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生猪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

2017-07-18 11:04葛飞安徽省临泉县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泉县种养废弃物

文│葛飞(安徽省临泉县畜牧兽医局)

临泉县生猪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

文│葛飞(安徽省临泉县畜牧兽医局)

安徽省临泉县是畜牧养殖大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6年全县生猪存栏71.5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7.3万头,出栏128.85万头。随着畜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有5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632家。生猪生产的规模化,不仅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水平,而且提高了养殖效益,还提升了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但也造成了生猪养殖对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加强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

一、临泉县生猪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临泉县对生猪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十分重视。在加快规模养殖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相结合,探索出几种生猪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模式。

1.干清粪—堆肥发酵—农田利用。采用干清粪工艺,粪便通过收集、清扫,运至储粪棚堆肥发酵,尿液或冲洗污水经收集后在储存池暂存,粪便和尿液直接用于农田。

2.干清粪—堆肥发酵—沼气处理—农田利用。将粪便与污水分开处理,粪便作干清粪及时清理,采用自然干化、堆肥发酵等工艺,通过自然微生物或接种微生物将猪粪完全腐熟,生产有机肥还田;污水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经暂存净化后用于农田。

3.尿泡粪—干湿分离—沼气处理—农田利用。采用尿泡粪工艺,粪尿通过漏缝地板自动掉入粪沟,粪尿混合收集,再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的固体堆肥,液体进行沼气处理。

4.尿泡粪—沼气处理—农田利用。采用尿泡粪工艺,粪尿混合收集后,全部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液和沼渣用于农田。

5.发酵床养殖。采用锯末、秸秆等配以专门的微生物制剂制作成垫料,生猪粪尿排泄在垫料里,垫料里的有益微生物迅速降解粪尿,不需要清粪和处理污水,清出的发酵垫料用于农业生产。

二、存在的问题

从临泉县实际情况来看,规模养殖产生的面源污染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养殖规模小,养殖效益低。从临泉县养殖规模来看,年出栏万头的猪场只有5家,不到规模养殖场的1/100,而且生猪养殖价格波动加大,养殖效益不稳定,养殖场收入不高,导致养殖户治理养殖污染的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落后,生猪养殖废弃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较低。

2.种植养殖脱节,循环利用不到位。目前,生猪养殖、农业种植绝大部分都是孤立的、单一的,没有做到根据养殖规模,配套一定的种植规模,形成良好的循环利用模式,致使养殖废弃物只能利用一小部分。

3.劳动力缺乏,用工费用高。目前,临泉县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妇女、儿童。无论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劳动力都短缺,而且用工费用较高。劳动力的不足和用工费用较高,导致没人愿意运输畜禽粪便,造成堆放积压。

4.有机肥生产设备滞后,农民生产意识亟待转变。目前,有机肥生产设备普及面较小,而且生产周期长,生产费用高,实际养殖场生产有机肥的较少。同时,由于农民生产意识的转变,认为使用农药、化肥省事,节用时间、节用劳力,虽然知道使用有机肥对耕地有保护作用,但仍然没有多少农户愿意使用。

三、加快生猪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建议

1.增强法制意识,从法律法规中找出路。从《环境保护法》第四条和第三十三条、《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中可以看出,国家鼓励对畜禽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要加强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鼓励粪肥还田,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畜禽粪便、污水就地就近利用。在将于2018年1月1日施行的《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条中,明确规定把规模养殖场排除在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之外,这也将为依托规模养殖场推广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起到推动作用。

2.重点推广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把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作为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的根本途径,放在重要位置,大力鼓励和引导规模生猪养殖企业走种养结合道路。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既可以是规模养猪企业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与种植规模相匹配,同一业主内部自成体系,也可以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一家规模养猪企业与一家或多家种植企业实行种养结合,就地就近使生猪养殖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对于通过种养结合使规模生猪养殖场粪便得到较好综合利用的,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给予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

3.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目前,规模养殖场生猪粪便没有较好得到肥料化利用的关键,是规模生猪养殖与规模种植业脱节,缺少相互结合的基础。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放在优先位置,并引导规模种植业与规模生猪养殖场位置相邻近、规模相适应,使规模养猪场产生的粪便较好地运用到规模种植业田间,既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也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

4.大力培育有机肥制造企业。组织科学攻关,切实提高生猪粪便有机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使有机肥生产可以得到有效推广。同时,大力培育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有机肥的企业,通过收集大量的生猪粪便,利用先进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制造成品有机肥,从而实现养殖污染治理与改良土壤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结合。

5.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对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按照养殖规模和种植区面积给予财政资金补贴。对种植企业与养殖企业对接,主动利用生猪养殖废弃物的,或者使用成品有机肥的,根据种植区面积或按照有机肥使用量给予补贴。对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企业,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和购置运输车辆费用给予补贴,并把有机肥生产企业的设施设备采购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适当提高标准。

猜你喜欢
临泉县种养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蛀虫和蛀牙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春天的孩子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电子废弃物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