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帐款的风险及防范

2017-07-10 21:47孟国艳
价值工程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企业风险风险防范

孟国艳

摘要:应收帐款是赊销的产物,赊销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额,但也延迟了企业的现金回收时间,增加了帐款的催收成本,甚至会带来坏帐损失的风险。本文着重从应收帐款的产生和引发的企业风险方面分析如何降低应收帐款的风险。

Abstract: Accounts receivable is the product of credit sales. Although credit sales can increas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expand sales, but it also delays the cash recovery time of enterprises, increases the collection cost of accounts, and even causes bad debts risks.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reduce the risk of accounts receivable from the genera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the enterprise risks.

关键词:应收帐款;风险防范;企业风险

Key words: accounts receivable;risk prevention;enterprise risk

中圖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0-0053-02

0 引言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赊销产品的产物。其与企业资金、存货相比,占用流动资产比例较大,对企业经营带来较大风险,会对企业资金周转带来直接影响,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如何安全、有效地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课题。

1 应收账款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应收账款一般指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项目而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而未收取款项的流动资产。该资产在流入本企业前,一直被对方所占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本企业后,才能参与到再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新的收益。应收账款通常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加剧企业周转资金的困难,而这一过程的长短,直接为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若无法在规定期间内收回货款,企业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任由企业坏账损失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2 应收帐款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风险意识缺乏

部分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不断采取策略扩大销售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不珍视自身的商业信用,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促销;部分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没有对付款人资信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就采取赊销策略,如此很容易出现资金无法收回的问题,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

2.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很多企业为了激励员工采用的是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即经济效益越好,职工工资总额越高,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销售人员为了提高销售量,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回扣、赊销等,无视这些促销手段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使企业面临大量的应收帐款问题。甚至有的销售人员联合买方制造假象,造成货款回收困难重重,甚至无法回收,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企业破产。有些企业应收帐款管理责任人不明确。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责权利不清。部分企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关控制机制也不尽完善,导致管理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2.3 企业管理措施不当

企业之间对帐方面不及时。在货物和资金交易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票据传递、记录发生误差,此时债权债务的双方必须及时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进行对帐,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实际的企业活动中,很多企业存在不与对方对账的情况,或者敷衍对账,草草了事,未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无法在以后确定诉讼时提供充分证据。应收帐款辅助管理方面不到位。在应收账款的反应方面,很多企业未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标准,对应收帐款定期进行详细的辅助管理,只是按帐龄简单分类了应收帐款的数额。如此处理,若企业现金流一直能够满足需求及企业回款情况良好时,不会出现不良问题,但若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或者企业回款无法及时到位,那么应收账款就会出现诸多不良问题,给企业带来风险,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资金周转。信用管理风险方面预估不足。部分企业存在信用政策制定不科学的问题,未将信用管理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管理中,追讨欠款工作收效甚微。有些企业则跟本未对应收帐款进行风险评估。

3 降低应收帐款风险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3.1 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一是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的确定至关重要,因为信用标准的过宽或者过严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若信用标准过宽,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销售增长,但是会增加坏帐损失,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挑战;但若信用标准过严,虽然极大地减少了坏帐损失,但是不利于企业占领市场,无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基于此,企业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标准,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计算在不同信用标准下,企业的得失利弊,从而确定最佳信用标准,中选信用标准的条件是信用成本最低或者利润最大。

二是使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为了扩大销售量,有时企业会适当的延长信用期限,但不可否认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应收帐款损失风险。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尽快回款,会提出对方在规定信用期限内还款可以得到一定现金折扣的条件,实践证明,该方法大大降低了企业回款难度,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是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额就是信用额度,它是企业原因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实际上信用额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客户信用情况变化及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综合各项因素及时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确保其科学合理。

四是对应收帐款进行信用管理。成立相应信用管理机构负责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比如客户服务中心等,通过信用评价用户,可知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结合市场需求、企业诉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每个客户的赊销额和赊销期,在提高销售量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企业坏账。此外,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坏账,可将销售人员的经济利益和贷款回收情况挂钩,提高销售人员的责任心,谨慎为客户选择赊销额和赊销期,如此可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

3.2 加强内部控制

一是认真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和监督。不能在产生销售量之后就对客户不闻不问,尤其是赊销客户,应认真做好对其的资信调查和监督,同时做好信用记录并进行分析,参考分析结果尽量减少和信用较低的客户发生赊销行为,并对一些存在较大风险、金额较大等客户加强监督。

二是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应做到未雨绸缪,在制定合同时提前将客户可能无法偿还考虑在内,一旦客户无法履行合同,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的做法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签订合同,规定赊销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若在此期间客户结清了全部贷款,货物的所有权归客户,若客户无法结清剩下的贷款,那么企业有权收回货物,补偿一定经济损失。

三是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严格规范赊销流程,使其更加科学和严谨,比如賒销审批应获得多级人员的同意才能审批,尽量避免武断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企业坏账。

四是强化应收帐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对于那些与自身经常发生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采取合理的方法分析和判断客户是否存在帐款拖欠问题。信用管理人员应认真负责,定期进行坏帐损失率、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收款期、应收帐款周转率计算,合理编帐龄分析表,从而分析出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以此估量应收收款价值,进而及时合理的调整信用政策。

五是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由于赊销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部分销售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计后果的放宽企业赊销,对企业利益造成极大伤害,为此,应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明确追讨应收帐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增加销售人员的风险意识。

六是对应收帐款实行辅助核算,建立应收帐款核销制度。通过建立应收帐款核销相关制度,可有效提高企业赊销回款。并且在严格的制度的管理下,还会形成有效的对帐依据,便于出现差错及时反应和应对。

3.3 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采取有利措施

一是将应收帐款改为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与应收帐款相比,具有更高的追索权,并且到前期能够背书转让或贴现,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企业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是进行适当的债务重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低应收帐款的损失,在必须的情况下,比如客户无法偿还贷款等情况,企业采取适当的债务重组方式来降低自身损失,比如减少债务利息、减少债务资本金、债务转为资本等。

三是进行信用保险。尽管信用保险只限于非正常损失,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金额也有限,但依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坏账损失压力,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是派人催收,双方协商解决,无果可借助第三者进行协调解决,必要的情况下也可提起上诉,由法律强制力保证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庆惠.浅谈应收帐款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6).

[2]王利丽.论企业集团(国有企业)应收帐款风险及管理[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B).

[3]严涧.浅议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4).

猜你喜欢
企业风险风险防范
试论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的意义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探析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