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古典园林中小木作的类型与功能

2017-06-23 08:48付立婷王玲
福建建筑 2017年6期
关键词:木作拙政园苏州园林

付立婷 王玲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21500)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中小木作的类型与功能

付立婷 王玲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21500)

苏州古典园林里的小木作性质优良易于加工,代表了苏州当时建筑装饰里的最高水平。文章首先对小木作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各种类型结合苏州古典园林里的实例进行说明。其次,对小木作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探讨,结合其在园林中的位置、图形纹样、文化寓意等进行了分析。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小木作作为一种设计资源在现代设计中值得保护和发展。

苏州古典园林;小木作;装饰功能;实用功能;文化功能

1 苏州古典园林小木作概述

苏州古典园林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特征鲜明,讲究宅园合一,面积虽都较小,却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其建筑离不开木材,装饰装修也离不开木材。

装修在建筑中适用范围广、内容多。梁思成所著的《清式营造则例》中有关于“装修”一章,他将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梁、柱等承重木结构之外的门、窗、挂落、纱隔、天花等非承重结构的木构件称作装修,即指木装修[1]。可以理解成平时所说的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主要指柱、梁等具有承重功能的木质结构,小木作在建筑中不属于承重结构的木构件,本文主要讨论研究的是苏州园林中主要起装饰作用的小木作。

2 苏州古典园林小木作的类型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装饰主次分明、种类多样,小木作总体上指建筑装饰中非承重结构的木构件,主要分为外檐装饰和内檐装饰。具体来说,外延装饰有花格窗、挂落和栏杆,花格窗又分为隔扇和槛窗两大类,具体分类讨论见下文。内檐装饰则主要有纱窗(又名纱槅)、天花和罩。

2.1 花格窗

花格窗是苏州园林建筑中重要的装饰,种类丰富多样,可分隔空间,也可串联景物,功能性、观赏性都较强,具体来说因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图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为以下两种。

2.1.1 隔扇

隔扇又名长窗。《营造法原》中对隔扇的定义是“在建筑立面上为通长落地,装于上槛与下槛之间”[2]。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成具有分隔空间或者说隔断作用的门扇。隔扇一般为长方形,分为上、中、下三段,主要由边挺(即隔扇四周的边框)、隔心、夹堂和裙板组成。隔扇的排列方式简单,一般是同样图形的隔扇连排使用,其夹堂和裙板通常用木板,可雕饰,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也有从上至落地全为镂空,即全用隔心部分,省去了裙板部分,又称为落地明罩,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里所使用的隔扇如图1所示,均为通透玲珑的落地明罩。

图1 拙政园远香堂隔扇

2.1.2 槛窗

槛窗是隔扇的变形,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裙板。“槛窗通过装于窗扇上方或下方的转轴来控制窗子的开启方向。一扇完整的槛窗包括上槛、中槛、 风槛、包框、间柱、榻板、横披和窗扇,其边挺、抹头、仔边、隔心的看面均与同一面上的隔扇相同”[3]。

槛窗常用于较为庄重的厅堂,常见的有冰裂纹、梅花纹等图纹,类型较多,木质的主要有半窗、地秤窗、和合窗、横风窗4种。槛窗除了分隔空间、装饰美化的功能之外还有通风、采光的功能,因而在苏州园林建筑中应用颇为广泛。

(1)半窗。半窗一般是指“上部为窗,下部为墙”的形态。通常用于亭阁柱间,也可用于过道的柱间。“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柳树风”常把人带入一幅幅美景之中,这种意境的营造往往需要借助于这些木作类艺术,如图2所示的苏州拙政园“小沧浪”半窗意境的营造。

图2 拙政园“小沧浪”半窗

(2)地秤窗。外形与半窗类似,不同的是地坪窗是安装在木栏杆之上的。

(3)和合窗。又称支摘窗,推出去然后支起来的上段窗户称为“支窗”,可以摘下来的下段则称之为“摘窗”,合称“支摘窗”。常用于苏州园林中的支摘窗,一般会做成上、中、下三段,上下两窗则是固定的,不能移动,中间的窗户是可以推出去然后支起来的。如拙政园园中的舫形建筑香洲,临水一面全是玲珑通透的支摘窗如图3所示,图纹简单大方,临窗平眺,美色尽收。

图3 拙政园香洲支摘窗

(4)横风窗。又称横披窗,多为长方形,安装于长窗或者半窗之上却不能开启的一类窗户。

2.2 挂落

挂落又称“楣子”,是悬挂在柱间枋子之下的装饰性木构件。一般使用木格、雕花板或者细木条搭接而成,可雕刻可彩绘,与栏杆位于同一层面,纹样多与栏杆类似,保证风格统一。图形主要有缠枝纹和“卐”字纹两种,“卐”字纹取自“富贵不断头”之意,缠枝纹样比较古老,通过植物来表现,常见的有金银花和紫藤等,寓意着生生不息,万代绵长。

2.3 栏杆

栏杆,古称阑干,与地面相接,安装在亭子和走廊的柱间,栏杆多与坐凳相结合,提供休憩和坐下观景之用。栏杆主要有3种类型,扶手栏杆、坐凳栏杆和鹅颈椅。鹅颈椅因靠背弯曲似鹅颈而得名,带坐凳,多设于临水的建筑和廊之中,简洁大方,造型精美,因而在苏州园林中被广泛运用。栏杆是园林建筑或廊的安全措施,防止行人跌落,同时可以丰富和装饰建筑的立面,还有着界定空间的功能,有着分隔、维护、导向与坐憩的作用。

