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特色栏目与学术争鸣的辩证把握

2017-07-18 12:04王磊强
船舶职业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稿源办刊学报

王磊强

(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2.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工作研究

学报特色栏目与学术争鸣的辩证把握

王磊强1,2

(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2.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是其专业优势的战略体现,是学术争鸣的主要平台,也是在众多竞争者中形成品牌特色的有效途径。然而过分追求特色,为了特色而特色,甚至使其成为圭臬,必然会导致学报学术价值的缺失。学报在建设和优化过程中,如何辩证地把握“特色”与“学术”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维度,已成为学报特色栏目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学报;特色栏目;学术争鸣;辩证把握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高校社科期刊工作研讨会后,鼓励高校学报在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办出自己的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并形成旗帜鲜明的学报特色,走专题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之后又相继推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名栏建设”。直至2013年9月21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学术研讨会的举行,进一步明确了特色栏目对学报发展的重要性。各个高校特色栏目的发展才势如破竹,并取得丰硕成果。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相应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长期以来对特色栏目缺少精心策划,以致稿源难以为继,同时又过分强调特色,使学报缺乏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而有了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却又缺少了学术争鸣、专业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显现促使我们必须辩证地把握特色栏目与学术争鸣以及专业创新的互融共进,只有通过特色栏目去催化学术争鸣、学术创新,才能实现学报高品质、高品位的内涵式发展。笔者在对学报特色栏目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特色栏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路径与对策。

1 特色栏目设置的相关性研究

1.1 优化学科建设的有效平台

高校学报在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起着相互连接的桥梁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高校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可以通过学报特色栏目及时传播给企业、行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生产实践中转换为最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思路、新想法,可以通过论文形式及时反馈给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教学、科研,甚至学生就业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双方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双赢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报须安排专门人员往返学校与企业之间,对产生的技术成果进行记录、总结并撰写学术论文,对于企业中的技术生产人员或者管理者撰写的优稿可以相应地增加稿酬,或者推荐给更有权威的学术期刊,促进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转化。

1.2 凸显地域与人文特色

华夏文明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地域、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各高校学报所处的地域,都有可以挖掘的人文、历史、地理等资源,怎样去传承、创新这些文化和文明,使之与现代科技相连接,学报特色栏目起着直接的作用,也是其形成独特竞争力,形成自身特色与品牌的优势所在。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该学报秉承“推进优势学科、凸显民族特色、形成区域风格、参与资政建设”的办刊理念,依托民族学、西域文史等重点学科,开设了中亚研究、丝路文化研究等重点特色栏目,形成中国新疆问题研究和中亚研究两大特色。因此,依托高校学报自身的历史人文背景,实现学报办刊水平跨越式发展,也进一步证实了地域人文特色栏目的重要性。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概况

1.3 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及办刊质量

足够的特色栏目的载文量有助于提高高校专业建设的质量。学术期刊的载文量是指学术期刊在一定的时间段所刊载的论文数量,也是反应学术期刊传播信息和吸收情报的重要指标,包含篇数、页码等。特色栏目的学术论文在固定的页码内,刊载的论文愈多,说明刊物所包涵的信息量愈大。

社会科学类文章要有一定的篇幅才能对其研究项目阐释详尽,论文的页数愈多愈有助于作者对文章内容的阐释,篇幅短小则会影响文章的学术质量。但一般一个阶段才会有阶段性成果,成果周期较大。自然科学类文章在科研实验中就某一现象或某一主题进行研究,就可以有数篇研究成果,大多数篇幅小,但足以阐释观点说明内容。因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类文章要做到“多而细,少而精”,同时对于载文篇幅做到很好的把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学术深度,而且可以提高办刊质量。

2 学报特色栏目创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在创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只讲特色,缺少学术争鸣,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2.1 阻碍学术创新

学术创新是高校内涵建设的主要支撑,能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学术氛围。长期以来,好多学报都没有理清特色栏目的真正意义而过分地追求特色,使学报特色栏目空洞,缺乏深度,学术创新受到阻碍。

一般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每期都不应少于两篇稿子。大多数学报由于缺乏精心策划,对特色栏目及学术创新的理解模糊,为了追求特色,总是以大的政策为总基调,对地方文化大跃进式的挖掘,导致投来的文章要么形散,要么神散,只要和文化挂上钩都算是地方文化特色,都给予刊登。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会导致地方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创新,一方面会使学报特色栏目学术价值降低,毫无生机可言。

2.2 脱离本校专业建设

高校专业建设尤其是重点专业建设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关键取决于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果。学报作为学校的名片,为学术交流、学术争鸣、专业建设搭建了平台,其中特色栏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特色栏目为了维持栏目的持续性,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实际,脱离本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向其他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或者管理者约稿,势必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学报要发展自己的品牌特色为本校发展服务,外稿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如果为了一时的体面,而毁了特色栏目本身的价值功能,这样既没有对本校专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又不会对学术创新、科研创新起到引领作用。

