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2017-07-13 15:19刘鹏
资治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效力

刘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相应的给我国的法律工作界带来良好的发展,进而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法律中的劳动合同法就很好的保证了人民的利益。而接下来本文就简单探析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劳动合同法的效力范围就是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效力

在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人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織(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以及实施状况,所以该法律的第二条第二款又明确规定了,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订立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也应该适用《劳动合同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社会平稳的运行。而我们通过对上面所列条款的归纳,可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是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主体,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会发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发展。而接下来本文就从《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出发,来简单探讨分析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一、对《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探讨

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是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主体。而且我们结合日常中的实际案例,就可以透彻的理解法条中的用人单位主要有5个:①企业。公司制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是我国目前的主要企业形式,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企业必须要以我国境内的企业为限,而与企业出资人的国别以及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毫无关系。②个体经济组织。在我国规定的法律中对个体经济组织有明确的规定,即指雇工低于7人的个体工商户,而农村承包经营户则是个体经济的另一种经济组织形式。③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根据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第二条规定,社会上的一些民间的、公益的、非营利性的组织和团体就可以把其归纳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但是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并没有把事业单位和民办单位进行明确的区分,而是一概统称为“事业单位”;相反的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则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④国家机关。按照法律或行政命令组建的,并且有独立财政预算经费的各级国家机构,其中区别于其它用人单位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由行政命令组建的,必须听从上层的领导。⑤事业单位。主要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主要特征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以上就是《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用人单位主体。

二、劳动关系含义概述

1什么是劳动关系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属于同一个人,而且劳动力所有者得听从指挥,听命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指示工作,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产品,最后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向劳动力所有者提供报酬,进而形成社会关系。而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并没有依照法律关系跟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该劳动者已经被这所企业所接受,并成为正式员工,有资格获取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而我国的事实劳动关系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①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并没有书面劳动合同;②在无效劳动合同下生成的事实劳动关系;③当劳动者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是双重劳动关系。虽然我国法律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还是有大量存在。而且在双重劳动关系下,劳动者一般只有一个正式的挂靠单位,就算停业在家,并没有给企业提供劳动,也相应的可以领取最低工资以及享受企业给办理的保险待遇。但是当双重劳动关系中的第二个也就是劳动者没有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发生纠纷并诉之法院时,一般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会把双方的关系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也就是说提供劳务的一方即劳动者只能获得报酬,而不能享用该企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享受的待遇,这无疑对劳务工作者来说是个晴天霹雳。而接下来我就具体说说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2比较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我们在上面也有提到过,就是指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所在单位形成的社会劳动关系。而劳务关系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手交钱一首交货”,而这里的‘货只得就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而‘钱就是企业支付的报酬。两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劳动关系的一方提供的都是劳动行为,而不同之处则在于:提供劳动的一方即劳动者是否成为该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是否享有除应得报酬之外的公司福利。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比较:①从生产上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生产要素的结合而形成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而劳务关系则是通过双方的约定。②从主体地位上看,劳动关系使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一种不平等关系,而劳务关系则是双方通过契约形成的关系。③从结果上看,在劳动关系中,承担法律责任的是用人单位;而在劳务关系中则是提供劳务的一方承担责任。以上就是鄙人对两种关系的比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结束语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也为了能够使我国社会平稳运行,就有必要理解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而以上鄙人对其进行了简单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

猜你喜欢
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效力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探究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之再议
关于合同法中连带责任研究
新劳动合同法视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