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7-05 12:43刘汝坚赵姝怡袁华茜
市场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关怀娱乐设施

刘汝坚,赵姝怡,袁华茜

人文关怀视角下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汝坚,赵姝怡,袁华茜

随着中国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壮大,关注当下老年人的生活状态,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便有了重要意义。该项目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对天津、青岛、辽宁的七家养老机构进行田野调查;对老年人、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问;对国内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人文关怀问题进行考察与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养老机构完善硬件设施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与解决路径,让机构养老不仅局限于“老有所养”而是趋于“老有所乐”。

人性化养老;城市机构养老;硬件设施;质化研究

一、前言

在硬件设施层面,中国目前的养老机构普遍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理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有人性化设计的考量。但总体来看,大多数养老机构只是单一化地着重于物质层面的填补和增加,忽视了硬件设施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本项目对七家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调研,主要聚焦于居住环境、生活设施、娱乐设备、环境绿化、室内设计等方面的人文关怀现状,总结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和理论,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来推进养老机构在人文关怀的层面完善硬件设施,使其在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现有研究成果

对于国内已有的关于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的研究成果,笔者进行了阅读和整理并分为了居住基础设施、绿化环境设施、健康娱乐设施等三个部分。根据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的人文关怀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并未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状态,缺乏人文关怀性。针对现存的问题,部分学者在以下研究中提供了借鉴意义:

1.从人性化的角度,在养老机构的建筑设计方面植入了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的服务内容,以日本和中国为例,在养老机构的建设中强调了民主地域性、团结融合性、精神关怀性等重要方面①周燕珉,林婧怡.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中、日养老设施设计实例分析[J].装饰,2012,(09):32-37.。

2.从植物与空间搭配的角度,在老年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绿化和室内装修风格的设计上可以提供参考,以“绿色心理”效应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②樊丽娟.浅析室内设计中植物对人情绪的影响[J].设计,2012,(10):96+98.

3.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在老年机构的户外健身娱乐设施设计上加强人文关怀,考虑老年人的自身状况,同时对娱乐设施的维护和维修提出了建议。③杨洋.基于城市老年人的户外健身娱乐设施设计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二)西方相关理论回顾

1.活动理论

(1)活动理论概述

活动理论④韩延栋.小规模复合型社区养老模式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由芝加哥象征互动理论发展而来,指出社会活动是老年人的基础,如果老年人能够参加社会活动,就会取得积极的自我形象。由于老年人群体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特殊性,难以被社会其余成员以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来看待,从而受到非主动的排斥与隔离,这就要求需要通过加强老年人活动的参与度,进而缓解这一群体由于退休从而引发的空虚与无奈消极的不良情绪,提升对于老年人群体的人文关怀程度。

(2)活动理论对养老设施设计的启示

为符合老年人的社会角色扮演需求,硬件设施层面上人文关怀性的提升就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必要性。因此在养老设施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对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以硬件设施作为一种活动的媒介,在设施内外建设可供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所,与此同时注重场所空间不同属性的营造 ,建立开放的、半开放的、私密的、半私密的多层次空间,进而满足老年人群体在心理层面的不同需求,提升对于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程度。

2.年龄分层理论与现象理论

(1)年龄分层理论概述

年龄分层理论(a sociologyofage stratification)①韩延栋.小规模复合型社区养老模式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又称年龄社会学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将社会按照年龄分成一个个的年龄阶层。老年人的生命过程中会出现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几个阶段,体现了生命在年龄层面上个体的发展特征。年龄分层理论通过研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背景人群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从而进行总结与分析。年龄分层理论有助于发现同期群老年人的共同特征,也能通过同层之间的个体比较发现老年人的个体差异,从而可以借助对老年人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来提升对其人文层面的关怀。从而得以对老年人老龄化规律的发现,以期待更好地提供给老年人心理层面的服务与关怀。

(2)年龄分层理论与现象理论对养老设施设计的启示

年龄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个体老人与群体老人共存状态下老年人的群体组成特点:老年人个体因自身状况的不同可依照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群体。这在养老设施的启示上,硬件设施的设计就可以依照老年人年龄需求的不同进行设计的划分,以不同的服务重点来迎合老年人的老化进程,为不同自理程度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需求。这有助于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物质方面的个性化保障,同时使得这一群体在人文关怀的心理层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满足。

