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注重统筹 狠抓落实

2017-07-18 11:04张壮志赵莉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棘球细粒绦虫

文│张壮志 赵莉[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马世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

闫昊 马力克(新疆动物卫生监督所)

夏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7团兽医站)

张文宝 李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石保新(新疆畜牧科学院)

新疆:注重统筹 狠抓落实

文│张壮志 赵莉[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马世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

闫昊 马力克(新疆动物卫生监督所)

夏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7团兽医站)

张文宝 李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石保新(新疆畜牧科学院)

自2006年起,新疆卫生厅委托新疆疾控中心(新疆CDC)负责新疆“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从起初的4个试点县扩展到目前64个县(市),是全国项目覆盖县(市)最多的省份。目前,新疆已建立起包虫病防、诊、治救助体系,对符合条件的包虫病患者实施免费的药物治疗和每例最高8000元的手术费用补助。

一、项目执行情况

1.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一是流行病学调查。

田间调查(野生动物)。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四师兽医站、77团兽医站,共同开展野生动物包虫病和棘球绦虫流行病学调查。

2013年1月,对77团因雪大被困的7只狐狸进行了检查,有3只为阳性,其感染强度为“+++”,具体的虫种,需经染色,有待镜检鉴定。

2013年4月,在77团饲草地捕获老鼠43只,经剖检,有9只老鼠脏器有病变,这9份可疑病料在进行实验室病理检查,有待做进一步确诊诊断。

实验室检测。2011年与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对该省采集被检样品1071份,包含全省五个县,一个市。经粪抗原检测,其中,甘德县149份,感染率为16.78%;称多县180份,感染率为11.11%;德令哈179份,感染率为9.44%;泽库县180份,感染率为13.23%;贵南县189份,感染率为12.17%;西宁市宠物犬140份,感染率为0.71%。

2012年与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四师兽医站共同工作,分别在76团和77团采集174份犬粪样品,用“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方法进行检测,其感染率为3.45%(表1)。

表1 2012兵团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结果

2012年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分别在伊宁县、温宿县、布尔津县和玛纳斯县等4个县采集了718份犬粪样品,其感染率为11.56%(表2)。

表2 2012自治区总站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结果

防控现状调查。四师76团、77团和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均为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执行的卫生部中央财政“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试点县(团、场)。

二是回顾性调查。2004—2008年,新疆共报告人间包虫病2895例,囊型包虫病占90%以上。各地(州)报告2720例,共分布在15个地区/州/市98个县(区)851个乡;兵团报告139例,分布在12个师55个团场89个连队。分布地区/州/市按报告病例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昌吉州557例、伊犁州448例、乌鲁木齐市410例、塔城地区357例、博尔塔拉州192例、阿勒泰地区182例、吐鲁番地区108例、哈密地区106例、巴州69例、阿克苏67例、克州54例、和田地区53例、喀什地区52例、克拉玛依市25例、石河子市4例。

2008—2009年,新疆动物疫控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区11个地(州)的22个县/市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的牛羊肝/肺患包虫病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对8096套绵羊肝/肺和1215套牛肝/肺检查,相互比较,北疆的绵羊包虫病感染率高于南疆和东疆。同时,对各地/州家(牧)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率,也开展了相应调查(表3、表4)。

表3 全疆各地州牛羊肝/肺感染率调查表

表4 全疆各地州犬感染率调查表

三是流行病学分析。我国包虫病防治仍面临严峻挑战。在2011年9月15日召开的“第24届国际包虫病大会”上,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列举了一组数字,阐述了挑战的严峻:我国包虫病高发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我国有70余万名包虫病病人,而目前仅有7.48万名包虫病病人接受了免费药物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包虫病病人也仅有2842人。

挑战还包括“管人容易管狗难”,传染源控制难度大。犬群数量大,牧区每户至少有2条家(牧)犬,此外还存在大量野犬,造成“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工作落实难度大,驱虫效果也不理想。另一个挑战是,流行区广大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沿水草而牧”的游牧生活,人畜共饮污染严重的坑塘水、地表水,易感染包虫病;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恶化,使作为中间宿主的鼠、兔等密度增高,从而增加了包虫病传播的风险。此外,包虫病重点流行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普遍缺乏基本的卫生防病意识,导致包虫病在流行区不断传播扩散。防治能力薄弱,专业机构人才缺乏也是防治工作的软肋。

