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EP NSE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7-07-18 11:57冷成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神经节颅脑盐酸

冷成林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孝感 432100

盐酸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EP NSE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冷成林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孝感 432100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单一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β-EP、NSE、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4.10%(25/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及β-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T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0%(3/40),对照组为5.13%(2/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β-内啡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改善其凝血功能。

盐酸纳美芬;神经节苷脂钠;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head injury)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患者头颅部,引起的头部软组织损伤及脑损伤。其中重症颅脑损伤最为常见,约占颅脑损伤总患病率的20%[1]。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易引发脑水肿、脑缺氧、脑缺血等病理变化,且具有病情重、恶性程度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相关统计发现,我国每年约10万人死于颅脑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神经节苷脂钠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常用药物,其可有效修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突触形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预后。亦有学者发现,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3]。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临床鲜有研究。本研究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EP、NSE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09—2016-01收治的79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20~65(37.78±10.29)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伤20例,钝器打击伤9例。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3(38.82±10.25)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11例,交通事故伤19例,钝器打击伤10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20~65岁;均经CT诊断确诊为颅脑损伤;均存在明确头部外伤史;受伤至住院时间≤12 h;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存在胸部、颈部及腹部等多发伤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出现休克者;存在凝血系统障碍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其他因素所致难以顺利完成本研究者。

1.3 方法 均行吸氧、抗休克、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补充血容量、控制颅内压、止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第1~14 天静滴100mg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00),第15天起改剂量为40 mg,疗程1个月。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静滴0.7 mg/(kg·h)盐酸纳美芬(灵宝市豫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05),疗程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1个月后,统计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临床症状加重或无改善,GCS评分≤8分为无效;经治疗症状有所好转,GCS评分为9~12分为改善;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GCS评分≥13分为显著改善[4]。总有效率=(改善+显著改善)/总例数×100%。(2)抽取3 mL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5 min,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组治疗前后血清β-EP、NSE水平进行检测比较。(3)采用全自动凝血仪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4)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皮疹、头痛、呼吸道感染、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7.528,△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β-EP、NSE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β-EP及NS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NSE及β-EP水平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β-EP、NSE水平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凝血功能各指标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及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TT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s)

2.4 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0.001,△P>0.05

3 讨论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近年来重症颅脑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次于四肢损伤,居全身创伤第二位[5]。重症颅脑损伤不仅因暴力作用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且易引发脑水肿、能量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钙离子超载、自由基损害等一系列继发性脑损害,而继发性脑损害为导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采取科学、有效药物控制继发性损害,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脑细胞坏死,降低致残致死率,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节苷脂钠为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为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神经细胞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可促进神经分化,增强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轴突及突触形成,修复神经损伤;且可改善患者平均动脉压,改善脑血供,促进脑能量代谢,避免钙离子大量积聚于细胞内,进而保护脑组织,缓解脑水肿,重塑脑神经,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此外其具有较强亲和力,可阻滞钙离子内流,促使磷脂酶A2活性降低,进而减少自由基生成,保护脑组织;同时其可拮抗氨基酸毒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损害,避免发生酸中毒,直接修复受损神经细胞膜,调控细胞因子及各种炎症介质,阻滞神经细胞凋亡[6]。张永等[7]在大鼠试验中发现,盐酸纳美芬可改善大鼠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减轻继发性脑创伤,促进脑恢复;同时刘兴华等[8]亦研究发现,盐酸纳美芬可有效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8、S100β等免疫指标水平,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治疗后患者中度昏迷率仅为14.29%,重度昏迷率更低至2.86%。盐酸纳美芬为新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半衰期长、见效快、毒副反应少、给药途径多等特点且易穿透血脑屏障,应用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以下优势:(1)静脉给药后,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阻滞机体释放有害因子,减轻对中枢视神经系统的损害,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2)可有效改善缺氧缺血状态下脑组织线粒体功能,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钙离子内流,进而减少或避免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发生,阻滞胞膜及蛋白等细胞成分降解,抑制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生成,增强细胞稳定性,改善脑循环;(3)增加细胞内镁离子含量,改善离子代谢紊乱,进而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对神经元造成的继发性损害;(4)激活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促使昏迷患者苏醒,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进而抑制其毒性作用,保护脑细胞;此外可提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降低内皮素含量,阻滞血管收缩,改善脑部血循环,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脑血供,进而保护神经细胞。与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使用,可通过药物间协同作用,增强药效,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NSE及β-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β-EP及NSE水平,提高疗效;同时本研究发现,且观察组治疗后TT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说明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钠与盐酸纳美芬联合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β-内啡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潘昌议,陈光丑,林金伟,等.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5,18(1):80-82.

[2] 贺波.纳美芬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EP和NSE水平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9):991-993.

[3] 王红鑫,刘志雄,刘劲芳.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2):110-114.

[4] 李涛,张慧,江从兵,等.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 31(3):215-217.

[5] 周婷,张平,张莉,等.神经节苷酯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7):582-584.

[6] 王喜梅,单艳华,王东,等.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11):954-956.

[7] 张永,高培龙,褚沛,等.盐酸纳美芬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0):991-995.

[8] 刘兴华,陈春有,郑璘,等.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血清IL-8、NSE及S100β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7):97-99.

(收稿2017-02-01)

R651.1+5

A

1673-5110(2017)12-0057-03

猜你喜欢
神经节颅脑盐酸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