当下对于养老设施的研究主要以单方面的提升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为主,聚焦点依旧局限在养老硬件设施有没有,单一的保障硬件设施的硬性指标,缺乏对于设施的人文层面关怀研究,同时缺少多视角,非重复性质的体系性研讨,有心意,有深度,有经验支撑的分析内容也不充足。这是当前对于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而本项目的研究就在此着眼点上,进一步的对养老设施现存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当前国内具体养老设施状况,将养老设施类型进行划分,深度分析设施在人性化方面的状况以及提升空间,旨在提出完整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将分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好程度的服务与关怀。

三、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的现状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缺乏人文关怀

1.居住条件不舒适

(1)居住房间的布局缺乏人文关怀

老人居住房间的布局是否合理舒适是体现养老机构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生活空间和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会对老人的养老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调节老人的生活心情。然而,在对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舒适度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养老机构的房间居住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达标准、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表现在空间狭小、采光通风缺少等方面。例如,天津 B老年人居住的房间空间较为逼仄、狭小,多为三人间,不利于老人活动和顺畅呼吸。辽宁 H 老年人居住的房间有的没有窗户,无法进行通风,或者处于背阴面,无法见到阳光,整个房间采光和照明情况不甚理想,整个环境比较阴暗,不利于维持老人舒畅的心情和身体健康的恢复从而降低居住舒适度。

医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程度地受经济条件、居住方式、婚姻状况和饮食起居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使老人延年益寿,推迟衰老的到来。居住条件与老年人的健康在高度文明和现代化的今天,现代建筑愈来愈楼宇化,这使许多老年人不适应。因此,老年机构的房间布局构造一定要考虑是否合适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比如应注意室内空间面积的构造,合理面积的卫生间和浴室,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情况等等。

(2)居住房间的内部环境忽视了老人的身心健康

老人居住房间的布置及家电情况也是体现养老机构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健全的家电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可以为老人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老人的身心健康。而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养老机构的居住条件仍旧不达标准,主要体现在卫生不达标、家电缺少这两个方面,使得老人的生活不够便捷,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例如,大连 G 房间内缺少电扇和空调,卫生间和开水房均不在房间内,为公共使用,这大大降低了老人生活的便利程度。天津 B老人睡觉的床是老式的铁板床,卫生条件较差,家电缺少,整体营造的环境不利于老人舒适养老。

以上表明,大部分养老机构实际上忽视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对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养老机构会根据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需求偏好,设置不同价位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化服务。这其中包括单人间、多人间、独卫、公卫、有空调、无空调等不同级别的服务内容,老年人及其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实地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倾向于更加舒适的有独卫的单人间,因为档次较高的房间能够满足老年人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需求。然而,根据上述调查,依据《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护理”和“设施设备”条框中的相关要求,大部分养老机构实际上没有符合制度标准,也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其原因有床位稀缺,但根本的原因是养老机构本身基础设施不健全。

另外,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观察到部分养老机构正处于居住设施的改造和翻新期间。部分老旧的公共设施翻新、居住房间的条件改善、家具家电的更新,是养老机构对于现代社会人不断提高生活追求的一种重视,也是人文关怀因素在管理上的体现。但是,在改造、翻新的过程当中,对于老人生活照成的影响,养老机构应尽最大的努力进行协调,提供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或预备方案,避免因翻新改造工程而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2.基础设施设计人性化不足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人性化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设施是为老年人使用的,也就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往往和为普通成年人提供的居住设施、生活设备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突出为老年人服务的特点。例如,天津 B老人睡觉的床是普通的铁板床而不是医护床或舒适的家庭床。大连G卫生间是公共蹲式卫生间和少量的普通坐便,而不是带有扶手的安全坐便。而只有少量养老院加入了一些灵活贴心的人性化设施,例如青岛D设有拐杖存放处,青岛 E 独立卫生间设有安全扶手,走廊铺设了大量木质扶手围栏等。但是在笔者走访的多家养老院中,有相类似的人性化独特设计的养老院少之又少,即使有却也建设不齐全,基本上养老机构都没有基础设施全面人性化建设的意识。

在基础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方面,对养老机构的要求更多停留在细节和管理层面,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养老机构的人性化程度进行数据化的科学衡量。因此,部分养老机构的管理层便极其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工作,无论是养老机构最初的设计、规划过程,还是投入使用之后的实际运营过程,很多养老机构都没有真正站在老年人的立场上,细心观察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认真研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详细倾听老年人的意见反馈,从而导致了整个养老机构虽然做到了设施齐全,但始终没能让老年人感受到养老服务的便利和贴心。

