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一条通往古今的时空隧道

2017-07-15 15:14朱千华
红豆 2017年7期
关键词:湘江

朱千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开始行走南方,作岭南田野考察。现旅居广西南宁,从事岭南文化研究。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作家。代表著作有《岭南文化三部曲》《像麦子那样金黄》《中国美女地理》《三沙人文地理》《家山何处》等十余部。荣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一)湘漓两水,一脉源泉

古老灵渠的核心部位在于铧嘴。

铧嘴原长186米,光绪十一年(1885年)被洪水冲毁半截。120年过去了,直到2005年,国家文物局拨巨款对铧嘴进行修复。2007年4月28日,灵渠铧嘴修复工程竣工,上午10时许,那里宰猪洒血,以当地百姓传统习俗举行了竣工仪式。

铧嘴是什么?其状像犁,前锐后钝。实际上,铧嘴是一条长堤,最顶端更像尖尖的船首。每当雨季,海阳江的来水汹涌澎湃,若此时登临铧嘴远眺,但见洪水滚滚而来,至此怒激铧嘴,掀起滔天浪花,似海啸雷鸣,气势十分壮观,此为古书记载的“铧嘴观澜”,兴安古八景之一。但我去灵渠数次,一直想观澜而未得,立铧嘴处,见海阳江悠悠而来,水势并不激,盖因水源地面积缩小之故。

海阳江在此被铧嘴一分为二,七分水流北去,流向水位略低的湘江故道与北渠,三分水流向南渠。经现代科学测算,认为铧嘴分流实际上为五五分或四六分。但在古代,水流量要比现在丰富,所以三七分记载仍可信。

秦始皇为打通进入岭南的交通动脉,开始构想沟通湘漓二水。湘江与漓江同源于上游海阳山的海阳江。为寻找湘漓源头,我多次前往海阳山寻访。11月中旬,我到达灵川县海阳乡大桐木湾村,找到了传说已久的水之源山洞,洞口有一石刻,上书“湘漓二水之源”六字,如今几近枯竭,当年水源早已改道了。

有人说湘漓同源,也有人说异源。民国期间,湖南一位老师田曙岚来广西进行地理考察。他在《广西旅行记》一书中记载了自己关于湘漓之源的考察结论:“湘水源出兴安县东南九十里之海阳山,惟桂江之源,实出自兴安县西南之猫儿山。”

但是,湘漓同源之说在历代古籍中均有记载。《水经注》称:“漓水亦出阳海山……湘漓同源,分为二分,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写道:“湘漓二水,皆出灵川之海阳,行百里,分南北而下,北曰湘,南曰漓。”

为探寻究竟,我决定再次去桂林实地考察。我走访了兴安县白石乡石柱村,村外有一山谷,溪水淙淙,十分清澈。水边立青石碑一座,高两米,上有湖南黄永玉手书“湘江源”三字。2005年,湖南水文勘测局与兴安县政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湘水之源进行了联合勘探,确定石柱村即为湘之源。

在猫儿山南麓,我到过一个叫八角田的地方,此地并无八角,也无田地,而是一片湿地。四周丘峦起伏,有一小山丘,沟壑有八条,故此地名八角田。这片高山沼泽中,竖有一块石碑,上刻“三江之源碑记”,这里不仅是漓江的源头,还是浔江、夫夷水(资水上游)的发源地。原来,八角田一带是片沼泽地,如同巨大的水库,水满了就往低处流,使猫儿山遍布涓涓溪流。

虽然现代湘漓异源,但不排除它们曾经在古代同源。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江河改道也是常事,沧海桑田,江河亦然。

(二)浮舟过岭

灵渠神秘之处在于工程选址。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一无海拔仪二无测绘仪,却能准确地把灵渠分水坝选定在海阳江下游一个叫美潭(今分水塘)的地方。不只如此,还要为水坝找到一个合理的高度,秦人通过什么手段来丈量测绘,并且如此精准,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美潭海拔212米,通往漓江的灵河海拔211米,两者几乎等高。湘江在高塘村的海拔为206.7米,与美潭的落差很大,所以,筑分水坝时,流向漓江的部分的水量,只要三分就够了,其余的都流入湘江。如何解决湘江落差悬殊的问题?秦人非常巧妙地重新开挖一条25千米长的河道,俗称北渠,采用连续弯道的形式,把比降(坡度)降到最小程度。

灵渠工程中流经兴安县城的南渠全长三十余千米,是灵渠的主干渠道。南渠是在原有河道基础上改建,因接通漓江支流灵河,故名灵渠。灵渠的名字最早在唐代桂州刺史鱼孟威的《桂州重修灵渠记》中首次出现。通常所说的灵渠指南渠,而灵渠工程则涵盖人字坝、铧嘴、南北渠、湘水故道、陡门等。

