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考

2017-07-05 22:20姚懿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方向

摘 要:加快发展农村物流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有力举措。本文以重庆市农村物流的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入手,通过理性思考提出加快融合发展的重点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方向;重点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物流的依赖作用日益渐强。国家对农村物流发展高度重视,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均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农村物流作为加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正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本地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物流的基础及现状

近年来,重庆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为物流末端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物流体系建设,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农村物流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截至2016年底,全市物流企业1.2万多家,农产品涉农电商平台达230家,涉农电商超过2.5万家,年度交易总额仅55亿元。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4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实现行政村和300户以上撤并村100%通畅,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5万公里。乡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分别为100%和94.4%;乡镇客运站626个,通邮率100%,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6%。

与此同时,受山区地形地貌等制约以及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市情影响,全市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流通渠道不畅、组织方式落后,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物流还处于各区县分头探索、缺乏统一规划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农村物流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虽然农村公路建设为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资源开发、支撑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通过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班车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依然很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农村物流依赖的货运站场、商品仓储、物流资源集聚地等配套物流设施整体落后、严重缺失,不利于效率提高和成本节约。

2.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严重滞后

一是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没有具备信息发布、数据交换、决策分析、库存管理、智能配送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信息不对称情况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供销不平衡,部分特色农产品无人知晓甚至滞销,如“柠檬之乡”万州区白羊镇、“脐橙之乡”奉节县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难,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较低,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尚未全覆盖,造成信息无法完全汇集、资源共享程度偏低等诸多问题。

3.农村物流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目前,全市物流企业“散、小、弱”问题十分突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万元的仅1200家左右,以运输个体经营户和中小型企业为主,运输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极度缺乏能够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引领优质服务的龙头骨干企业,其培育成长的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村物流需求分散、差异性大、季节性强而导致整体盈利性较弱等原因。

4.农村物流车辆装备简陋低端

以远郊“两翼”地区尤为突出,物流车辆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极低,各类农用车、改装车、拟报废车用于货物运输的情况充斥市场。农产品大多使用敞篷车、栏板车以散装的形式进行运输,用于鲜活产品物流必需的冷藏车、保鲜装备等专用车辆尤其缺乏。

三、加快农村物流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突出强调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开放高地,既赋予了重庆物流发展的新使命,又为重庆发挥物流区域集聚辐射功能提供了新机遇。如何切实解决好“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发展农村地区物流的关键所在。

1.强化行政资源的融合

充分发挥市物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市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农村物流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推进机制,实现工作对接。市交委协调市级相关职能出台《促进重庆农村物流发展指导意见》,一方面能够充分整合、共享资源、提升合力,明确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的切入点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能够统一发展农村物流的认识,明确目标和主要任务,各负其责,协同解决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共同为农村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强化枢纽节点的融合

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站场等基础设施体系,可与农村客运站场、公路服务区、邮政站点等结合,大力扶持区县物流中心、镇乡物流站、村级配送点三级网络建设,合理确定各自物流节点的数量、布局、规模、功能,构建覆盖县乡镇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促进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通道。

3.强化信息资源的融合

着力构建区县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站、行政村配送点的三级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络,集中整合各类运力资源、产品货源信息等,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系统共建,消除“信息孤岛”,提升农村物流运行效率。持续推进网络大提速计划,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行政村光纤入村率、便民服务中心无线网络覆盖率100%,农户平均接入宽带能力达到20兆以上,为发展“互联网+”提供有力支撑。强化农村物流站点服务形象管理,统一站点标识,突出交通特色。

4.强化物流企业的融合

加快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对其网络布点建设、技术改造项目、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在保持既有渠道支持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推动快递网络覆盖乡村,基本实现乡乡设网点、村村通快递。通过农村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等方式。制定并推广农村物流运输车型标准,给予购买者政策补贴,提升农产品物流服務的品质。

5.强化发展要素的融合

结合重庆作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按照五大功能区各自特点,支持有积极性并具有一定条件的区县先行先试,并将农村物流纳入市政府对区县的目标考核,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快整合不同行业的资源优势,注重农村物流运营组织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在交通基础设施、客运班线资源和运力调配、货运场站、运输企业等方面优势,并与邮政、农业、商务、供销等系统网点资源融合,共同构建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考虑到农村物流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等特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在项目立项、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适当对农村物流发展给予一定的倾斜、优惠,确保农村物流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宗书.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6(15).

[2]马建国.重庆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中国市场,2014(35).

[3]肖寒.资源协同下农村物流发展策略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姚懿,男,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副校长,重庆师范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学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南京市农村物流“客货邮商”同网经营发展策略浅析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