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改造实践
——泉州“东亚之窗”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

2017-06-23 08:48陈国胜
福建建筑 2017年6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泉州建筑

陈国胜

(泉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 福建泉州 362000)

城市更新与改造实践
——泉州“东亚之窗”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

陈国胜

(泉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 福建泉州 362000)

以泉州中侨机床厂“东亚之窗”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实践为例,提出城市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并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入手,探讨改造设计手法及面对的问题。

城市更新;历史建筑改造;工业遗产

0 引言

近几十年,中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功能不断调整变化,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其功能远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甚至与城市管理发生冲突,从而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其中不乏优秀历史建筑。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建筑及对于这部分建筑的改造进行城市更新,有别于大拆大建的方式,让其成为城市建设的又一新亮点,提升文化底蕴,越来越显得必要和刻不容缓[1]。基此,本文拟泉州中侨机床厂“东亚之窗”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城市更新与改造这一当前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1 项目简介

泉州乃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第一届“东亚之都”中国唯一入选城市,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在工业时代,城里出现大量国营工业厂房,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当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城市历史的重要片段和记忆,但时至今日,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造,方可满足当今城市更新的需求。该项目改造对象——中侨机床厂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中侨机床厂位于泉州鲤城区崇福路西侧,学府路北侧,建于20世纪70年代,总用地面积3.4万m2,改造后建筑面积3.3万m2。现基本停产,场地内环境清幽,保留有大量高大乔木和厚石板路面,建筑以生产车间为主,少量办公建筑。建筑立面具有典型的工业建筑特征,如折板屋面,石墙面等,车间内还有遗留的生产机台设备,车间外留有烟囱,这些都是值得保留的工业遗产,如图1~图2所示。

图1 现状建筑及环境

图2 破败的屋顶

现有场地是原有厂区,经过不同时间陆续建设,部分建筑布局没有统一规划,空间格局混乱。

交通不畅是该项目最难解决的问题,基地目前只有东面面向仅7.5m宽的崇福路有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其他3个方向均无出入口,崇福路较窄,交通拥挤,缺少停车设施。另外,市政设施系统严重破坏,道路管网等设施陈旧,与城市市政管网没有形成衔接。

建筑主体结构不同程度破坏,不能正常使用。部分建筑屋顶损坏,漏水,木桁架腐烂断裂,混凝土折板结构保护层脱落,钢筋暴露。墙体表层脱落,局部墙体倾斜,建筑立面破败,特别是沿街建筑,严重影响城市整体面貌。

随着时间推移,工业产业外迁,这些历史建筑已完成初始的历史使命,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在城市功能中失去应有的地位,急需给予新的规划定位。在空间规划、道路交通、景观绿化、结构安全、消防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2 改造思路

改造项目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功能转换问题。功能的转换必然带来规划定位、空间格局、立面形象、等的重新定义,并应满足当前技术建设标准要求。

在对旧建筑、旧环境给予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保留工业遗产,符合当下的文化背景,赋予新的建筑元素和功能定义。但“颠覆式”和“洗脸式”改造均不可取。“颠覆性”的改造能解决立面形象问题,但城市的发展文脉被割裂。“洗脸式”改造只是外表皮的改造,不能给项目赋予新的活力,产业园的发展受限,改造价值大打折扣。该项目探索“成长式”改造方式,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改造和更新是赋予新生力量,延续建筑生命周期、提升建筑文化内涵的一种手段,让建筑融入新的时代背景,继续成长,形成各自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功能区[2]。

该项目作为“东亚之窗”文化创意园建设,依托的是东亚文化背景,使之成为文化的载体;利用旧建筑改造,面对的是工业遗产的保护,这两者是园区规划定位的主要考虑因素。改造目标是让该项目成为泉州又一代表性文创产业园区,成为东亚文化传播、交流、展示、体验的窗口。

2.1 在原有肌理基础上进行梳理式空间规划

保留原有代表性、建筑质量较好、体量较大的建筑,适当拆迁部分建筑,向东打通,面向崇福路形成入口广场。向南拆除部分围墙,打通学府路出入口,如图3所示。内部根据场地现状条件,利用原有植被茂密区,建成“御花园”与“ 三溪园”两个园中园。拆除临时搭盖建筑,利用原有4栋体量较大车间之间的狭长空间,形成东西、南北双向主街区,贯穿整个园区,与入口广场呼应,大致形成“前庭后院,一街两园”的空间格局,如图4~图7所示。

图3 部分拆除建筑示意

图4 总平面图及空间构成

图5 鸟瞰图

图6 广场效果图

图7 内街效果图

2.2 保留旧建筑有价值的部分

旧建筑的肌理、表皮、结构形式、装饰材料、构造等,都是具有时代特征,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记忆载体,需尽可能得到保留。