许多实验证明,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越人性化、越完善,老年人的生活越加便利,能够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生活和精神健康的潜在危险存在率。这些人性化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生活必需品的人性化,例如走廊的安全围栏、合理的楼梯高度、防滑地贴的铺设等,降低危险,提高老人生活的便利程度。还包括精神上的人性化抚慰,例如宗教信仰小屋的建设、温馨提示栏、隐私保护帘等等,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总之,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满足适老化及通用设计的基础上,也要本着“ 尊 重 老 年 人 的 居 住 习 惯 ”“ 符 合 管 理 运 营 需 要 ”“ 与 周 边 和 谐 共生”的主要原则,通过人性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养老机构老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心的养老居住环境。

养老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具有很深刻的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和居住需求,还要让养老机构与周边居民和谐共生。更要认识到,“对老年人的帮助不是与社会隔离开来进行单纯的护理援助,而是要支持老人在生活中的自主、个性与独立。”①周燕珉,林婧怡.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中、日养老设施设计实例分析[J].装饰,2012,(09):32-37.养老设施的设计不仅是要保证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更应注重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尊,保护老人的精神健康发展。

(二)养老机构环境缺失人文关怀

1.绿化水平低下

(1)忽视绿化水平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园林绿化不仅是养老机构周边环境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构成因素,更是体现一家养老机构是否关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重视人文关怀的直接体现。因为早在上世纪,卡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和汉斯曼的压力减轻理论就证明了,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可以有效地缓解精神疲劳,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因此,在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绿化工作,努力提高绿化水平,无疑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养老机构对居住者的人文关怀程度。

在绿化情况的调查上,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养老机构的现状无法令人满意。例如,辽宁 H 等养老机构位于市郊,青岛 C 的周边有多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市政部门的绿化工作在这些位置存在盲区和疏漏,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和人行道的绿植极其贫乏,使得这些养老机构的绿化水平较低。而在养老机构的内部,不同的养老机构在面临庭院面积过小、资金缺乏等困难时,没有能力或意愿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绿化建设,不够重视绿化工作,也没有在养老机构内安排合理的绿色植物种植,从而导致了机构内的绿化规模小、绿化水平低,也从绿化工作中体现出大部分养老机构在人文关怀层面的缺位和不足。

上述现象表明,许多养老机构对于绿化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并不重视。实际上,良好的绿化对人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在老年人群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有医学实验证明,对于身体状况普遍不够理想的老年人而言,窗外拥有绿色植物景观会让身体康复效果更好,因为绿色植物所营造的氛围能够让人心情放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ULRICH R S.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J],Science,1984,224(4647):420-421.另外,近些年来国外较为流行的康复花园和国内的园艺疗法等具体的实践也可以说明,良好的绿化状况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会对心理健康和情绪体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忽视园林维护工作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部分养老机构虽然位于周边绿化环境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市区,但其内部的绿化工作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青岛 C的建筑内走廊、窗台等位置几乎没有绿色植物,建筑外院面积狭小,仅有几棵未经妥善打理的树木。很显然,部分养老机构虽种植了绿色植物,但在后期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并不到位,在植物的修剪、打理等工作中没有投入资金和人力。

值得注意的是,园林植物的形态类型和人的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相关性,有学者在实验中发现,人们在观察自然型、几何型等不同形态类型的园林植物时,能够反映心理放松程度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脉搏呈现出的放松效果和舒适度具有较大区别。③邢振杰.园林植物形态类型分析及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这说明养老机构应该重视科学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法,及时、合理地开展绿化的维护管理工作,以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园林植物形态来改善养老机构的人文关怀。

2.室内设计存在缺陷

(1)光影设计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在室内设计中的光影设计、空间布置方面,有的养老机构在建筑大厅安装大面积的玻璃或全透明的幕墙,以保证较好的采光效果,照顾到了老年人对阳光的需求;但在老年人居住的卧室空间中,许多养老机构因为资金条件、建筑规划的限制,却未充分考虑在光影设计方面增加人文关怀,忽视了居住空间内的光影情况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例如,笔者观察到天津B的部分三人间为了给老年人营造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域,在室内放置了高屏风对老年人的生活空间进行了隔断。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老年人的隐私,但因屏风高度已触及天花板,使得有的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没有足够的光照。另外,笔者还注意到天津 A的部分老年人居室窗户面积过小,室内的环境过于幽暗、密闭,光照严重不足,大多数老年人除了睡觉之外并不愿意留在居室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居住环境中的光影变化对人的心理状态会产生较大影响,当室内空间中光线幽暗时,人们会形成收缩、紧张、肃穆、压抑和恐惧感的心理;反之,人们会形成舒畅、放松的心境。因此,部分养老机构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做到保持良好采光,缺少了在室内设计方面的人文关怀,从而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色彩搭配等方面缺乏人文关怀