平衡与调节海阳江分离后的水位,秦人创造了人字坝,亦称天平,拦在湘江故道上的水坝称大天平,長约380米。另一侧水坝称小天平,长约120米。大小天平的主要作用是拦蓄河水,保证水位在正常的高度。若雨季或洪水来临,超过的部分水量由人字坝溢入湘江故道。枯水季节,因有人字坝拦截,海阳江的来水皆为南渠、北渠通航所用。人字坝因此有调节平衡的功能,故名天平。

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还有四川都江堰。灵渠比都江堰晚了将近半个世纪,大小天平的设计与都江堰的飞沙堰原理相同,漓湘三七分流与都江堰内外江分流亦相似,但灵渠的陡门通航技术,却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北渠还是南渠,都有水位落差。灵渠对于世界的贡献,是独创陡门工程。陡门原理与现代船闸类似,是一种最原始的船闸,在操作上简便灵活。灵渠陡门是中国人卓越的智慧,被誉为世界船闸之父。

我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过这样的描写:“溯湘水而上,过灵渠,顺水而下,进入漓水。”实际情况是,船只先从湘江进入北渠,经过若干陡门(船闸),逐级爬升高度,至铧嘴前的分水塘,船头绕铧嘴调向,进入南渠,这时就轻松顺水而下,无需陡门蓄水,即可长驱直入,进入漓江。反之亦然。

遇到桥怎么办?早就为你想好了。桥是活动的,若有帆船通过,就会像城门前的吊桥一样,竖起即可。

两千年的古陡门至今在南渠和北渠仍能看到,虽屡有损坏与修复,但大体上保留了原有样貌。现存陡门有各种形状,其中又以半圆形为主,其目的就是拦水蓄水,以利舟行。古代建筑材料有限,先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拦水,有用木板的,也有用竹箔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陡门数量不同,有损毁的,有新建的,有修复的,据《兴安县志》记载,唐代有陡门十八,宋为三十六,清为三十二。现存完整陡门尚有十七处,大部分集中在南渠。

从秦人始,灵渠工程就有一种叫陡军的特殊职业,他们是军人,任务除保卫灵渠,还负责陡门的开关,对各类船只迎来送往。他们的工资由国家付给,另外置良田与山地,让陡军就此安居乐业。在兴安采访时,仍能遇到民国时的陡军与其后裔。解放前,子承父业,祖辈为陡军,一直到民国,灵渠萧条,陡军才转入其他行业谋生。

陡门的具体操作过程,我们今日只能想象。但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灵渠时,亲自观看了陡门的操作过程,并在日记中记下了那神奇的一幕:“灵渠……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

(三)秦堤烟柳

灵渠之秦堤,实际上是南渠与湘江故道之间的一条大坝,传为秦代修筑而得名。走在堤岸上,可见大堤顶部并不规则,宽窄不等,最窄处仅3米余,最宽处达20米。内外坡面以条石砌筑,中间填土。大堤内为南渠,外面为湘江故道,两侧水位悬殊,高低相差3米左右。

漫步秦堤,如同走在一面险要的城墙上。这堵城墙,必须坚固耐用,否则就会水体外渗,出现流土与管涌,造成堤坝的坍塌。为防止此类事故,除了加固坝体,还专门设计了溢水坝以减轻坝体压力,遇洪水时,大量来水可溢出流入湘江故道,以保大堤安全。但即使这样,由于石缝之间有渗透,加之植物根系及鼠穴蚁穴等破坏,秦堤还是易受威胁,最常见的堤顶塌陷、石砌护坡倒塌,在堤外护坡上,经常可见缝隙间冒水溢土现象。怎么办,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只能定期进行巡堤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也许是出于某种警示,在秦堤边有一座“四贤祠”,祀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唐桂州刺史鱼孟威,此四人分属不同时期的文武官员,对灵渠维护都有重大贡献,在任时非常重视预防工作与维修工作,所以百姓造庙纪念。奇怪的是,四贤祠碑林中有一块奇特的“劣政碑”。细看碑文:“浮加赋税,冒功累名。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中华民国五年冬月阖邑公立。”

原来是记录一名贪官的恶劣“政绩”。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百姓生活艰难。时桂林人吕德慎就任兴安县县令,却是个贪官,借着局势动乱,他趁火打劫,增加田亩税收,以中饱私囊。一时间民怨沸腾。

兴安乡民公推乡绅曾石年等人状告吕德慎,曾石年到时任两广巡阅使的陆荣廷驾前拦马告状。为平息民怨,陆荣廷派人查明,吕德慎在任期间刮地皮、增田赋、欺上压下、贪赃枉法,立即下令撤掉吕德慎的县令之职。为警示和预防后任官员重蹈复辙,由曾石年拟文,刻下一碑,立于灵渠四贤祠碑廊内,留给后世为官者鉴之。

