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2017-07-19 12:35牟桂琴涂雪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肌病心功能统计学

牟桂琴 涂雪梅*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4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牟桂琴 涂雪梅*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4000)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7例扩张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干预组51例。观察组行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6 min步行试验、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BNP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疗效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心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有明显扩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多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我国发病率为13~84例/10万人,病死率较高[1]。由于无特效根治药物,其预后较差,病情常显进行性加重,大多数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现临床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病死率和住院率。我科对51例扩张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6 min步行试验、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血清BNP检测评价疗效,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扩张型心力衰竭患者77例。纳入标准:①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②满足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40%;④接受标准心力衰竭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并达到最佳治疗量;⑤能参加定期随访的。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6例)和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NYHA分级、体质量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观察组实施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常规护理,按医嘱用药,出院后按常规行出院指导。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饮食、行为、运动、健康宣教等持续干预,并每月进行门诊随访。观察比较二组的6 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血清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直径)情况。

调查工具:①6 min步行试验(6MWT):选择科室病区通风条件好、平坦笔直的走廊,用皮尺量出一条30 m长的直线,走廊尽头为折返点,每3 m进行标识,开始点及折返点处放置醒目的黄色标牌,在中间及二端放置靠椅。在测试前患者静坐10 min休息后行生命征监测、心电图监测,当研究者喊“开始”时,患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直线行走,患者以自己的体力耐受情况自行调整速度,研究者每2 min提醒患者1次,并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试验结束后立即再次行生命征监测、心电图监测。②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LiHFe):该问卷由21个问题组成,包括体力、社会、情绪和经济方面的限制性项目。其中8个问题与呼吸困难及疲劳有关,5个问题与情绪评估有关。研究者将问卷解析给患者,协助患者在10 min内完成作答,最后统计评分情况。③BNP检测:血液BNP检测是辅助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采集入组患者肘静脉血5 mL静止30 min,离内机设置3000~4000转/分,离心分离出血清,检测血清BNP。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入组前与超声科进行协调,凡入组的患者检查单作特殊标识,由彩超室固定专人专机进行心超检测,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的偏差。彩超仪器型号VIVIDEQ,探头频率:1.7/3.3MHz,评价患者在入院时和出组时的心超情况。

1.3 综合护理措施

1.3.1 心理干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病情反复发作并不断进展,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紧张、孤独、焦虑、悲观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首先采取心理干预,入院时根据患者的性格、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病情进行多方面评估,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紧张心理。主动倾听患者主诉,帮患者了解疾病,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了解患者家庭情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宣教活动鼓励家人参与,消除患者孤独、恐惧感,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1.3.2 体质量监测:短时间体质量增加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潴留的可靠指标。每天体质量监测可以早期发现水钠潴留,还可以作为调整利尿剂的可靠指标[2]。干预组的患者入组后首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知识宣教,讲解体质量的监测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性,发放体质量监测单,让患者每天记录早晨空腹体质量。如果24 h体质量增加0.5 kg,或者连续3 d体质量增加达1.0 kg,调整利尿剂的用量[3],并行门诊随访,同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复查患者电解质、心电图等。

1.3.3 饮食指导: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首选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清淡易消化食物。干预组的患者在入院时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同时,鼓励患者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乳类、豆类,以及新鲜蔬菜和瓜果,以补充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优良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患者食盐的食用,告知患者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每日食盐量<5 g/d,心功能Ⅲ级患者<2.5~3 g/d,心功能Ⅳ级患者<1 g/d。[4]适当限制饮水量,每日限制水分在500 mL左右。

1.3.4 服药依从性指导: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根治药物,需长期坚持服药,由于病程时间长,再入院率高,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常会出现自行停药、减药、调药现象。特别是病程相对平稳后,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干预组患者从入院时便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长期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对于文化水平低的患者采取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每种药物的名称、用法、目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等,强调要严格按医嘱用药,以及自行停药、减药的危害,提高患者自我监测的能力,提高患者自行服药的依从性,出院前再次行用药指导,并让其定期门诊随访,并每月电话随访。

