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释放三大红利

2017-07-18 11:04毛柳元姜达书浙江省江山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江山市江山红利

文│毛柳元 姜达书(浙江省江山市畜牧兽医局)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释放三大红利

文│毛柳元 姜达书(浙江省江山市畜牧兽医局)

浙江省江山市一直是传统养猪大县,年饲养量在高峰期曾达到近200万头,生猪养殖在给当地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无序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送出江山。近年来,江山市借助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契机,紧紧围绕以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猪的思路,多措并举推进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成功将生猪存栏量削减到35万头,力促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释放“生态、经济、惠民”三大红利。

一、江山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合理路径

在生猪养殖污染治理路径探索上,江山市始终坚持“有保有压、减量提质”的原则,养殖污染整治主要经历了“政策驱动”治理、“监管驱动”治理、“服务驱动”治理三个阶段,通过科学治理构筑起了“长效化、智慧化、生态化”的生猪养殖污染管控模式。其有益做法如下:

1.政策驱动,建立生猪养殖“长效化”管理机制。江山市构建生猪养殖污染管控模式,其首要做法是采用“政策驱动”,建立生猪养殖“长效化”管理机制。首先出台政策,全面助推养殖主体规范管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狠抓养殖污染整治,建立健全生猪养殖长效化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减控生猪养殖规模推进长效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出台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其次是召开推进会,全面推广发酵床零排放模式。为实现零排放技术全市全覆盖,通过生猪养殖长效管理工作推进会和生猪养殖场生物发酵床治理模式推进会,要求养殖主体提升意识,落实减控目标,严格排放监管,确保生猪养殖规范化管理,确保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全面有效推广。

2.监管驱动,实现生猪养殖“智慧化”规范管理。江山市构建生猪养殖污染管控模式,第二个有益做法是采用“监管驱动”,实现生猪养殖“智慧化”规范管理。

一方面,大力推行落实控量监管、严格排放监管、实施智慧监管、推行联动监管,创新零排放养殖模式的“4+1”监管模式,对生猪从出生到死亡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这一套体系在浙江全省已经小有名气,例如江山腾龙生态养殖场,在山谷里建起一个花园养殖场,养殖污水经厌氧池,到生化处理池,再到稳定池,流入长满狐尾藻的池塘,净化后再淌入43亩茭白田,最后进入村里的610亩水稻田,所有过程都在电子摄像头的监控之下。同时,在养殖场入口处树立“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监督”公示牌。

另一方面,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线上通过建设智慧监控监测系统实现对保留的184个生猪养殖场在线监控,并接入智慧环保平台;线下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巡查机制,配备网格化巡查人员538人,对规模养殖场开展日常巡查。运用监管方式的创新,推动生猪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升级,实现生猪养殖智慧管理。

3.服务驱动,打造生猪养殖“生态化”样板工程。江山市构建生猪养殖污染管控模式,第三个有益做法是采用“服务驱动”,打造生猪养殖“生态化”样板工程。

一是坚持“疏堵结合”深化生猪养殖管理。一方面,积极推广“零排放”治污模式,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精准服务,及时疏导养殖主体的疑惑与难题,当好生猪养殖主体的“店小二”,实现生猪养殖与自然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部门联动执法,组建由环保、农业、国土、规划等六部门组成的联动执法小组8个,确保生猪养殖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局面。

二是打造“江山版” 美丽生态牧场工程。为加快推进美丽畜牧业建设,江山市遵循“减控总量、优化布局、生态养殖”的原则,扎实开展美丽生态牧场创建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江山版”生猪养殖“生态化”样板工程。即养殖场做到八项承诺;监督公示牌、简介布局牌、治污工艺流程说明牌、管理制度牌等四牌公开;生产区、生活区、治污区三区分离;绿化、洁化、美化三化配套;悬挂统一的美丽生态牧场标识。

二、江山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释放出三大“红利”

在近年的污染治理过程中,江山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养殖、农牧循环、多元发展”的思路,走出一条符合江山实际的生猪养殖污染治污道路,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促使其不断释放出“生态、经济、惠民”三大红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科学治污,释放生态红利。作为传统养猪大县,江山曾有9166多家“低、小、散”养殖场、生猪年饲养量曾超200万头,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水体检测数据显示,江山港水体污染因子中70%来自于生猪养殖排泄物。为了保护水环境,江山通过生猪整规三年行动和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在工程化治污和生态消纳基础上,在全市推行生猪养殖污染“零排放”治污模式,成功将现有生猪存栏量削减到35万头,确保养殖污染不入河。2015年江山市出境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成功创建省“清三河”达标县,夺得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

2.绿色转型,释放经济红利。在养殖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江山市在注重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利用本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的新模式,建立对接上级生态利好政策机制体系。一方面积极创建江山版的美丽生态牧场,充分运用“零排放”治污技术,在全市域打造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型牧场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生猪关停退养户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达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标,推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江山引进了新疆鑫宝集团来江投资,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饲养量60万头的湖羊养殖基地。湖羊基地还将利用棚舍建造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一个湖羊屠宰加工厂、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肉制品深加工厂等,一系列绿色转型举措无不给江山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红利。

3.优化结构,释放惠民红利。江山市在控制生猪养殖规模的同时,一方面,充分发挥江山市自然资源的优势,积极引导生猪退养关停户转型创收,鼓励农民发展中蜂、江山乌骨鸡、白耳黄鸡等特色养殖业,特别是在中蜂养殖方面,通过由“源头”饲养向“果框”饲养方式的转变,先后在碗窑、上余、四都组建了3个“中蜂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社”,据调查,每箱蜂土蜂蜜产量平均增加4千克,共增加产值180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既实现了畜牧业的转型,也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发挥异位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治污技术的纽带作用,延伸生猪养殖的产业链条,打造花园式美丽牧场,把发展观光旅游畜牧业与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相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让畜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农民。

猜你喜欢
江山市江山红利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自贸区金融红利
毛佳颖??《春》
健康红利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科技体改:“创新红利”的法宝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