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儿童文学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2017-07-14 09:34沈艳丽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策略

沈艳丽

【摘 要】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是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最接近孩子情感世界的文学作品。文章提出了利用儿童文学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之窗,让他们感受到遨游文学海洋的无限乐趣。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29-02

一、修炼,走近儿童文学

教师在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扮演儿童文学的阅读者、鉴赏者、推介者的角色。教师如果要在教学中拥有较高层面的感悟和驾驭能力,能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较全面的认识与把握,就势必要进行自我修炼,除了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之外,也要广泛阅读各类优秀文学作品,还要钻研文学理论,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提升个人的文学素质。

1. 教师要提高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

教师应特别留意儿童出版物的信息,关注优秀儿童文学新作,吸纳儿童文学信息;扩大阅读面,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鉴赏水平,使自己具有比较丰富的儿童文学的感性经验。在平常,开展《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古代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夯实阅读基础的手段。

2.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文学观念

当孩子对杨红缨的《马小跳系列》爱不释手,却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到索然无味时,教师该怎么办?往往直白的劝解并不能改变什么,在规定时间共同阅读一部书,然后和孩子一起研讨,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儿童文学观应是哲理与趣味各有千秋的,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让孩子懂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往往比简单地给孩子推荐名著更重要。

3. 教师要成为用心思考的读者

作为语文教师,阅读与写作都应该是“常态”的。在平常的教学中,有关教学感悟或发现、班主任工作思考、指导学生成长的故事……都可以隨时写下来。只有做到自己多读、多写、多思,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多“选”。

二、引领,享受儿童文学

据相关调查显示,儿童文学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读物。但该阶段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读的量很少、面窄,部分学生只局限于课本的作品,只关注作品中荒诞不经、离奇搞怪的情节,而不在意作品本身的文学色彩。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指导。教师要做好领路人,立足课堂阅读,延伸课外阅读,使学生感受到儿童文学的魅力。

1. 儿童文学课堂教学阅读指导方法

(1)巧问——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儿童文学是最富想象力的文学,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运用儿童文学来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合作交流、大胆想象。

例如,童话《七颗钻石》中,为体会水罐的神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当7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灰。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在清流的滋润下,大地出现了怎样的美丽景象?”问题提出后,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的回答层出不穷:原本干裂的田地,冒出了嫩芽;流淌着水流的小河里,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花草树木神奇般活了过来;人们在水井边喝着甘甜的井水,激动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2)复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儿童故事具有内容情节曲折、故事结构性强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角色扮演”或“复述故事”等设计,即利用一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或表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故事的进一步识记、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巨人的花园》是一个趣味性很浓的儿童故事,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和揭示道理。极为突出的就是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在引导学生讲述这个故事时,就可以让他们想象围墙推倒前后的画面,对故事进行复述和交流感悟:推倒的不是围墙,而是巨人的心墙。以此得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清文本脉络、吸收文本的精美语言,还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2.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在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时,教师应从孩子实际出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对孩子阅读的书籍进行有效把关。

如开展班级读书会。开学前,根据不同年级推荐优秀书目。通过阅读竞赛、阅读考级等奖励性措施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布置学生读一部作品,然后就作品进行交流。在教授《窃读记》一课后,笔者让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并在两周后对此书进行了一次读书沙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如何看待主角英子及她的朋友妞,疯子秀贞等人?开班级读书会有利于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班级学情,相继推出部分名著,予以熏陶。

三、创作,畅游文学天地

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多彩,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要用自身的文学素养、智慧精神,将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与中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触摸美、感受美、运用美、收获美,让文学成为学生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抓住每一次阅读教学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飞个性,写下精彩篇章。

1. 仿写作品,学方法

进行习作训练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模仿他人的文章。学生在进行模仿习作时,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可以在体裁、结构、写法、用词等方面和原作品类似,但不可依葫芦画瓢,应有所改变,有所创新。如学习了《赵州桥》一文后,围绕第三自然段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进行仿写;或结合书中的插图,以导游的身份,围绕“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美观”写一段话,注意写具体;还可以给出材料,如“秋天的庄稼美丽极了” “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态”,等等,要求学生仿写语段。针对熟悉的材料,学生很乐意习作,并较好地运用知识的迁移。

2. 续写作品,悟内涵

对于教材中的有些作品,我们可以采取续写的方式进行习作训练。续写不仅延续了作品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作品的内涵精神。如学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让学生选择秋天的某一种景物,并抓住它的特点仿照第一小节写下来,这既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把诗化的语言定格在学生的心中;学完《绝招》,让学生在领悟“只有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的基础上,写一写“第三次比绝招的场景”。

3. 缩写作品,显能力

对于教材中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进行内容提炼,抓住故事重点,简要叙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方法的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只有学会哪些能删减,才会抓住哪些是重点,这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如缩写《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文章。

4. 改写作品,创思维

改写作品,就是对原作品进行重组加工,可以采取与原作品不同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来进行习作训练。这一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创新思维。如对古诗进行改写,通过改写《所见》,想象小牧童一路看到的风景和他在树下观察的情景;用第一人称介绍的方式改写《太阳》,让学生深刻记忆太阳的特点。

5. 独立创作,展个性

上述所讲到的几种写作形式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能让学生独立创作,写出展现自己个性的作品。创作素材在哪里?源于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我学会了……”这篇习作时,笔者让他们踏踏实实去学自己一直想学而没有学的事情,及时记录,最后本领学成,习作也完成。作品里都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经历。

儿童文学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必将助长儿童自主创作的能力,促使儿童更好地享受儿童文学,享受属于自己的金色童年。

參考文献:

[1] 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泉根等.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 (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

[4] (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5] 梅子涵等.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

[6] 梅子涵等.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2.

[7] 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8]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9] 王泉根.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10] 蒋风.儿童文学概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11] 李标晶.儿童文学原理[M].太原:山西希望出版社,1991.

[12] 张之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3]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4] 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5] 李远.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16] 崔海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7] 王亚平.儿童文学作品与审美素质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杨迪:杨 迪)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阅读策略
刊首语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