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IGF-1 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

2017-07-18 11:57赵刚峡张俊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唾液酸神经节脑出血

赵刚峡 张俊峰 刘 斌

三门峡市中医院急诊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通心络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IGF-1 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

赵刚峡 张俊峰 刘 斌

三门峡市中医院急诊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10—2016-06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研究组联合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及通心络胶囊,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血清IGF-1与sICAM-1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第15天、30天时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0.91%(30/33),高于对照组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IGF-1及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30天2组血肿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脑血肿体积,改善血清IGF-1、sICAM-1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通心络胶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高血压脑出血;IGF-1;sICAM-1

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常见严重并发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致残率、病死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其发病率在近些年不断增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陈再丰等[1]研究指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快等特征,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成为当前研究难点。内科保守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为该病常用治疗药物,可对脑细胞发挥有效保护作用。近年来,中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广泛重视,其中活血化瘀药物可抑制脑水肿发生,以此减轻脑组织损伤。本研究选取我院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IGF-1、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10—2016-06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女15例,男18例;年龄46~68(57.41±8.04)岁;高血压病程3.1~11.4(7.18±2.84)a;出血部位:脑干3例,颞叶或额顶6例,小脑2例,基底节区22例。研究组女14例,男19例;年龄44~70(57.03±7.89)岁;高血压病程2.9~10.8(7.30±2.91)a;出血部位:脑干2例,颞叶或额顶7例,小脑1例,基底节区23例。2组高血压病程、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神经病学》中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2)经MRI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3)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4)首次发病;(5)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用药方案,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者;(2)并发严重肾肝心病变者;(3)既往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者;(4)并发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者。

1.4 方法 2组入院后均给予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降颅内压、保护胃黏膜、调控血压、清除氧自由基、营养脑神经、维持呼吸道畅通、吸氧等对症干预,在此基础上2组分别采用不同用药方案。

1.4.1 对照组: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84),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60 mg +250 mL 5%葡萄糖液静滴,1次/d。

1.4.2 研究组:联合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量、用法同对照组;口服通心络胶囊,1.2 g/次,3次/d。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依据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依据BI指数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2)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依据NIHSS评分评估,基本治愈:NIHSS评分降低≥90%;显效:NIHSS评分降低45%~90%;有效:NIHSS评分降低18%~45%为;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3)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抽取2组空腹静脉血4 mL,置入抗凝管内,离心处理(3 0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置入-70℃环境中储存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4)统计对比2组入院时及治疗第15天、30天时血肿体积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分)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Z=2.494△P=0.013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IGF-1及sICAM-1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IGF-1及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IGF-1及sICAM-1水平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30天2组血肿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实质所引发的自发性出血反应,周季兰等[5]指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可出现局部血肿,造成原发性神经损伤、血肿周边脑水肿、缺血性神经损伤,并压迫周边脑组织,甚至可引发脏器功能衰竭。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未得到有效干预,则极易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影响临床疗效及预后。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为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治疗药物,属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可轻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细胞膜,结合于受损神经元,进而提高细胞膜功能及结构稳定性,降低磷脂酶C活性、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以此减轻其对神经元细胞产生的毒性损伤作用。相关研究证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减少氧自由基生成量,降低脑中氧自由基浓度,预防脂质过氧化、钙离子超载,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保护作用,促使脑细胞神经元及早修复[6]。高血压脑出血在祖国中医中属“中风”范畴,主要是因气血逆乱,致使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中医将其基本病机归于“瘀”、“痰”、“风”、“火”,病理基础主要为瘀阻脑络,而发病关键为血溢脉外,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活血化瘀药物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已逐渐得到认可,此类药物可抑制脑水肿发生及进展,减少水肿带存在时间。王会改[7]指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益气可强化化瘀活血之效。本研究应用的通心络胶囊有化瘀活血、益气通络之功,方中人参能补益心气,促使血气旺盛,达气行血行之功;全蝎能解痉通络,水蛭为活血入络之佳品;地龙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纤维蛋白生成,对抑制机体高凝状态具有积极作用;诸药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共奏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功,并改善血液高凝、脑组织微循环,增大脑循环血流,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可保护脑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脑血管内皮细胞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NIHSS评分、BI评分、临床疗效、血肿体积优于对照组,有力佐证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基础上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心络胶囊具有可行性,可有效缩小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IGF-1为机体重要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细胞生成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参与,可有效调节、维持机体神经功能。应激状态下,IGF-1可阻止机体蛋白质分解,稀释血糖浓度,减轻氨基酸或高血糖对脑神经元造成的毒性损伤,以此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指出,在脑梗死、缺血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中,血清IGF-1含量明显减少,且脑神经损伤越严重,血清IGF-1水平越低[8]。ICAM-1分布较广泛,正常生理状态下,其仅于血管内皮细胞等中低表达,而当机体发生炎症、缺血、组织受损时,则会异常增高。而sICAM-1可以反馈形式影响ICAM-1功能而发挥自身作用,其表达水平增高为白细胞、内皮细胞激活和受损的重要标志[9]。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通心络胶囊联合干预方案可更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联合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脑血肿体积,改善血清IGF-1、sICAM-1水平,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但该联合用药方案能否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效果仍需延长随访时间证实。

[1] 陈再丰,许信龙,魏晓捷,等.针刺配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0):747-748.

[2]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8-192.

[3] 郑桂秀,陈颖,凌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90-91.

[4] 周林刚,缪学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7):969-972.

[5] 周季兰,华玮,戴晓勇,等.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GF-1、Tau蛋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 398-1 401.

[6] 兰德彬,邹兴军,陈锐.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4):309-311.

[7] 王会改.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2):1 625-1 626.

[8] 王京娥,陈燕,高山,等.IGF-1、HMGB-1、GSN和MIF水平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2016,38(18):2 733-2 736.

[9] Wang Z,Hu T,Feng D,et al.Expression of synaptic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ynCAM 1)in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in a ra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odel[J].Neurol Sci,2013,34(8):1 331-1 338.

(收稿2017-02-13)

R743.34

A

1673-5110(2017)12-0064-03

猜你喜欢
唾液酸神经节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唾液酸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在母婴食品中的应用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