2.3 不利于学报内涵式发展

学报特色主要体现在栏目的特色上。一个好的特色栏目要在所归属的领域有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就要有高层次的稳定的阅读群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升华理念,逐步形成这一领域的研究力量,成为栏目优质稿源的源头,最终实现学报的品牌特色。在办刊过程中,一味地维持稿源,和刊物的主流办刊理念相背而驰,这样就很难形成稳定的读者群,最终导致缺乏稿源和学术争鸣,久而久之刊物就会迷失方向,成为学报内涵式发展的羁绊。

重点专业建设需要学术争鸣,只有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探讨过程中,才能激发出一个又一个灵感,才能打开更为广阔的思路。高校学报设置特色栏目,对重点学科进行梳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各抒己见,引发争鸣。一来可以为栏目提供更优的稿源,二来知名学者的加入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提高刊物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这一学科引向更为纵深、更为广阔的领域。

3 学报特色栏目与学术争鸣的互融共进

3.1 立足本校的重点专业建设以及科研项目引领

学报特色栏目要立足并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对学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对学术方向起到引领作用。专业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的引领,是高校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学报特色栏目设置的基础,一方面是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特色栏目提供了充足的稿源,可以使特色栏目得到持续的发展。

专业建设中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特色专业的设置为科研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学报特色栏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科研团队。学报要积极地在科研项目中总结,在专业建设中去挖掘,为特色研究领域、特色专业建设设置特色栏目,并及时更新研究动态,激发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以引发争鸣。这样一来,特色栏目对专业建设既能起到催化引领的作用,又能引发激烈的争鸣,为学报提供更富有学术价值的稿子,二者相互促进。

3.2 以学术交流、合作去激发学术创新

学报特色栏目设置,要在特色中加强学术的创新性。在栏目设置前要进行精心选题、策划,对可行性、稿源的持续性做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领域中的知名学者,知名学术机构,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聘请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或者栏目主持人,对最新发现进行学术交流,同时扩大征稿范围。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对有科研潜力的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逐渐形成稳定的作者群,并通过学报网站、学报微信、微博平台及时报道,及时展示最新科研成果,使学报特色栏目在学术创新中不断成长,并形成良性循环。

3.3 依托地域、人文历史元素设立科研专项

依托地域、人文历史元素设立科研专项,尤其是对新发现的领域或者填补某一领域空白的科研项目要相对提高经费保障,同时要注重培养和提高科研团队成员的层次,紧跟科研动态,定期召开项目研讨会,有学术成果及时安排刊登。

3.4 精心策划热点选题,积极寻找争鸣点

如果把特色栏目比作人的脸面,而选题就好比人的眼睛,也是吸引读者的亮点所在,学报可在年度末对下一年度或者下一阶段的特色栏目选题。可以就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大众普遍专注的某个问题展开,设立专题、专栏,同时全面征稿,对优稿建立作者群,定期开展讨论,根据栏目设置邀请知名学者参与,进行点评讨论,也可围绕学术界争议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4 结语

特色是学术期刊生命力的活水源头,特色栏目是学术价值、学科建设、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只有与专业建设、学术创新、学术争鸣、科研引领相结合,才能实现学报的内涵式发展,才能使学报真正富有灵魂,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1]邹韬奋.韬奋文集(3)[M].北京:三联书店,1955.

[2]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学报编辑学引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

[3]国内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名录[EB/OL].2008-03-13.http:// www.hrexam.com/exam/2008/0313/4152.htm l

[4]张梅.论高等学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实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3-254.

[5]薛世平.谈地方高校学报办出特色的三条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04(3):64-65.

[6]王兴全.特色栏目重在建设:地方高校学报走特色办刊之路的再探讨[J].编辑之友,2011(8):57-59.

[7]刘会强,刘娟,刘成.开放办刊跨越发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办刊经验介绍[J].新疆新闻出版,2013(6):72-74.

[8]王昌栋,陈翔,幸建华.突出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J].编辑学报,2007(3):224-225.

[责任编辑:宋艳华]

Dialectical Grasp of the Characteristic Column and Academic Debate of the Journal

WANG Leiqiang1,2
(1.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2.Xi'a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The characteristic colum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journal is the strategic embodiment of its professional advantage,the main platform of academ ic debate,and also the effective way to form brand characteristic in many competitors.However,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characteristics,even making it a standar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lack of academic value.In the processof optim 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journal, how to dialectically grasp the two crucial dimensions of"academy" and"characteristic"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must be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journal;characteristic column;academ ic debate;dialecticalgrasp

G239

A

2095-5928(2017)03-70-04

10.16850/j.cnki.21-1590/g4.2017.03.021

2017-03-15

王磊强(1984-),男,陕西西安人,助教,学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稿源办刊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声 明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致敬学报40年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