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应加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力度

2017-07-04 23:22周丽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美术

周丽春

【摘 要】 学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美术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平台,不仅要培养学生美术素养,还要在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奠基。实践中,我们可通过营造愉悦民主氛围,加强自信培养教育,注重创作过程引导,尊重学生作品。

【关键词】 小学美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学生心理也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就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又一强烈呼声。而作为学科课程的美术教学,担当着素质教育重要责任,不仅应为学生美术素养埋单,还应为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基。因为其课程本身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而且,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线条能唤起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更能引发学生审美的心理体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作为美术学科教师,我们不仅应高度重视,担当此项任务,还应创新策略,予以落实。

一、营造愉悦民主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民主的教学氛围不仅是教学有序进行的需要,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土壤。作为课堂氛围营造者的我们,自身情绪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情绪具有感染效应,教师情绪如果积极,那学生也会被感染,形成积极情绪,进而产生积极学习需要,处于积极向上状态中学习。在此种情境中,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表现为全身心投入,脑瓜子灵活,学习兴趣浓。因此,营造愉悦民主教学氛围,应成为我们教学首始。实现的有:一是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愉悦课堂氛围营造的前提,是学生判断学习氛围是否愉悦的抓手。因此,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上课伊始就应调整好自身情绪,面带笑容地走进课堂,创设出良好、愉悦的学习环境。二是创新开课,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我要学”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积极性越高,作业的效果就有保证。爱因斯坦曾这样说到:“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兴趣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于其能调节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学习自觉性。

二、加强自信培养教育

自信,就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教育家爱默生曾经说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加强自信培养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信任,肯定自我,增强心理素质,还能催发学生产生“我能行”的成功心理暗示。美术作为学生创美实践平台,绘画过程本身就是创作过程,如有自信相伴,学生就能主动克服困难,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因此,在学生绘画过程中,不管学生想法多么幼稚,所画的画多么简单,只要他们是认真地在画,有微小的进步,我们都应予鼓励,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泼冷水。由于低中年级学生进取心盛,自尊心强,受到表扬马上兴高采烈,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因此,针对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管是在绘画过程中,還是儿童绘画结束后,对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应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少批评,利用成功的喜悦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如在教学“鸡年画鸡”时,我们就应鼓励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鸡”。实践中,有一个学生画出了头比身子大的“鸡”,很大学生都在嘲笑,那个学生也很低着头不语。但我并没有责备,反而说“禽流感”来了,鸡也急得头大,这一句看似调侃的话,却让他抬起了头,增强了自信,其他学生也在笑笑中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快乐。

三、注重创作过程引导

美术教学,不仅应注重学生美术素养培养,还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心理的培养,也就是说,在美术课堂中,我们既要做学生学问上的教者,又要做学生心灵上的导师,关注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启迪。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探索思考,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促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美术创作中释放表现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能达到身心健康,满足健康的心理需要。我们知道,美术创作过程给学生创造了抒发自己、宣泄心情的机会,每一个学生的美术作品,都是心灵活动的一次旅程,是他们借助语言之外的手段表达自己心理活动的记录的又一载体。特别是绘画创作,具有调节学生心理平衡的作用,创作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能使学生受到心灵陶冶,通过点线的流动、块面的铺展、色彩的渲染,学生会在自己亲手创设的理想王国中经历新鲜与神奇的美的体验,同时感受艺术成就感对心灵的滋润。所以,全面的美术教育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对每位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观察、评价和接纳学生,发现和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潜力,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信、灵活、坚定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促其完善人格的形成。

四、尊重学生美术作品

尊重学生劳动成果是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前提。美术教学时,我们不能整齐划一的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要富有创新。因此,对于异想天开,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视角去判断其作品的是多么的“不合理”。例如,在一次绘画课上,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画的人物与其他小朋友都不同。他的人物头发是火红的,眼睛是蓝的,嘴唇是绿的,四肢也是用各种鲜艳的颜色组成的,连天空的颜色也与众不同。很多同学看了都不禁嘲笑起来,但我表扬了这位学生,并鼓励其他同学多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不要老是学别人的作品而失去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创作,做到每节课都留给学生一些想象、创造、个性发挥的空间。当学生个性在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时,这对学生将受到莫大鼓舞,他们会排除心理上的外部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喜爱学科的学习中去,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加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力度,使美术学科教育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提升美术素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个性,为学生将来发展有健全心理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鸣,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新课程,2017年。

[2]胡菊慧,美术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3]李春林,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J].学周刊,2014年。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美术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