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7-06-28 12:59曹起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据库知识点高职

曹起武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辽宁 丹东 118009)

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曹起武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辽宁 丹东 118009)

为满足新学情的需要,提高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效果,在保证教师执教能力、合理应用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辅以明确的学习目标、适当的学习活动、优质教学资源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循序渐进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数据库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教育者所接受[1]。同时,学情的改变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使教学流程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实现了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国传统教育中的“课前预习,上课学习,课后复习”看似相似,但实际上设计理念和具体内容都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突出“学生本位”“因材施教”“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

“数据库应用”是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作为典型的理实一体课程,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用相应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数据库应用”课程受到学时和学情的影响,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反映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

一、“数据库应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根据实际学情及项目需要完成各教学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活动的安排、课程资源及载体的制作和评价体系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确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学习目标,除了包括常规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外,还要充分考虑目标对学习者的影响。“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是把人的需要转为动力,本身具有激励作用,指引人们朝着一定方向努力。所以,基于“学生本位”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学习目标,除了要向学习者展现既定内容外,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作用,这一点对缺乏学习主动性的高职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学习目标要清晰、直观,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学完能干什么,一目了然[4]。

2.学习活动的安排

翻转课堂较之传统课堂,典型变革之一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改变。二者角色的变化要求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学习活动内容,要具备参与性、互动性和真实性。参与性是指教学活动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学生做、教师导,要求各阶段的学习活动都应以学生“学”“做”为主,教师“督”“导”为辅。互动性是指解决以往教学活动多是单边进行的弊端,在学习活动中设置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内容,让教师通过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真实性是指学习活动内容必须服务于学习目标,模拟真实岗位环境和任务要求,在学生掌握岗位实际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课程资源及载体的制作

课程资源及载体的制作要遵循服务、适合、适度、适量的原则。一是制作课程资源的初衷是为学生完成课前及课堂任务提供参考,因而课程资源内容必须服务于任务需要;载体主要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类似“论坛”“答疑”等模块必不可少。二是在资源格式的选取上遵循适合原则,微课及视频资源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PPT或文稿资源被淘汰,应根据课程知识点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文件格式。对于简单的概念,使用教材或辅助PPT作为资源即可;对于复杂的、需要演示或抽象的概念,再考虑使用演示视频、微课或虚拟动画等高级资源。三是课程资源尽量采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示范,旨在让学生易于了解相关概念和操作。只有“简”“易”的学习内容才能提升学生的自学兴趣,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四是课程资源并非越多越好,更不必覆盖所有知识点,只需对学生需要参考的知识点或以视频及虚拟演示方式更直观呈现的知识点即可。

4.评价体系的设计

从评价阶段看,教师对学生不仅要评价结果,更要评价过程,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评价体系中除了常规的学习成果评定外,还必须包含课前自学情况和课堂分组讨论参与情况。从评价内容看,除了评价各阶段学生学习结果外,评价体系应纳入学生的态度、积极性和参与度。只有重视学生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生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从评价奖惩看,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学情,可考虑使用“积分”竞赛等方式进行奖励,“积分”可用于评定平时成绩或纳入期末总成绩。竞赛方式更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使严肃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二、“数据库应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数据库应用”课程由若干子项目组成。其中“数据库创建”项目是典型的建立在实际岗位任务基础上,具有“理论学习—技能掌握—实践提升”理实一体特征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熟悉“初始大小”等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数据库创建方法,进而完成“图书管理”数据库的创建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在完成“数据库创建”项目时,更多时间消耗在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学生掌握技能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课堂上通过案例项目提升其实践能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1.创建目标数据库

“数据库创建”项目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创建目标数据库,学习目标应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引导性和激励性。如将“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变为“完成我院图书管理数据库的创建”,“我院”拉近了学生与项目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图书管理”更加明确了任务内容,便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在学习目标的布置上,教师还应加入案例演示进行补充,即向学生展示实施后的“图书管理”数据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激发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动力。

另外,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即项目任务应是开放分析式的,而不是简单操作式的。以“数据库创建”项目为例,“学校图书馆目前有图书20万册,每册书的信息占用100b空间,完成该数据库的创建”的项目要求要好于“创建图书管理数据库,初始大小是20M”的项目要求。前者可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初始大小”知识点的含义。

2.创设问题导向的微项目

“任务提出”活动通常安排在课前,为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愿,通过“提出问题”方式进行。如将“掌握初始大小概念”转变为“您知道初始大小在创建数据库时的作用吗?”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直观了解知识点在任务实施中的作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平台的论坛或微信群上报自学结果,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监督和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此外,活动中的任务要有所取舍,一些基础性的、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安排在此项活动中,抽象的或是复杂的知识点尽量留待后续活动中完成。

案例分析及讨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活动,也是课堂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情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打乱原有学生关系体系,避免强强组合或关系组合。在案例分析活动中,教师只需进行项目任务介绍,即“图书管理”数据库所处数据环境,然后由学生自行进行“初始大小”等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得出实施方案。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参与,督促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任务实施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的过程。根据学情和任务的需要,任务实施方式可采取分组或独立两种形式,对综合性任务选用分组实施方式,对单项技能任务则选用独立实施方式。“数据库创建”项目是数据库管理岗位必需技能,且属于单项专业技能,需要每位学生熟练掌握,因而采用独立实施方式。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组设计的实施方案完成“图书管理”数据库的创建任务。

3.制作精良的“微课”

“数据库创建”项目的“初始大小”和“增长大小”两个知识点都属于难度低、易理解的基础概念。对“初始大小”知识点,学生只需通过教材的学习,再辅以网上资料的查询即可完成。对“增长大小”知识点,除了上述两项资源外,还应考虑制作由音频和图形组成的“微课”,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教师引导及总结

“数据库创建”项目实施后,留出5~10分钟进行评价总结。对任务实施过程中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初始大小”等知识点和“数据库创建”项目操作进行总结,提升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对各组进行点评,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各组课前“初始大小”知识点的自学情况、分组讨论过程中组员的参与情况、“图书管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情况,根据各组综合表现给予排名,并根据排名进行“积分”奖励。

5.教学改革成效

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2015级软件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2015级学生成绩明显好于2014级学生,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比较

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既能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3],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数据库创建”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范围

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课程的选择上,应选取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教学方式的课程;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应选取具有理实一体特征的项目,这样可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2.主讲教师的能力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减少了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实际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含各类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制作大量配套课程资源,实施过程中还包括组织讨论、过程评价等教学内容,这对主讲教师的能力和责任心要求更高。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首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3.循序渐进的节奏把握

高职院校的学情决定了实施强调学生角色转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初期,教师应耐心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课前知识自学和课堂讨论等活动;待学生逐渐熟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的角色,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活动[5]。

[1] 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2]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

[3] 金鑫.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8.

[4]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翻转课堂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7):99-106,136.

[5] 郝琳琳,李广明.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92,96.

[责任编辑:田启明]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Database Appl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AO Qiwu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iaoning Mechatronics College, Dandong, 118009, China)

To meet the new learning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o improve teaching results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f 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gradually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eachers’ executive capacity is guaranteed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reasonably applied. It should be supplemented with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proper learning activities,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cienti f c evaluation system.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as been proved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which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Database applicati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P311.13-4; G712

A

1671-4326 (2017) 01-0086-04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20

2016-10-17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4351);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JYLX2016024)

曹起武(1979—),男,辽宁丹东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数据库知识点高职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据库
数据库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数据库
数据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