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剧本创作研讨会在潜山召开

2017-07-04 01:37王张平邢济霖
黄梅戏艺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剧本创作桂兰黄梅戏

○ 文 / 王张平 图 / 邢济霖 文 刀

肖桂兰理事长

唐跃副理事长

许福康秘书长

秦佳凤处长

刘春旺局长

潘功喜副局长

左起:张会成副院长 陈兆舜院长 田地山副院长

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2017安徽省黄梅戏剧本创作研讨会于2017年11月8日-10日在安徽省潜山县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安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承办。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肖桂兰、副理事长唐跃、秘书长许福康,省文化厅艺术处调研员秦佳凤,安庆市文广新局局长刘春旺、副局长潘功喜,潜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胜江及有关专家、编剧共计5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17年“黄梅戏剧本征集”活动共征集专业、业余作者大戏67部、小戏21部,此次研讨会从中遴选出《远去的差距》(余治淮、胡建斌)、《燕子归时》(朱雯娟)、《梅花魂》(黄廷洪)、《乡村土律师》(邱锡俊)4部大戏现场进行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各剧本分别提出了中肯而宝贵的意见。编剧们表示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会议还讨论了黄梅戏剧本的创作方向、黄梅戏演出的市场需求以及剧本创作研讨会的今后走向等相关问题。

会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及编剧们一起观看了获得“文华大奖”评剧《母亲》和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淮剧《小镇》的视频。

研讨会会场

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肖桂兰女士指出:“编剧们要结合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重视黄梅戏创作题材的出新,促进剧目题材多样化,今后,研讨会要引进激励机制,扶持青年作者,鼓励创作人员深入生活,更多地关爱人民大众、关注现实题材,写出好剧本。”

此次研讨会亮点多多:现场进行研讨的4部大戏编剧都是新面孔,相关黄梅戏院(团)负责人、专业刊物主编等参与研讨,这既为黄梅戏编剧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又搭建了剧作者与专业院团及专业刊物的桥梁、剧作者与市场接轨的平台。

黄梅戏剧本研讨会自2001年首次召开至今年,共举办了17届,征集了大戏剧本350部、小戏剧本166部,历年研讨的剧本共计近百部。研讨的剧本,经过编剧的修改,或推荐发表或推荐给各地的黄梅戏院团上演。其中,专业刊物发表大小剧目79部,专业剧团投排16部。其中一批优秀剧目,参加了省级以上节庆演出或艺术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剧 余治淮

编剧 朱雯娟

编剧 黄廷洪

编剧 邱锡俊

视频观摩

参观学习

猜你喜欢
剧本创作桂兰黄梅戏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中国梦》
巧解含三角函数的导数问题
黄梅戏《祝福》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微电影叙事中的平衡与戏剧性
解读豫剧今后发展问题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