虽然部分养老机构在墙角、天花板和地面接缝等位置搭配了浅灰等颜色,但所有的养老机构在墙壁颜色的粉刷上都选择了以白色作为主色调。这种装修设计固然能让建筑整体看上去舒适、整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重复和千篇一律,没能体现出养老机构的人文关怀特色。根据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暗示功能,完美的色彩搭配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更能帮助居住者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例如在活动室、放映厅这些功能性场合,使用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调作为搭配,生理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心理上能给在此开展活动的老年人以积极的暗示。而目前养老机构仍然采用白色粉刷墙壁,就显得氛围过于单调乏味了。

除此之外,养老机构在室内设计的秩序感、视觉整合等方面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尤其根据格式塔知觉理论的相关内容和室内设计专家的实验,室内空间的和谐性需要经过专业人员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呈现;而一个具有和谐性的室内空间,对于居住者舒缓心情、放松精神来说有很大的帮助。①崔巍.基于视觉心理理论的现代家居室内环境设计和谐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因此,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完全没有重视室内设计和老年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更不能在机构建筑的规划、建设和装修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室内设计来打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空间,以改善老年人的情绪感受、提高养老机构的人文关怀程度。

(三)娱乐休闲设施方面

1.娱乐设施前期设置缺陷

(1)娱乐设施数量不足

在对养老院娱乐设施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方面存在着娱乐设施数量不足以及现有设施无法很好地迎合老人需求的状况。首先,辽宁 H 等养老机构由于成立的时间较早,相关的娱乐设施并不充足;青岛 C也有着虽然有部分娱乐设施的存在,但却无法很好地迎合老人的实际需求的情况;而由于大部分的娱乐设施都是在社区内部场设立的,所以能够专门提供给老人的娱乐设施数量实际较少。

(2)娱乐设施设计不能迎合老年人取向

其次,由于老人生理机能状态的特殊性,现有的能够提供给老人使用的娱乐设施在大程度上是无法迎合老人们的真正需求。例如,辽宁 H 内部所设置的大量娱乐设施与器材都呈现出闲置状态,许多的设施器材由于需要体力的消耗,同时对身体基础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年岁已高,身体行动不便的老人都无法进行使用。这些养老机构缺乏设立娱乐设施的意识,不能充分地意识到娱乐设施在老人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导致现有设施的数量无法满足老人们的真正需求;同时,由于没能够对老人们的具体取向进行了解,大量闲置的娱乐器材以及必要器材的缺失也是当前国内养老院所需关注的问题。

上述情况表明,养老机构目前在硬件领域中的娱乐设施设置和类型选择上并未达到标准,重视程度也不够。事实上,娱乐设施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相当重要。通过娱乐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从而为老人提供更舒适和理想的生活,其实是未来国内养老院在硬件方面所要做的提升之一。将娱乐设施以及户外健身等项目与人、场所、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如下图所示:

图1

由图一②杨洋.基于城市老年人的户外健身娱乐设施设计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可以清楚地看到四者之间层次递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户外健身娱乐设施在使用时的状态,而作为一个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它的使用才使它的存在具备意义,它的使用会反馈到人本身,从而进一步的对于人的生理乃至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重视娱乐设施的修建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学者谢莫华曾对现有的适用人群分成了普通无人群针对性与老年人两类进行调查分析③谢莫华.城市老年人室外健身设施的设计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7.,提出了老年人室外健身设施的概念,并概括提出了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和特殊的心理特点反映在设计上应该要不同于“普通人”。这也就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对于老年人群体娱乐设施的修建,还要更多地满足老人们的兴趣爱好点,从而更好地实现娱乐设施的功能,达到为老人这一特殊人群服务的目标。

