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互动课堂插上“隐形的翅膀”

2017-07-14 09:43马海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事半功倍互动课堂数学教学

马海芳

【摘 要】将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既解决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问题,又拓宽了教学空间,使抽象的内容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桥梁角色;互动课堂;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49-02

一、探索之路

运用电教媒体是信息时代下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会精彩。

1. 创设探索性情境,孵化兴趣之种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所要学的东西,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里的“再创造”指的就是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因此,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执教“平均数”一课时,笔者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视频引入课题。

师:最近我们四年级的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特别火热,瞧,阳光队和彩虹队正在进行投球游戏。

(播放两个队的投球视频,一队是3位学生进行投球,一队是4位学生进行投球,最后视频停在两个队争执的画面上。)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队的水平更高?

(学生踊跃参与讨论,积极思考,教师趁机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好的情境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契合了课堂教学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提供实践操作机会,享受表现乐趣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将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践操作是巩固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单一的习题练习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收获的乐趣,利用电脑课件的制作让学生用简单的鼠标操作课件,或在电子白板上用笔点点画画,去感受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执教“神奇的数字编码”,在探索电话区号规律这一环节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你们会打电话吗?怎样打外地电话?

生:先拨电话区号,再拨要打的电话号码。

师:让我们来试拨一个电话号码,看看是哪里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电话机,让学生上来拨,话机显示:021—59144590)

生1:从上海打来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021代表上海的电话区号。

学生马上进行百度搜索,显示021区号是上海的,多媒体显示打电话的人的图像,并用上海话说出:“侬好,阿拉上海贸易公司。”同学们都高兴地笑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继续拨打北京、常州、沈阳、美国等地的电话。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氛围热烈,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编码规律的讨论。

A组:国内电话区号开头是一个0,港澳以及台湾地区开头是两个0。

B组:国内电话区号在一个省里第二位数字都是相同的。

C组:第二位数字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设计课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不仅了解了各地的电话区号,还找出了全国各地电话区号的排列规律。

3. 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现教学活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化静态为动态,模拟实验操作,展示运动过程,把一些数学知识以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感知,以化解知识难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例如,执教“面积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出示2个大小差不多的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大,有的学生认为一样大,也有的学生认为正方形大。)

师:你们能想一个办法进行比较吗?

生:给图形画上相同大小的小正方形格子,数数格子多少就可以了。

师:好办法(课件出示格子图)。

(学生纷纷动手数格子,人人参与。师生交流后,同学们认为还是不太确定,因为平行四边形中有半格,提出可以用剪的方式把平行四边形剪成长方形。)

师:谁愿意上来把这一想法展示一下?

(一学生上来展示。)

通过学生的课件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更浅显易懂,学生通过积极探究、交流,较好地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

二、 給信息技术一片“缘分天空”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1. 牵强附会,勿让课堂成了“电影院”

有些教师总认为,电教媒体用比不用好,可用可不用的一概都放到多媒体上运用,一味盲目地使用,以至于被课件牵着走,淡化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多媒体显示精彩纷呈,学生在下面茫然不懂。还有的教师把课堂当成娱乐场所“电影院”,一节课全部都用多媒体,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在下面应接不暇,其实这只是视觉的短暂停留,不利于学生内化知识。

2. 喧宾夺主,勿让板书成为“记忆”

有的教师一见到新生事物多媒体,就盲目地排斥板书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黑板板书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板书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很多年,优秀的板书能循序渐进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它的概括性、合理性、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的渐进性是多媒体不可替代的。

3. 花里胡哨,勿让学生分散注意力

教师使用的课件内容应量身定做,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来确定课件使用的多少,内容简洁精炼,尽可能减少无效视觉和听觉刺激。有的教师在每页幻灯片中都加上了各种不同的声音,表面上看来很是刺激、新颖,实际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Flash动画的使用要适可而止,避免学生只顾欣赏,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课件的内涵。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摒弃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和局限,把握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驾驭好多媒体这双“隐形翅膀”,让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殿堂里更加快乐地遨游。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事半功倍互动课堂数学教学
整合现代媒体教好物理实验
小议初中物理教学
厚爱物理优化教学
遵循教学原则优化英语教学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