在课程上将“旧”与“新”“承”与“创”“守”与“破”的关系辨证、灵活把握。从而在部分专业与方向上合理改善课程结构,真正做到地方音乐文化特色研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结合,互为渗透、互为影响,并探索出科学、合理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丝绸之路”古代音乐艺术的教学与文化建设。

注释:

①[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477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十四·音乐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331页。

猜你喜欢
特色音乐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音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自行车的发明
音乐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秋夜的音乐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