该项目屋顶形式多种多样,有木桁架瓦屋面,钢筋混凝土折板屋面等,形式优美。大量条石墙面,具有地域建筑特色。生产用的烟囱、设备机台,带牛腿结构柱、吊车梁,都是典型的工业建筑遗存。

2.3 结合旧建筑,进行有机改造

依托园区的文化背景,结合现有建筑特点,融入新的材料、造型、空间,塑造能满足当前项目诉求的新功能、新形象,使之符合园区的使用要求,改造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寻求改造的切入点,从建筑风格、园区环境塑造和使用功能、结构构造改造两方面入手,在取与舍之间把握控制,如图8~图10所示。

图8 墙面上的彩色立体方块造型施工中

图9 改造前现状

图10 内街立面改造施工中

3 改造手法与内容

3.1 改造手法

3.1.1 “脱胎换骨式”改造

原有破坏严重的木屋架、墙体结构等,进行拆除更新重建或修复,消除安全隐患,延长建筑生命周期,如图11所示。

图11 木屋架修复结构加固改造后效果

3.1.2 “成长式”改造

去除破坏严重或与风格定位冲突较大的局部构造,结合现有建筑立面特点,利用原有柱、墙、门窗洞口等,合理加入新的构造元素材料,使原有建筑造型特点得以继续发展延续,避免新旧对比导致造型突兀。

3.1.3 “加、减”手法

内部空间上,利用旧车间内部空间高大的特点,局部加层,使用空间得到充分发挥。立面上,拆除部分实墙面,设计成建筑入口或灰空间,或玻璃墙面,形成虚实对比,改变原有立面因实体墙面过多呆板的缺点,如图12~图13所示。

图12 增加钢结构楼层

图13 改造手法示意

3.1.4 对比手法

既有工业建筑所特有的文化特质和当代文化需求产生碰撞,原有工业建筑立面质感较为粗犷,色彩单调,以灰色调为主。改造后根据功能、风格需求,需要简洁、细腻、柔和、明快的立面风格,立面设计采用仿木氟碳漆面钢管、玻璃幕墙、铝单板、涂料、实木构件等质感较为细腻的材料,形成强烈对比。色彩上,大胆使用红色、粉色、白色、木色,改变原有灰色调,使改造后建筑更具有文创建筑的特点[1],如图14所示。

图14 玻璃幕墙与旧有粗糙石墙形成对比

3.2 改造内容

3.2.1 空间格局改造

总平面根据场地内外环境,进行重新改造,使空间格局焕然一新,与城市肌理相协调。

3.2.2 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根据功能需求,利用建筑空间特点,进行局部加层。改善垂直交通,加设楼梯、电梯等。

3.2.3 建筑立面改造

建筑立面是园区风貌最主要部分,建筑风格定位与园区文化主题相匹配。

3.2.4 结构加固改造

图15 结构加固施工

结构加固主要是石头结构的加固改造,包括基础、墙体、柱等,如图15所示。

3.3 消防设施改造

根据不同使用功能,按消防要求完善系统设施。

3.4 环境景观绿化、市政管网改造

景观环境是建筑的背景,该项目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对景观做大量提升改造,塑造新主题。包括路面、绿化、广场、庭院、路灯、水景、雕塑等内容。

3.5 停车系统改造

在广场空旷地带,开挖两层地下车库,并在园区西侧,建设机械停车楼,以解决停车位不足问题,并能很好解决人车分流问题。

4 结语

每个建筑在建设时候都赋予它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时间、空间、地理环境、社会背景、使用要求等因素,决定了每个建筑独有的功能、外观、结构等风格形式,当然,随着以上特定因素的改变,建筑的形态也需要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使命要求,所以建筑是有生命的,会在相应环境中成长的[3]。改造与更新就是建筑成长的经过。在经历了高速建设期后,旧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案例将越来越多,也将成为一个新的探索课题。

随着改造项目的不断涌现,城市更新改造设计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期,改造手法不断创新,并带来设计理论思想、建筑技术材料等的进一步发展。

[1] 阮海洪.城市改造:重塑与再生[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56-65.

[2] 王硕,张婧.箭厂胡同文创空间[J].建筑学报,2015(10): 45-49.

[3] [俄]M·R金兹堡.风格与时代[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33.

Rban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Practice——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in Quanzhou "Window of East Asia"

CHENGuosheng

(Quanzhou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Quanzhou 362000)

This article use the reconstruction design for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 Window of East Asia" by Quanzhou Zhongqiao Mechanical Factory as an example,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renewal of the city, and starting from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nd city planning,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sign methods and problems.

Urban renewal;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陈国胜(1977.7- ),男,工程师。

E-mail:181368099@qq.com

2017-04-18

TU2

A

1004-6135(2017)06-0047-05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泉州建筑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