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课堂本真的回归

2017-07-01 17:22孙情泓
新教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文味王老师课文

孙情泓

有人问罗丹:“你是如何把石头雕成艺术品的?”杰出的雕塑家毫不迟疑地回答:“减去多余的部分。”同理而言,语文课就得尽可能地把“非语文”的东西剔除,才能上出“语文味”,才能达到语文课堂目标的最优化。

一、在诵读吟咏中散发“语文味”

1. “读”领风骚——教师范读巧引导。提倡“语文味”,要求教师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范读,“激情处还它个激情,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让学生直观地领略教师范读的声音、语调、表情。这样,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课文中那精彩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就会像一阵清风吹进学生稚嫩的心海,漾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也易于体会并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 “读”占鳌头——反复诵读悟其妙。张定远先生说:“教出‘语文味,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绝不止一遍、两遍。”学生在声情并茂朗读的同时,也会在脑海中浮现与作品相应的形象画面。如读到“山”,便会想到山的巍峨雄伟;读到“海”,便会想起海的浩瀚深邃。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杨氏之子》时,没有对文本作过多、过深的挖掘和升华,而是花了许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朗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教师范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揣摩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这个经典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 “读”树一帜——个性朗读领其奥。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话,往往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体验。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应停留于朗读技巧的指导上,而要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如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在执教《生死攸关的烛光》时,先让学生读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然后让学生想想哪个字眼要进行强调。一番試读之后,有的说要重读“亮”字,油灯亮,就能将蜡烛换下来;有的说要重读“灯”字,强调“灯”,才能将蜡烛吹熄;有的说要重读“瞧”字,以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力;等等。此时,周老师因势利导:虽然大家的朗读处理有所区别,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引开敌人的注意,保住那半截蜡烛。周老师紧扣课文重点,指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悟到词眼,品出语言的内在含义,为下一步对人物性格的品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品词析句中体现“语文味”

1. 换词比较——“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将词语与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换词比较的过程中,咀嚼出词语的“言中之意”和“言外之意”,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比如,教学《长城》第三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教师先引导学生:把“站”改为“走”好吗?学生静默。教师再启发: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当雄伟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时,如果有人在操场上走来走去,你是什么感觉?学生顿悟:不庄重,不敬畏。教师趁热打铁:在这里,“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而是一种崇敬的态度。有时很普通的字眼,意思很近的字眼,一比较,一体会,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味道不一样。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进一步推敲“踏”与“踩”、“扶”与“摸”的意境之异。学生茅塞顿开:简简单单“站”“踏”“扶”的三个字,背后的情味是作者对长城的无限崇敬。

2. 想象揣摩——“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揣摩语言,展开想象,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隐秘的深处,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品出语文之味,感受语文之美。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愁”字时的教学堪称经典。王老师发问:“诗中哪个词写出张继睡不着?”学生很快找出“愁眠”。王老师继续发问:“在‘愁眠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了什么?”(钟声、乌啼)“还感到了什么?”(霜满天)接着,王老师妙语连珠:“霜应该在地上,所以李白才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霜怎么可能满天呢?”学生一时语塞。王老师进一步追问:“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冷)“身体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冷。为什么?”(因为他很孤独。他考试落榜了。他思念亲人了。)“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霜满天。”在对“愁眠”和“霜满天”的品析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悟情,又在情感的涌动处促读,准确地把握了意象的情感意蕴,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3. 联系生活——“源头活水来,渠水自清澈”。社会生活是大课堂,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是学好语文的一大资源,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就会使语文教学添光增色、事半功倍。记得贾志敏老师执教《卖鱼的人》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买”与“卖”的区别,他创设了当场向学生买一支笔的情境,把本来十分僵化呆板的词语解释变成酣畅淋漓的生活体验。

三、在积累运用中酝酿“语文味”

1.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胸藏百汇凭吞吐”。为了让学生丰富积累,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拓展积累,学以致用,是十分必要的。如教学描写情况危急内容的课文时,可让学生积累与“危险”相关的成语;教学古诗中写“花”的诗句时,可拓展补充含有“花”的诗词;教学“送别”诗,可让学生延伸阅读其他“送别诗”。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厚积薄发,才能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2. 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笔有千钧任翕张”。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运用,把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语言能力。学生学习了许多诗句、对联后,笔者让他们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例如,出示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爸爸献上一副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可爷爷却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结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这种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古诗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读古诗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语文味王老师课文
奇妙的旅行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有趣的动物
背课文的小偷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