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国标与地标方法比较

2017-07-05 11:00刘永辉陈永元邹大雁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比色国标茶多酚

□ 刘永辉 陈永元 邹大雁 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普洱生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国标与地标方法比较

□ 刘永辉 陈永元 邹大雁 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本文主要通过GB/T 8313-2008与DB53/T 216-2007两种标准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测定普洱生茶中的茶多酚含量,并比较其结果,探讨两种法结合测定的可行性。

生茶;茶多酚;含量测定

1 国标方法

1.1 原理

茶叶磨碎样品中茶多酚用70%的甲醇在70 ℃水浴上提取,茶多酚中OH基团能被福林酚试剂氧化并显示蓝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65 nm,用没食子酸作校正标准定量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1]。

1.2 方法步骤

1.2.1 供试液制备

母液:称取0.2 g(精确到0.000 1 g)均匀磨碎的试样于10 mL离心管中,加入在70 ℃预热过的70%甲醇水液5 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湿润,立即移入70 ℃水浴中浸提10 min(隔5min搅拌一次),浸提后冷却至室温,转入离心机在3 500 r/min转速下离心10 min,将上清液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残渣再用5 mL 70%甲醇水溶液提取一次,重复以上操作,合并提取液定容至10 mL,摇匀,过0.45 μm膜,待用(4 ℃下至多可保存24 h)。

测试液:移取母液1.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待测。

1.2.2 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没食子酸工作液、水(作空白对照用)及测试液1.0 mL于比色管内,在每个比色管内分别加入5.0 mL 10%福林酚试剂,摇匀,反应3~8 min内,加入4.0 mL 7.5% Na2CO3溶液5,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60 min,用10 mm比色皿在765 nm波长条件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A)。

根据没食子酸工作液的吸光度(A)与工作液的没食子酸浓度,制作标准曲线,见表1。

r=0.999 4

A=0.004 853 6m+0.005 392 8

1

.3 结果计算

式中:A—品测试液吸光度;V—样品提取液体积,10 mL;d—稀释因子(通常为1 mL稀释成100 mL则其稀释因子为100);SLOPEstd—没食子酸标准曲线斜率;m0—样品干物质含量,%;m—样品质量,g。

表1 工作液浓度及其吸光值测定结果表

2 地标方法

2.1 原理

茶叶磨碎样品中用蒸馏水在沸水浴中提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亚铁离子发生显色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于540 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计算茶多酚含量[2-3]。

2.2 方法步骤

2.2.1 试液制备

称取5.000 g左右经粉碎的茶叶粉于250 mL三角瓶中,加适量沸水至于100 ℃水浴锅中提取30 min(每隔5 min摇动一次),取出用真空泵抽滤液转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备用,滤渣可用于茶叶中水浸出物测定。

表2 茶多酚标准使用液浓度及吸光值测定结果表

2.2.2 测定

准确吸取上述制备试液1 mL,注入25 mL容量瓶中,加水4 mL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 mL,充分混合,再加pH 7.5磷酸缓冲液至刻度,用10 mm比色管,在波长540 nm处,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测定吸光度(A)。

2.3 结果计算

茶多酚含量(%)

式中:V—试液总量,mL;V1—测定时用液量,mL;m—试样质量,g;m0—试样干物质含量,%;A—试样吸光度;1.957—用10 mm比色皿,当吸光度等于0.50时,每mL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 mg。

3 国标和地标结合法

3.1 原理

茶叶磨碎试样中的茶多酚在沸水中提取,福林酚试剂氧化茶多酚中-OH基团并显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为765 nm,用没食子酸作校正标准定量茶多酚。

表4 三种方法的取样量、吸光值测量结果、干样量及茶多酚含量表

3.2 方法步骤

3.2.1 母液的制备

称取5.000 g左右经粉碎的茶叶粉于250 mL三角瓶中,加适量沸水至于100 ℃水浴锅中提取30 min(每隔5 min摇动一次),取出用真空泵抽滤液转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备用,滤渣可用于茶叶中水浸出物测定。

3.2.2 显色及测定

吸取5.00 mL滤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吸取1.00 mL于25 mL比色管中。同时,吸取1.00 mL水和10、20、30、40 μg/mL与50 μg/mL茶多酚标准使用液于25 mL比色管中(相当于茶多酚0、10、20、30、40 μg和50 μg)。于各比色管中加入5 mL福林酚试剂,摇匀,放置3~8 min,加入4 mL碳酸钠溶液(7.5%),加水至刻度,摇匀,于室温下放置1 h,在721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比色皿,于波长765 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吸光值,标准标准液曲线见表2。

r=0.999 4

A=0.004 853 6m+0.005 392 8

3.3 计算

式中:X—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干物质计),%;M—取样量,g;V—定容总体积,mL;V1—吸取样液体积,mL;V2—样液稀释后的定容体积,mL;V3—测定用样品稀释液的体积,mL;m—干物质百分含量,%;M1—由样品吸光值A从标准曲线查得茶多酚质量,μg。

4 数据处理及三种方法结果比较

采用国标法、地标法及两种方法结合,测定25种普洱生茶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4。

5 讨论

GB/T 8313-2008与DB53/T 216-2007方法比较,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比地标法的测定结果偏低,偏低比率一般在20%~30%。

国标和地标结合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偏差不大,偏差比率都小于10%,且国标和地标结合未用到乙腈这种昂贵的试剂及甲醇试剂。甲醇试剂毒性很大,如果误食会引起死亡,长期接触会对视力造成极大损害[4],且甲醇易燃易爆,使用不当极易造成事故,可降低成本且实验安全性较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龚恕.普洱茶多酚提取分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3]郭宇妹,张沂,朱新生.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方法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121-124.

[4]赵福岐,陈小全,周秀艳.甲醇及其对身体的危害[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175.

陈永元。

猜你喜欢
比色国标茶多酚
个性化复合树脂分层修复比色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茶多酚的提取
海口地区牙齿修复比色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
山西老陈醋有了新国标 10月1日实施
珠海口腔医生比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