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2017-07-18 11:5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康复疗效

高 杰

周口市中心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知信行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高 杰

周口市中心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知信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为89.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指数为(67.4±18.2)分,对照组为(45.5±10.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知信行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知信行干预;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命质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1]。近年来脑卒中救治技术水平虽然得到了很大提高和进展,但其较高的致残率仍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最常见原因[2]。因此,其功能康复治疗尤显重要。知信行理论认为:只有当患者了解有关的健康知识,才能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从而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3]。本文根据知信行理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其功能康复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5-07-2016-07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1)脑卒中24 h内入院;(2)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 CT 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3)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4)无认知功能障碍,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可配合检查和治疗。(5)均伴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单侧偏瘫;(6)排除合并严重的其他疾病而导致活动受限者。共入选92例,男 52例,女40例;年龄 37~78(57.3±6.2)岁;病程1~21(4.8±1.5)d;脑梗死52例,脑出血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脑卒中相关对症处理及积极治疗,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知信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脑卒中医护小组:患者入院后及时收集信息,评估病情及运动功能致残程度,评估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治疗用药、功能锻炼及康复预后等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教育的目的性。(2)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病情特点,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尽可能全面系统的讲述相关知识,重点强调尽早合理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同时及时评估获取知识的程度,反复指导教育,或通过公开讲座、集中宣教等不断强化,为康复训练打下基础。(3)建立信心:积极、正确的信念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也是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要建立良好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交谈时,应注意说话的方式、语调,做到关心、体贴患者,避免任何刺激或伤害患者自尊心的言行;有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同时不断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信、自强的心理,以良好的信念与态度促进康复。(4)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同时,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作用。要求其共同参与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与医护人员一起督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锻炼,消除危害健康及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习惯与行为。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包括床上活动、床椅转移、离床坐位、站立、行走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内容,如指导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练习坐起、翻身及扶助患肢运动等;当一侧肢体有自主运动,可由替代护理过渡到促进护理和自我护理,激发患者独立完成活动。病情稳定时,及早做被动运动及按摩,抓、捏瘫肢皮肤、肌肉或运用手法按摩穴位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以促进自主神经恢复。功能活动的引发应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并尽早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疗效标准依据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和病残程度改善情况。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90%;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应用Barther指数进行评定,ADL包括2部分内容共有14项,其中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共6项,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8项,总分64分,<16分为完全正常,>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2 结果

可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67.4±18.2,对照组为45.5±1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且较高的致残率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命质量,及时促进救治后各种功能的康复训练,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必不可少。“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行为的模式之一,将病患相关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促进健康行为3个连续过程,而将知识转变成行为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外界条件[4]。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持有积极的康复态度,同时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积极自我治疗的意志,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知信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

脑卒中发生早期或急性期,患者大多处于卧床状态,医护人员更多地关注生理指标的监测而忽视了早期活动,易增加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文献报道,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倡早期康复训练[5]。但康复训练一定要注意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以免早期运动过度,引起疼痛致患者不配合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总之,脑卒中急性期就及时加强宣教与康复指导,培养患者信心,积极促进功能康复治疗等措施实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1] 张爱芬,易朝辉,王晓萍.首次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142-143.

[2] 王清,史慧玲.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 443-1 450.

[3] 杜晓梅,王云霞.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9):2 572-2 574.

[4] 樊朝凤.知信行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16-17.

[5] 杨青平,王栋梅.早期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增刊):43.

(收稿2017-02-06)

R743.3

B

1673-5110(2017)12-0141-02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康复疗效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