2.4 纱窗

纱窗又名纱槅,与隔扇形式颇为相似,一般不用明瓦做遮挡,而是通过在内心仔的背面用绢纱铺订,或者订裱有字画的木板。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也应用颇为广泛,如留园内的“五峰仙馆”内的纱窗上绘有书画,再如网师园的集虚斋通过纱窗巧妙地将楼梯隐藏,通过这个纱窗来分割空间,藏与露之间增添了许多趣味,游园的同时也可欣赏到书画艺术,避免了砖墙冷淡的同时增加了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

2.5 罩

罩,主要装在园林建筑室内竖材间的上槛或中槛之下,主要分为落地罩、飞罩和挂落飞罩3类。落地罩,是与地面相接的罩,内缘可以是圆形、方形和八角形等。例如留园林泉耆硕之馆的圆光罩,边框采用内外两圆形式,框内为各种纤细柔美的树枝连接较大的叶形花纹,构图自由多变。飞罩悬于顶部两端,由一整块木板或者木条搭接雕琢而成,下垂如拱门且不落地,类似于室内的挂落,但是形式比挂落更加丰富多样。拙政园留听阁的飞罩如图4所示,纹饰以树枝根花纹为主,配以松、雀、梅作装饰点缀。飞罩不仅可美化空间,还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

图4 拙政园留听阁飞罩

总之,在苏州园林中,罩的图形纹样主要是花木禽鸟类的题材,如雀梅、藤茎、喜桃等,经常将雕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寓意丰富。罩的大小一般依赖于空间大小,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划分室内功能区域的主要方式,分隔方式自由灵活,分隔出来的空间似隔非隔、封而不闭。

2.6 天花

天花,俗称天花板,是指建筑室内部分的顶端。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天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平定式天花,多为长方体,另一种是轩式天花,多为曲线形,是南方建筑中特有的天花。

3 苏州古典园林木作装饰的功能与作用

3.1 装饰功能

独特的木建筑文化使得木作类的装饰在园林建筑中日益发展成熟,花格窗、隔扇门、挂落等小木作的图纹多样且精美,使建筑变得精致细腻、典雅古朴,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此外,各种木作装饰还会产生各种美妙的光影效果,一天之中不同的光线强度和照射角度所带来的光影效果都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如诗般的意境。

3.2 实用功能

3.2.1 通风

花格窗被广泛的运用在苏州园林中,与其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苏州气候温暖,雨量较多,城内河流密布,水资源极丰富,这种环境中通风功能尤为重要,大量使用了各种类型的花格窗以达到理想的通风状态。

3.2.2 采光

苏州园林多位于城市之中,面积都不大,却能够实现“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意境。为达这种效果,建造之中必然少不了各种木构件,因为实体的墙面太多会让人觉得笨重、狭小和压抑,又不利于采光,难以丰富空间的层次,通过木作装饰来分隔空间还可达到需要的采光效果,使得空间清透靓丽。

3.2.3 指示和引导游客

由于大多小木作都是通透的,在游客参观园林景观时,可以通过通透的木构件体验各种移步换景之感,引导和指示游客的游览路径。

3.2.4 划分空间

大部分小木作都是属于半透明的分隔,不会完全阻隔人的视线,划分功能区间时不像实墙会彻底分隔,这种似隔非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在心理上或视觉上带来了分隔。这种手法可加强两个空间的联系,室外的空间引入室内,增强了空间之间的联系,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3.2.5 与景观相结合

通过木作装饰将园林内部、外部的景物或景色引入到另一个场景,组成一个更具有审美价值的新景观,即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构景手法:对景、框景、漏景、借景、添景、透景等。

3.3 文化功能

木作类艺术的文化寓意,主要通过主题纹饰和图案形式来体现,经常结合雕刻和书法来表现某种图案纹饰,而且这种图案纹饰通过比拟和象征的手法,又可以表达一些理念:有的体现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和高尚情操,有的体现忠、孝、节、义的思想,有的希冀健康平安、吉祥如意等,使木作类艺术成为一种精神符号,表达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卐”字符的挂落,再如拙政园的枇杷园的玉壶冰馆的碧纱橱上的冰裂纹纹饰,即意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暗示古代人读书的艰辛。

4 结语

现今的园林建筑装饰中木作材料往往存在着木材选用使用不合理、木作技艺难以秉承等问题,在设计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忽视对传统木作类艺术的再运用,忽略意境的营造,并且拘于形式而未深掘其中的文化精髓。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反思和深思,如何将这些古典小木作在现代设计更好地传承演绎,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1] 刘敦桢.刘敦桢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 姚成祖.营造法原(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 计成.园治[A].陈植,园治注释[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Analysis of Types and Function of Joinery Work of the Suzhou Classical Garden

FULitingWANGLin

(Suzhou University Gold Mant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Suzhou 221500)

The joinery work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showed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at that time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easy processing. This essay is going to summarize various types of joinery work firstly, and analyse these joinery work types with living examples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Then, the essay will focus on the functions of joinery work. The location in gardens, design patterns and cultural meaning will b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functions in this section.As one of design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hat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joinery work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developed in modern design.

Suzhou classical garden; Small wood; Decorative function; Practical function; Cultural function

付立婷(1994.5- ), 女。

E-mail:1016736551@qq.com

2017-02-19

TU855

A

1004-6135(2017)06-0062-03

猜你喜欢
木作拙政园苏州园林
木作艺术对于现代茶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拙政园历史沿革与分期考据
苏州园林
苏州—拙政园
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开播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如何修缮分析
书 画
传统小木作语言在现代地域建筑设计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