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探讨

2017-07-12 09:17柏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

柏欣

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一个最为关键性的环节和途径。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加强大學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43-03

加强大学生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下文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一个最为关键性的环节和途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同缺失的问题,其实际效果令人堪忧,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构建认同,加强认同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审视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教育的实践教学经验,努力探索加强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实践途径。

一、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基本状况调查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直对全校的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基本状况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常态化的跟踪调查,根据以往的数据和统计,对这两个方面情况已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性的把握。

(一)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状况

2015至2016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内社会实践活动中,连续两年开展了《校内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社会主义认识》的问卷调查,两次调查共分发调查问卷4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620份,两次调查的本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大一学生占35.3%,大二学生占49.3%,三大学生占15.4%。其中,男生占58.3%,女生占41.7%;工科学生占42.3%,文科占45.5%,艺术占13.2%;正式党员占12%,预备党员占24.3%,入党积极分子占63.7%。从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结构布局来看,两次调查结果及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和数据表明:

1.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认同率比较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比较坚定。分别有85.3%和82.1%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你认为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必要吗”和“你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可以实现吗”问题做出了“有必要”和“一定可以”的肯定回答。对于“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也有65.3%的同学回答表示“很有信心”。

2.但仍有很多学生对现实政治生活的重大是非问题认识不清,缺乏鲜明的判断。对于“你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一定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吗”的问题,只有51.5%的同学回答“一定”,35.2%的同学回答“不好说”,有13.3%的同学回答“不一定”。对于“你认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的问题,有66.2%的同学“高度认同”,有23.5%的同学“部分认同”,仍有9.5%的同学“完全不认同”。对于“你认为我国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一问,有70.2%的同学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6.7%有的同学认为是“渐进式改良”,也有3.1%的同学认为是“会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

3.对于学校政治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敏锐性不够,主动参与意识仍显不足。对于“如果学校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你愿意积极参加吗”,有73.5%的同学表示“积极主动参加”,有24.4%的同学表示“要求参加就参加”,仍有3.1%的同学表示“反感,不想参加”。对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领域”,45.3%的同学兴趣在“经济发展领域”,24.4%的同学兴趣在“社会发展领域”,10.1%的同学兴趣在“文化发展领域”,只有的20.2%同学兴趣在“民主政治领域”。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你和你家人的生活有意义吗”,有70.2%的同学选择“有”,有的27.3%同学选择“不知道”,有2.5%的同学选择“没有”。

4.对党的信仰比较强,入党动机比较纯,但对党的队伍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和现象认识不一。针对“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观点持什么态度”,91.3%的同学选择“赞成”,8.7%的同学选择“不表态”,没有同学选择“不赞成”。对于“你对我们学校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持怎样的看法”,77.7%的同学认为“整体素质不错”,18.8%的同学认为“部分人还可以”,3.5%的同学认为“相当一部分人是混进去的”。对于“你对中国共产党惩治党内腐败问题的看法”,32%的同学认为“打击有力度,但效果有限”,23.3%的同学认为“打击不力,效果有限”,只有的44.7%同学认为“打击有力度,效果显著”。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评价情况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对政治思想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了长期的质量跟踪。在每一学期思政课结束后不久就会进行一次例行的教学情况调查,并召开一个由各班同学代表参加的教学情况学生座谈会。这些活动为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心声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两年的四次教学情况调查中,共发放了调查问卷1600多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360份。从统计结果来看,有73.8%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是一门自己在大学期间喜爱并受益的课程”,有72.3%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有助于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进行了较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但在对思政课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方面,同学们反映的意见也比较多,38.3%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教学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32.2%的同学认为“思政课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有大的改进”,有47.6%的同学对“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情况,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一学期都会在课程结束后的较短时间内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概论》、《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课课程的教学情况反馈意见。

在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来自不同班级学生代表欢聚一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自然而活跃。学生代表积极对其任课老师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评议,既充分肯定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优点,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并提出可圈可点的教学建议。同学们普遍认为任课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思想的启迪,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但也指出部分教师在授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纪律有待加强、强师生互动还不充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师生还共同对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同学们大力支持思政课实践教学多样化的改革,并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式手段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概论》和《基础》两门主干课程发放给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手册》,也是该校思政课师生相互沟通反馈教学情况的一个重要桥梁。在《学习手册》的设计中,同学每章的学习体会栏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在批改学生《学习手册》过程中,各位思政课老师在了解课程各章节教学效果的同时,往往也能收获到同学们许多大胆、直言不讳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建议。从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收集的《学习手册》汇总情况来看,同学们对当前思政课的意见主要集中反映在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形式、加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上。

二、提高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实践途径

通过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基本状况调查的具体数据分析,并结合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教育的实践教学经验,我们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与实践的改革创新,在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标,开展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

过去我们对大学生党员的培育教育,往往偏重对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系统知识性地学习和考核,在教学方式上又常常陷入传统的输灌式教育,这些传统做法,常使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目标发生彼此脱节,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理论认知只是理论认同、政治认同的一种知识性前提和基础,理论认知只有通过认识主体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新的理论的反复螺旋性上升的认识过程,才有可能使理论的认知成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模式,以树立广大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教育目标,以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

(二)以大学党员为本位,进行党校教育课程的系统设计

我们在党校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思上,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培养对象、预备党员三个不同教育群体的具体不同需求,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对入党积极分子群体的党课教育,主要侧重党建理论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他们对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和党的历史等知识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了解;对入党培养对象的党课教育,除进一步加深对党章、党纪党规的理论学习之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对预备党员的党课教育,则侧重于各学生预备党员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修自学,侧重于指导他们在顶岗实习和各项社会实践中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判别能力和行动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广泛社会实践基础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做到知行合一。

(三)以实践教学课程化为重点,培育大学生党员知行合一的良好品质

实践教学既是高校党校教学和思政课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着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形成了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三全一多”实践教学模式。“三全一多”是指“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多形式”。全员化:是指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确保每位大学生党员都能参与到党校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来。全程化:是指根据学校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党校和思政课课程设置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项目,确保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全程接受党校和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党校和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方位:是指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素养、法律素养和职业素养等,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多形式:是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采用情境启发法开展“重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路校园越野闯关比赛”、时政论坛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与考察;采用榜样激励法开展“名人名师大讲坛”;采用实践体验法开展“我奉献,我快乐”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实践教学课程化的改革,摆脱了以前实践活动和理论教学脱节、零散不规范的弊病,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真正起到入耳、入脑、入心的作用。实践活动模式的创新也赢得了大学生党员的高度接纳和喜爱,使同学们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言行上有体现,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培育了大学生党员知行合一的良好品质。

(四)以多元化活动载体为平台,营造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校园大环境

目前大学生党员党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我校正在积极探索党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多元化的各种途径,营造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良好校园大环境。

1.党课教育载体。学校专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党课教育教研室,党课教育教研室教师共同编写党课培训教材、教案、制作课件、组织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科研优势,力求党课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确保党课的培训质量和教学效果。

2.班主任工作育人載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均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全程化育人的优势。由于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特点和理论优势,能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党员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中遇到的问题,受到大学生党员的广泛热爱。

3.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团委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平台作用,积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方向引领和活动指导,特别是联合开展了“青马工程”,举办“青马学习班”,制定培养方案、目标、内容等,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校园文化活动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贯彻到全体大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规范。

总之,我们要根据当代广大大学生党员的思维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思政课和党校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积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头脑、进生活,使其内化为学生党员的一种自觉政治认同,外化为学生党员的自觉自主行动。通过加强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达到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目的和实效。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Marx ident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ks and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the Party school education,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Marx identity.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Marx identity;education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