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频超声微血管显像与VTQ技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①

2017-07-03 15:30郏亚平郑春梅黄雪兰吕佳南邹晓娉卢晓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多普勒肿块恶性

郏亚平,郑春梅,黄雪兰,吕佳南,邹晓娉,卢晓潇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探讨高频超声微血管显像与VTQ技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①

郏亚平,郑春梅,黄雪兰,吕佳南,邹晓娉,卢晓潇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显像检测乳腺肿瘤微血管指数联合VTQ技术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声学特征,应用能量多普勒(PDI)显像对肿块内部微血流进行定量分析,记录微血管指数(VI)、阻力指数(RI);启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记录VTQ值。采用Kappa检验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50个,恶性肿瘤38个。良恶性肿瘤比较,PDI-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值以 4m/s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截点,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88.0%。PDI-VI联合VTQ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92.1% 、94.0% 、91. 8%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为 0. 861。结论:PDI-VI联合VTQ技术对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PDI-VI;VTQ;乳腺肿瘤;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预后与肿块的大小直接相关,早期及时发现乳腺癌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1]90%以上的肿块通过二维超声可以明确良恶性。能量多普勒微血流成像可间接反应活体肿瘤血管的生成活性。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技术对乳腺病灶内部进行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检测,获取其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SWV),进行组织弹性模量估计,SWV越快,表明组织越硬,恶性可能性越大[2],从而定量评估组织硬度。本文旨在探讨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与ARFI技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10~2016-06在我院因乳腺肿块手术的60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08个,排除囊性病灶后纳入实性病灶88个。所有患者术前1周均接受能量多普勒超声与VTQ技术检查,术前未行手术及放、化疗。年龄18~78岁,平均(47.0±10.0)岁,均为女性。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西门子AcusonS2000及日本东芝Aplo500TUS-A500超声诊断仪,9L4超声高频探头,频率7~12Hz。患者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乳及腋窝,多切面放射状扫查,必要时采取侧位。先用二维超声检查乳腺的一般情况,记录肿块的大小、纵横比、形态(是否规则)、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包膜(有或无)、边缘毛刺征(有或无)及微小钙化(有或无)。选取肿块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选取血流信号最丰富的切面冻结,启用VascularityIndex,能量取样框放在血流最丰富区域,仪器将自动计算VI值,VI=Power图像中像素数/ROI内像素数×100%。应用脉冲多普勒进行取样,记录RI。采用VTQ技术,将感兴趣区尽量放置于肿块内部,测量SWV值,同一部位重复测量3次,记录平均SWV值。AcusonS2000超声仪器设定的VTQ值为0~9m/s,重复3次,若VTQ值均为X.XXm/s,提示肿块硬度大,记为 9m/s。VTQ值以4m/s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截点,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88.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与病理结果对照

良性肿瘤50个,包括纤维腺瘤25个,乳腺腺病15个,导管内乳头状瘤5个,炎性病灶5个;恶性肿瘤38个,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0个,导管原位癌10个,黏液癌2个,浸润性小叶癌3个,髓样癌3个。

2.2PDI-VI及VTQ超声征象

恶性组微血管指数高于良性组,良恶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DI-VI及VTQ技术检测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比较±s)

注:良恶性组间PDI-VI及VTQ比较,P<0.05。

2.3 良恶性肿块声学特征比较

恶性组微钙化的发生率、纵横比及RI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肿块纵横比≥1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较高(86%),

但灵敏度较低(63.2%),联合VTQ≥4m/s后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92.1%(35/38) 、94.0%(47/50) 、91.8% ;乳腺肿块RI≥0.7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较高(84.2%),但特异度较低(72.0%);微小钙化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81.6%、94.0%;VTQ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Kappa值为0.625,吻合度一般;VTQ联合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为0.861,吻合度较强。微小钙化与病理诊断比较,Kappa值为0.765,吻合度较强;其余指标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吻合度一般。

表2 良恶性组声学特征的比较(%)

3 讨论

能量多普勒具有不会发生混叠,无角度依赖性的优点,比彩色多普勒具有高血流敏感性和高信噪比,在显示血流连续性上具有显著优势。PDI可实时动态观察微小血管走形,宏观显示肿瘤血供情况,能达到“动态造影”的效果。荣雪余等[3]认为肿瘤内部血管丰富程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成良好正相关,且PDI显示为乳癌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高。乳癌患者的淋巴转移主要通过直接侵袭淋巴管或侵入血管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管内播散、增殖[4]。

本研究中的7个浸润性导管癌,2个黏液癌,3个髓样癌病灶的二维图像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清,后方无衰减,VTQ为2.78~4.15m/s,误诊为良性肿瘤。病理提示浸润性导管癌伴有液化坏死,导致组织较软,符合出血、坏死的恶性病灶会导致假阴性的结论[5],髓样癌含大量癌细胞而纤维组织、胶原组织较少,黏液癌富含黏液细胞,它们的这种病理组织的特殊性会造成肿块硬度较低,导致SWV值降低,结果出现假阴性,若良性肿瘤钙化、玻璃样变会导致SWV值增高,结果出现假阳性。但SWV平均值评估不均质病灶并不完全准确,取样时应选择相对均质的区域,以获取更加可信的SWV值,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VTQ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性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2.1%、94%、83.5%。

乳腺癌的生长常因脱离正常组织平面而导致前后径增大,因此纵横比常大于1[6]。炎性病灶或较大的纤维腺瘤均可检出丰富高速高阻型血流信号,呈现恶性特征,吴芳[7]等认为RI≥0.7为截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较高(89.7%);VTQ值以 4m/s为截点诊断乳腺癌,特异度较高(93.6%),因此应结合二维超声及量化技术综合判断。

本研究中微小钙化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吻合度较高,恶性组的微小钙化检出率(81.6%)明显高于良性组(6.0%),说明微小钙化是诊断乳癌的重要指标之一。二维超声在显示微小钙化的能力不如X线摄影,但一旦检出则恶性的几率较大[8],而且钙化极有可能是X线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体征[9]。余各指标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一般,说明良恶性肿块特征部分交叉、重叠。

恶性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及患者年龄均影响血流显像,早期较小的恶性肿瘤血管较纤细,血流显示率低,声像图表现不典型,单纯二维声像图难以定性,联合ARFI技术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1]WrightIA,PughND,LyonsK,etal.PowerDopplerinbreasttumors:acomparisonwithconventionalcolourDopplerimaging[J].EurJUltrasound,1998,7:175-181

[2]刘龙,杜联芳.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6):1287-1290

[3]RongXY,YangD,JiangYX.Correlationbetweencontrast-en-hancedpowerDopplerandpathologyinquantitativevascularityofbreastmasses[J].ChinJMedImagingTechnol,2002,18(7):660-663

[4]李义强,赵春雨,李壮,等.乳腺癌微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2):65-66

[5]王逊,张润峰,魏毅东.无创检测技术在心源性猝死高危预警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2) :231-233

[6]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第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7-401

[7]吴芳,崔凤荣,卢桂林,等.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 (29):3487-3490

[8]白敏,陈惠莉,杜联芳,等.乳腺癌57例超声图像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 12) : 894-896

[9]王曼曼,孙华威,刘 晔.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3):45-46

1.黑龙江省卫生厅立项,编号:2013243; 2.佳木斯大学重点科研立项项目,编号:SZ2014-006。

郏亚平(1989~)女,河南上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卢晓潇(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jmslxx@126.com。

R

B

1008-0104(2017)03-0035-02

2016-12-03)

猜你喜欢
多普勒肿块恶性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