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7-07-05 11:00蓝梦哲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液相

□ 蓝梦哲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 蓝梦哲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利用化学检测技术进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需要结合相关技术特征和管理规范,确保应用模型和处理效果符合预期。本文集中分析了检验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技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建议,以供参考。

化学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

1 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1.1 气相色谱法

在气相色谱法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载气,将其作为流动相,从而使待检测试样能有效在气体状态下展开,从而选择更加适合的管理结构,确保具体检测参数能以适当的固定相作为色谱柱内分离参数,并且借助相应的仪器对不同的组分进行系统化分析和集中校对。首先,由于各个组分会先后进入检测器,此时能借助电信号的放大过程,利用记录仪及时记录不同组分,分别为不同的色谱谱图。其次,检测人员借助色谱图,并结合色谱流出曲线上不同峰值的保留时间,对其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最后,需要结合检测出现的峰值面积或峰值高度参数进行系统化数据处理,从而保证应用效果和控制参数体系的完整性,是能有效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机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例如,利用火焰光度检测仪器能有效分析蔬菜中含有的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甲拌磷以及乐果的残留量等,其最低检出限为2.2、43.0、5.0 ng/mL和2.3 ng/mL。目前,该技术在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痕量分析项目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

1.2 液相色谱法

在实际检测机制判定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和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稳定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其中,液相色谱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机制和手段,主要是借助液体,将其作为流动相,能有效分析热稳定性不强和强极性农药,其检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相较于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沸点高以及挥发性差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极性,而且分子量大。但由于热稳定性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在实际应用体系建立后,检测人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检测仪器,能集中检测食用菌中存在的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以及残留的除虫脲农药四种成分,并校对含量。其检测结果中,以上四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控制在83%~106%,而RSD则控制在0.5%~3.4%,其实际检测结果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相关具体要求[2]。此外,还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有效测定水稻中残留的定三苯基乙酸锡,能判定其最小检出量,约为1.0×10-10g,且最低的检测浓度为2.0×10-3mg/kg。

1.3 同位素标记法

在实际检测机制中,同位素示踪法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能有效对样品进行集中检测,主要是指用示踪剂能有效研究被示踪物质的实际运动状态和转化规律,确保技术措施能直观分析相关参数。同位素标记法不仅具有定量准确度高的特征,其实际检测的灵敏度也较高,而且检测手法较为简单和便捷,使得其应用范围较广。目前,多数检测单位都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磺酰脲类农药残留进行集中测定[3]。

1.4 化学发光法

在众多检测项目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尤为重要,由于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物质,不仅能抑制生物体内胆碱酶物质的基本活性,还能使人体内的神经传导介质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造成机体产生迟发性神经毒性,严重的则会引起机体运动失调,甚至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后死亡。而这种物质会在杀虫剂中出现,导致其会在蔬菜等食用品中有所残留,如果长期累积,就会出现农药急慢性中毒问题。目前,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检测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都能进行检测,但需要对样品进行较为繁琐的预处理,现场检测效果还有待提高[4]。基于此,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应运而生,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自动化程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面积推广,具体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P表示蠕动泵,V表示注射阀,W表示废液,F表示流通池,PMT表示光电倍增管,R表示记录仪,D表示降解箱)

(1表示样品和过硫酸钾,2表示偏钒酸按、铝酸铵以及硫酸,3表示水,4表示鲁米诺)

2 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化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现代化检测技术模型也将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新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将迈入实用阶段。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等,将实现技术的全面升级和综合性优化,无论是技术结构,还是农药残留分析灵敏度都将有所提高[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分析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检测仪器昂贵以及检测仪器特殊等原因,一部分新型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时间。在众多技术模型中,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技术模型和应用结构最为有效,不仅操作简单便捷,而且整体速率快、效能高,检测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都较好,并能真正落实灵敏度高和资金投入低等优势,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另外,基于化学分析检测方法的发展和成熟,在众多检测机制和应用体系中,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已成为较为典型以及应用广泛的化学分析检测机制,能在维护检测结果的同时,保证处理效果的最优化。除此之外,在检测技术中,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具有较为深远的发展影响,此项检测技术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将会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实现全面升级,究其原因,定量分析是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应用模型中不容忽视的技术优势,也将在未来的残留检测项目中得到全面应用和推广[6]。

图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有机磷分析系统示意图

3 结语

除了本文中详细分析的方式,极谱法、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以及色谱质谱联用法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在不同领域有效测定相关农药,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征,需要检测人员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和集中处理,确保检测效果符合预期。在利用不同检测机制进行集中检测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检测要求,针对优势项目展开深度分析,为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于福新.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30-131.

[2]朱小梅.气相色谱—质谱化学检测方法检测水果残留农药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9):15-16.

[3]杨文韬,张琳,刘宏,等.基于智能手机的纸微流控电化学农药检测芯片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6(4):586-590.

[4]成曦,张珊,王清江,等.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对四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的研究[C].全国毛细管电泳及相关微纳分离分析学术报告会,2006.

[5]董静,潘玉香,秦亚萍,等.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同时检测蔬菜中103种农药残留[J].分析科学学报,2015(3):323-328.

[6]樊玉霞,赖克强,黄轶群,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痕量化学危害检测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7):1859-1864.

猜你喜欢
气相色谱法液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气相过渡金属钛-碳链团簇的研究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预缩聚反应器气相管“鼓泡”的成因探讨
气相防锈技术在电器设备防腐中的应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