1.3.5 运动康复指导:《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断指南》明确建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训练。运动锻炼可以安全有效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功能状态(1级推荐,A级证据),心脏康复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运动时间和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病死率(Ⅱa级推荐,B级证据Ⅱ)[5]。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适当的运动能显著改善其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干预组我们根据患者入院时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帮助患者制定运动康复计划,运动康复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医疗体操、踏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 min。根据患者心功能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运动初以小强度,短时间、分次运动进行,患者适应后,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最终的运动量以患者的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60%~85%为指标,并进行电话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察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描述,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见表1。

表1 组间EF、LVEDD比较

表1 组间EF、LVEDD比较

注:aP>0.05,与观察组相比较,在入组时无统计学差异;b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在52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P<0.05,干预组、对照组入组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组别nEF(%)LVEDD(mm) 0周52周0周52周观察组2626.8±8.8125.16±7.34c68.52±7.1572.40±9.15c干预组5127.88±7.97a35.22±9.10b,c70.10±7.44a64.80±8.51b,c

表2 组间6MWT、LiHFe评分、BNP比较

表2 组间6MWT、LiHFe评分、BNP比较

注:a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入组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在52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P<0.05,干预组、对照组入组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组别n6MWT(m)LiHFe评分BNP(pg/mL) 0周52周0周52周0周52周观察组26485.63±83.17410.24±90.33c34.88±21.0144.92±22.75c1880.6±1161.32442.2±1388.1c干预组51473.96±83.53a511.50±89.47b31.33±20.50b,c20.57±16.52b1910.4±1347.9a1136.7±985.8b,c

2.2 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血清BNP检测情况。见表2。

3 讨 论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长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下,部分患者失去治疗的耐心,对待治疗的态度消极,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治疗的效果,引起心功能恶化及心力衰竭反复发作,降低患者和生活质量[6]。临床上影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主要包括:①心理方面: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情绪低落,治疗不积极;②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7],大多数为中青年男性,为主要的家庭支柱,生病后角色的转变,患者易产生悲观无助的情绪;③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反复多次住院又失去了劳动力,各方面经济压力大;④知识的缺乏: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对遵医率、服药依从性差,为节约开支,易自行停药、减药;⑤活动受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易出现心累、气促、呼吸困难等,患者不愿活动;⑥饮入量控制不佳,未严格控制食盐及饮水量,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主要为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心率、抑制心室重构等,除了规范、科学的药物治疗外,临床的护理人员应多加强临床观察,给予患者支持与关怀[8]。我科采取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护士根据临床护理知识和护理诊断,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通过认知和行为的干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体质量监测、饮食指导、药物依从性指导、运动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比入组前与入组52周后患者心力衰竭各项指标的情况。表1、表2统计结果显示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直径、6 min步行距离、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血清BNP检测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入组前后对比均有差异(P<0.05)。综上所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心功能康复,提高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6-338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

[3] 李建辉,杨秋荻,白雪浩,等.体重监测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20):3101-3102.

[4] 周丽娟,梁英.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培训教程[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88-193.

[5] Yancy CW,Jessup M,Bozkurt B,et al.2013 ACCF/ 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J Am Coll Cardiol,2013,62(16):e147-e239.

[6] Ege MR,Yilmaz N,Yilmaz MB.Depression and perceptions about heart failure predict quality of life[J].Heart Lung,2011,40(6):585.

[7] 隋卫东.扩张型心肌病狱猝死者心凡MMP-9表达的观[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1.

[8] 冯静,顾晔.连续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0):3668-3670.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Heart Failure Influence Correlation Study

MOU Gui-qin, TU Xue-me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Chongqing 404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heart failure.Methods7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lat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Hospital in May 2013 to May 2015. 77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6 cases) and intervention group( 51 cases). General nursing 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ntervention group. Comparing the 6 minute walk test, Fanta 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score, BNP monitoring, results of echocardiography.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observation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lso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eart failure; Curative effect

R541.6;R473.5

B

1671-8194(2017)16-0019-03

*通讯作者:E-mail: 976774956@qq.com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功能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