2.娱乐设施后期使用维护不足

除了对老人娱乐设施的数量以及类型进行保障和有目的性的选择,定期检查养老院机构中的娱乐设施的使用状况,做好相关设施的保障工作也是在硬件领域针对于娱乐设施而言的一大关注点。笔者在走访所调查的几家养老院的过程中,发现天津A、青岛 C 等养老院现阶段普遍存在有娱乐设施后期维护,翻新工作不充分等问题,例如尽管有大量设施的存在,但由于年限原因,许多设施器械的接口处都生了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施的具体实际使用,致使其减弱了老人参与娱乐设施活动的热情。

后期维修与拆装是娱乐健身设施地存在的重大问题的部分,由于拆装困难,几乎无人对设施进行维修管理。《北京日报》中一篇名为《健身器材难为老年人》中的一段话:“…西城区车公庄地铁西北出口处一个健身器场所,正在跑步器上活动的一位大妈放慢脚步说‘能帮我们呼吁一下吗?这里有好几件健身器都坏了有些日子了,就是没人修。’说罢,大妈引着记者看坏了的坐板、开裂的塑料轮……”后期维修无人理会也不是最近才存在的问题了,稍微留神一点便能发现大多数养老院中都存在破损的设施,而且长时间无人理会,甚至有些使用者不顾设施己经缺胳膊短腿,这不仅从一方面对于老人的身心活动锻炼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甚至从另一方面来看,后期维修工作的不到位也会对于老人而言引发巨大的隐患。

在娱乐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养老机构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工作,管理方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娱乐设施使用、维护情况记录。一方面,要对娱乐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首先要确保娱乐设施的安全情况,避免老年人在使用老化或出现故障的娱乐设施时出现意外事故,同时及时的对于娱乐器械的状况进行审核,便于尽早的发现问题进而做好修复工作;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要适时地对娱乐设施进行调整和改造,部分使用情况不佳的娱乐设施,应该有选择性地缩减数量或淘汰,在新增娱乐设施时不再采购类似的设备,使用情况较好、受老年人喜爱的娱乐设施可以增加数量。另外,部分娱乐设施可以进行小规模的改造和修理,使其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使用偏好,这也能够更好…符合老人们的心理层面需求。

四、解决路径

根据本项目实地调研记录和目前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改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养老机构人文关怀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机构应意识到硬件设施不仅需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更要在规划、设计上注意其对老年人心理状况造成的影响,通过富有人文关怀色彩的硬件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舒适程度,国家相关部门也应把硬件设施的人文关怀作为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纳入相关的政策、制度中。

(二)养老机构在规划、采购、安装、维护硬件设施的各个环节当中,应该结合科学专业的社会学、心理学原理,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尤其要注意硬件设施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养老机构的人文关怀,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三)在基础设施的人文关怀方面,养老机构要营造一个舒适、温馨、适宜老年人居住的环境氛围,并在老年人日常使用最多的生活设施中增加人性化的设计,提高其生活的便利程度,让老年人感受到养老机构在人文关怀工作方面的力度,这有助于维持其愉悦的心理状态。

(四)环境绿化和室内设计方面,养老机构必须结合专业的园林绿化和室内设计知识,尤其要注重绿化、室内设计与人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绿化工作和良好的室内装修设计,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的生活空间,从而加强和完善养老机构的人文关怀情况。

(五)作为能够直接、有效地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使其得到放松和休闲的最主要形式,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必须得到养老机构的重视。除了在娱乐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改进之外,养老机构更应该定期调查老年人对现有娱乐设施的意见和反馈,及时针对使用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改进,并精心维护、科学管理,最大化地让娱乐设施得到利用,确保养老机构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工作和努力的切实有效。

[1]陈艳.浅析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 2014,(10):52.

[2]樊丽娟.浅析室内设计中植物对人情绪的影响[J].设计,2012, (10):96+98.

[3]王永强,张晓辉.室内设计中光影设计的认知心理浅析[J].科技资讯,2009,(27):126.

[4]周燕珉,林婧怡.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中、日养老设施设计实例分析[J].装饰,2012,(09):32-37.

[5]张利苹.西安市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现况及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

[6]吴诗蔚.城市社区老年人集体娱乐设施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 2015.

[7]陈饶益.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分析的南京养老设施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

[8]谢莫华.城市老年人室外健身设施的设计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7.

[9]杨洋.基于城市老年人的户外健身娱乐设施设计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C913.6

B

1008-4428(2017)06-144-05

本文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286083)资助。

刘汝坚,男,山东青岛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生;

赵姝怡,女,辽宁大连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生;

袁华茜,女,辽宁营口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生。

猜你喜欢
关怀娱乐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