针对中国在防治包虫病上所做的努力,世界卫生组织被忽略疾病工作部副部长Meslin评价说,从世界总体情况来看,包虫病防治仍然是被忽略的,中国近5年的防治工作非常引人关注,尤其是将包虫病防治列入国家免费救治的疾病之一,这在世界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2.单项防控技术研究。

一是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与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联合,采用爱锐普克-吡喹酮咀嚼片,在昭苏县境内的76团和77团对家/牧犬进行了“自动吞食试验”。共对409只犬诱食“吡喹酮咀嚼片”,主动吞食的有340只犬,自吞率为83.13%(340/409)。其中,76团共诱食154只犬,主动吞食的有125只犬,自吞率为81.17%(125/154);77团共诱食255只犬,主动吞食的有215只犬,自吞率为84.31%(215/255)。

二是诊断监测检疫技术筛选(槟榔碱下泻法、虫卵漂浮法、Sandwich ELISA检测)。2012年5月,兵团畜牧兽医总站在昭苏县采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泄的方法,共下泻29只犬,采集犬粪样品25份,导泻率为86.2%(25/29)。现场进行成虫虫体检查,其中有2只犬感染大绦虫,感染率为8%(2/25)。其余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虫卵漂浮,镜检发现1只犬粪样品存在绦虫虫卵,感染率为4%(1/25);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检查,未检测到阳性犬。

2012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兽医总站在布尔津县采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泄的方法,共下泻40只犬,采集犬粪样品32份,导泻率为80.00%(32/40)。现场进行绦虫成虫虫体检查,发现有6只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8.75%(6/32),有4只犬感染大绦虫,感染率为12.50%(4/32),粪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虫卵漂浮和ELISA试剂盒检测,虫卵漂浮法发现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粪样品中2份存在虫卵,该法检查的感染率为2.25%(2/32);感染大绦虫粪样中4份粪样存在虫卵,感染率12.5%(4/32);其他粪样中1例含虫卵,感染率为3.13%(1/32);该法绦虫检出感染率为21.88%。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到6例阳性犬,感染率为18.75%(6/32)。

因此,由上可以看出,ELISA方法与下泻方法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三是防治技术规范等技术性文件制定。参照重大动物疫病有关规范文件,负责起草了“包虫病病料采集及运输规范”和“包虫病消毒、患病动物脏器及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规范”。

3.综合防控模式研究。包虫病是可以控制和消除的,这已通过冰岛和新西兰成功控制并消除包虫病得以证明。另外,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可以加快包虫病控制的速度,吡喹酮的问世和应用使得塞浦路斯和智利(部分省)的包虫病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控制。只要严格执行防控技术措施,切断病原的循环链,就可以控制和消除包虫病。技术措施可以是对犬定期驱虫,其目的是减少犬体内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的数量,并通过定期预防性驱虫使犬避免携带含卵成虫,即使再次感染,由于驱虫间隔期没有达到成虫,使未成熟的虫体就被下一次驱虫驱除体外,而没有虫卵污染环境的压力。没有棘球绦虫虫卵,就没有包虫病,这就是“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理论基础。高效驱虫药物吡喹酮的问世使该技术手段成为可能;控制包虫病理想的方法也是对终末宿主犬等免疫疫苗,通过每年1~2次的接种使犬产生免疫保护,避免感染,现在还没有接种犬的疫苗;技术手段也可以是对中间宿主家畜进行治疗,在屠宰前通过药物的治疗,杀灭包囊内的原头蚴,没有了原头蚴,也就失去了感染终末宿主的感染源,病原体将不再循环,杀包虫包囊和原头蚴的药物正在研究之中;技术手段也可以是对中间宿主免疫接种,使之不产生包囊。EG95疫苗的诞生,使该技术手段的应用成为可能。另外,通过卫生检疫,对带病的家畜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犬抢食,也是包虫病控制的方法之一。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球蚴病流行病学特征。包虫病是一个与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疾病,从我国高发的流行区可以看出,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及四川西部为包虫病高发区,也为我国牧业的主产区。在这个区域家畜的总载畜过2亿,其感染率为10%~70%。庞大的宿主群决定了包虫病控制的艰难性。其中,家畜的畜群年龄结构和屠宰家畜的年龄,决定了包虫病的控制时间和控制周期。新疆是以绵羊为主要的牧业生产方式,拥有绵羊4000万只,各种家畜近5000万头(只)。在20世纪60~90年代家畜的感染率为30%~90%。青藏高原因为有牦牛等大型家畜,比如青海省主要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河曲马、浩门马、玉树马、黄牛、骆驼等,其中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藏系绵羊和牦牛。全省牲畜存栏2000万头(只)的家畜中,牦牛、藏羊是青海的主要畜种,其存栏1470万头,感染率为20%~50%;牦牛的屠宰年龄为6~15岁,藏羊的屠宰年龄为2~7岁,牦牛和藏羊在这个年龄段寄生的包虫病,其可育率为50%~70%,是传播包虫病的最主要传染源,也是影响控制周期和时间的主要因素。