秦堤兩岸皆临水,水流平缓,岸边可见依依杨柳。南渠堤岸竟也是小桥流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真不知岭南有如此佳境几许。灵渠沿岸原有亭台、庙宇、楼阁、古桥、会馆、古戏台等建筑,今除水街复原一部分外,许多古建筑被荒废损毁。陪同考察的桂林作家淑玉老师告诉我,多数人以为灵渠只为航运而生,实际上,自古以来,灵渠重要的灌溉功能鲜为人知。桂北是重要的稻米产地,兴安水田多赖灵渠以灌溉。

灵渠是在原有的一条河道上开凿而成。从南陡口到太史庙山这段由人工开挖,其他地段都是利用原来的河道疏浚后再进行修整,从而成为灵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大面积的乡野农田。同时,当地农耕与水田不断开发,也是与灵渠的灌溉之利息息相关。灵渠既使人无负载之苦,又得灌溉之利,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史载马援南征交趾,沿途所过,“穿渠灌溉,以利其民”。到唐代时,当地利用灌溉条件,开屯田数千顷。明朝时,灵渠的水利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灌田万顷。

灵渠是个科学的水利系统。淑玉老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明洪武年间,由监察御史严震直负责灵渠的维修工作,他认为灵渠的灌溉作用没有更多发挥出来,就在灵渠边上到处增加水渠,最后修成支渠二十四处。严震直沾沾自喜,并以此为政绩报告皇上。但此公不懂科学,水渠一多,势必增加入水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增高溢水坝。结果,洪水暴涨,把堤岸冲垮,灵渠行舟不通,田失灌溉,两岸农民为此叫苦不迭。最后由朝廷出资,恢复原貌。

除了从灵渠的堰门放水之外,还有一种从灵渠里提水的方式,最常见的是龙骨车与筒车,这两种工具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使用,如今只在民俗展览中还能见到。龙骨车亦称“槽筒”,分为手摇式与脚踏式。

我故乡苏中地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使用这种龙骨车,那些年我坐在龙骨车旁边一看就是半天,由两人至四人脚踩,河水随着一截截刮水板从河里提到岸边的水田。筒车就像小小的摩天轮,它是通过悬挂的一只只竹筒,随着筒车的转动,从河里面“舀”水入田。而这两种提水工具在现代已成为民俗展览之用,每当工作人员示范使用时,周围总是围满了大人小孩,他们对这种古老农具充满好奇。

(四)南连海域,北达中原

灵渠穿越兴安县城的一段,由于往来船只的经过,兴安县城早已成为繁华的街市。船只顺着南渠穿城而入,两岸吊脚楼临渠而建,沿渠各类生活用品商铺林立。特别是由湘江而来的船只,进入南渠后是顺水行舟,已无须挂帆背纤,船上人员不用下船,就可临街购物,宛如江南水乡风情。清道光年间,广西诗人苏宗经经过灵渠,写诗描述当时过南渠的盛况:“行尽兴安路,兴安别有天。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桨脚挥波易,篷窗买酒便。水程今转顺,翘首望前川。”(《出陡河过兴安县》)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隋炀帝,都未能想到灵渠和大运河在两千年的时间里给中国经济和文化带来的巨大贡献。特别是灵渠,尽管它的航运功能基本消失,但它至今仍是当地的水利命脉。灵渠就像一条“虫洞”,成为通向两个时空的隧道,中原大地与岭南地区这两个在古代完全陌生而且遥不可及的地域,因灵渠的纽带作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灵渠开通之后,南下的汉人把中原的铁制农具、陶器、耕牛、农作物种子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各自生活习俗,经过灵渠带到了岭南。他们后来成为中原文化在岭南的播种者,被称为客家人,他们使岭南地区的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灵渠在促进中原汉族与岭南百越少数民族融合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秦始皇开灵渠最初的目的只是运粮送草,把岭南收入版图,他未想到从汉代开始,中原的瓷器、丝绸等商品就已经通过灵渠进入西江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样,中南半岛的香料、犀角、玛瑙等制品也通过灵渠来到了中原地区。

灵渠是目前所知道的南方海上丝路的主要途径,以出海为例,由长江进入洞庭湖,由洞庭湖入湘江,溯江而上,进入灵渠之北渠,过陡门,进入分水塘,调转船头进入灵渠之南渠,经过许多陡门之后,进入漓江,接着进入桂江。在此又分成两个方向,一路是径直向东,经梧州进入西江,由珠江出海;另一路是由桂江,溯浔江进入北流江,在这里,所有货物需要驳岸,由陆路经玉林之鬼门关,穿越玉林平原,再上船入南流江,由合浦港出海。

关于灵渠,多少文字都是写不完的。人生倏忽,而生生不息的,正是灵渠那样的伟大工程。还是杜夫子看得透彻: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责任编辑 蓝雅萍

猜你喜欢
湘江
断想
大地繁花(外一首)
追随那缕光
湘江魂
湘江,怎么看你都不够
湘江渡
《血战湘江》观感
美丽岳麓,我的家
血战湘江
湘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