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引领未来

2017-07-07 08:31顾雪英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综合素质评价

【摘 要】江苏省怀仁中学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适应国家政策要求,着眼学生发展需要。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科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生涯教育平台;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3-0075-01

【作者简介】顾雪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特聘专家。

高中之教育,不仅在于“教”,着眼于当下,教会其学科之知识,培养其学习之能力,更在于“育”,立足于未来,尊重其个性之发展,发展其生涯之潜力。江苏省怀仁中学关于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建设,提出“以生涯规划引导德育工作”这一思路,突出“关爱、引领、熏陶”的德育指导思想,既体现学校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之特点,又展现学校以人为本之管理内涵;既促进学生之学业发展,又引领学生之未来追求。本文将就以下几点进行点评:

一、课程建设之意义

1.应国家政策之潮流。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贯彻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2016)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2016年),教育厅于2016年2月23日出台新高考方案,率先将“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正式列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中。江苏省怀仁中学申报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在2015年就已被列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这恰恰体现了怀仁中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超前的宏观政策之把握力。

2.应学生发展之规律。高中三年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前承知识积累和品性养成,下启学问水平和就业层次,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人生重要的分叉口,不仅是学习成绩的比拼,更需要生涯方向的引领。江苏省怀仁中学关于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很好地诠释了怀仁梦的核心:“让每个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体现了怀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二、课程之构建

江苏省怀仁中学关于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从学校顶层设计角度提出“以生涯规划引领德育”之思路,确定生涯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学校平台建设角度提出搭建“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生涯教育体系,融合各方资源,搭建学生生涯教育平台,从学校教学课程构建角度提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理念,了解自我、了解社會,促进行动,指导决策”的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拥有行动的方向、拥有能够做得更好的信心、拥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每个学生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课题构建既有宏观之思维,又有微观之执行,提出学生“十项基本能力达标”考核,让理念落于实处,使理论融于实践。

三、课程之希望

江苏省怀仁中学关于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源于对学生未来的思考和学生本位的理念,前行于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平台资源的支撑,验证于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学过程的反思。因此,这一课程绝不是一时之兴起,而是长久之为之。而怀仁中学自2015年开始,一直坚持理论的不断学习与应用,实践的不断开展与推进,让人欣喜而感动。我相信怀仁中学的生涯教育必会形成独特的风景,在学生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生涯之花绚丽开放。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以学生为本,让个性化阅读梦想成真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基于项目活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课堂评价语,打开思维那扇窗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