西藏和四川省甘孜及阿坝州有优质的高山天然草场,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其中甘孜及阿坝州2010年末,有牦牛和藏羊存栏660万头,其中年出栏数为160万头。同青海一样屠宰家畜的高龄化是增加控制周期的主要因素。

2.病原生物学特征。新疆囊型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细粒棘球绦虫主要保存在家养循环系中,既以有蹄类的家畜为中间宿主(主要以绵羊、山羊、牛为主)和以犬为主的终宿主。

3.建立以传染源控制和/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模式及示范推广。世界各国都以“切断病原循环链”为方针,开展包虫病的综合防治。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尼亚岛及冰岛等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控制了包虫病,以上国家和地区都从高发到最终控制包虫病有两种防控模式。其中塔斯玛尼亚模式采取的措施是遍设屠宰场,强化屠宰管理、销毁病畜脏器,杜绝家牧犬吃带虫肝肺,辅以隔离阳性犬,经过30年的努力全岛取得了控制。新西兰模式采取对家牧犬造册登记,严加管理,每6周驱虫1次(一年8次),同时集中屠宰,销毁带虫脏器,通过20年的努力在全国取得了基本控制。上述两种控制模式的原则是分别切断细粒棘球绦虫在中间宿主(家畜)和终末宿主(犬)之间的传播,由于终末宿主(犬)的数量远远少于中间宿主,犬的数量仅占家畜数量的几十分之一,因此,对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切入点应该放在对终末宿主(犬)的控制上。

4.宣传培训。自2011年起共印制“包虫病防控知识宣传卡片(双语)”10万张,“包虫病危害和预防宣传画册(双语、卡通图)”5万册。通过乡兽医、防疫员利用登记犬和给犬投药时,每年给防控示范区居民不定期发放。

印制“包虫病预防知识宣传海报”6千张,每年不定期在防控示范区各村村委会、卫生院、商店等居民聚居点张贴。

每年在交通主干道,书写防治包虫病常识的墙标,3年共计300余条,强调广大群众参与包虫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新型驱虫剂型。按照国家兽药管理条例,新疆兽医研究所利用现代制药新工艺研制出“犬用吡喹酮咀嚼片”,并批量生产出符合国家兽药片剂要求的定型产品,完成了该产品申报兽药文号国家要求的必须相关试验。2016年注册5类新兽药。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动物外用吡喹酮透皮剂型”。获得发明专利2项。

6.终末宿主免疫检测技术。新疆兽医研究所研制出“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 ELISA)检测试剂盒”。其敏感性为82.69%,特异性为85.88%,与其他寄生虫无交叉反应。2010年8月21~24日在西宁市由卫生部组织召开的“犬棘球绦虫感染检测试剂测评会”上获得第一名。制定的国标《犬科动物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的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技术》已于2016年8月29日颁布,标准号:GB/T32948-2016。

猜你喜欢
棘球细粒绦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外在水分对潮湿细粒煤风力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精锐微泡浮选机在上宫金矿的试验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青海地区野生狐狸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棘球蚴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